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9 22:3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新青年》
2.老照片是承载历史的重要载体。右图老照片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历史时刻。对这个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3.如图为开国大典的一个场景,下面有关开国大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B.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C.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D.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4.全国大陆最后获得解放的地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云南 D.海南
5.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它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的“消息”指(  )
A.抗日战争胜利 B.解放战争结束
C.新中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6.天安门城楼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门楼,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瞩目,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为筹备开国大典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八大
7.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歌词反映抗美援朝的是(  )
A.我们血战台儿庄,誓把鬼子消灭光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为和平
8.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卡片,其中有误的是(  )
背景: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过程: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把侵略军赶回三八线附近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极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意义
9.2019年4月3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韩双方举行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迹骸交接仪式,韩国向中方送还10具志愿军遗骸。这些烈士奔赴朝鲜战场的原因不包括(  )
A.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B.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C.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为了壮大世界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力量
10.时值清明时节,2019年4月3日11时36分,在两架歼﹣11战机护航下,军方伊尔﹣76区运输机将10位志愿军烈士遗骸送达沈阳。资料显示,从2014年至2018年,已有五批共589位在韩志愿军烈土遗骸被祖国接回。以下历史人物与抗美援朝无关的是(  )
A.邱少云 B.彭德怀 C.左权 D.黄继光
11.下列不属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的是(  )
A.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英勇作战
B.朝鲜军民的大力支持
C.世界爱好和平国家的大力支援
D.中朝的军事实力超过“联合国军”
12.近几年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遗物多次由中国空军专机运送回祖国,英烈们终于得以“荣归故里”。 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抗美 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是(  )

A.最可爱的人 B.最亲爱的人 C.钢铁卫士 D.和平卫士
13.在电影《上甘岭》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的战斗英雄,他是(  )
A.彭德怀 B.邱少云 C.雷锋 D.黄继光
14.下列是小雪同学收集到的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材料,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学者们的相关研究著述 B.电影《上甘岭》
C.志愿军战士的生活用品 D.现行历史教科书
15.新中国成立之初,刘文彩是四川最大的地主,不久其田产被他的长工和其他无地农民分走。指导长工和其他无地农民分地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6.如图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A.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
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18.解放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将重点地区放在(  )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19.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士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  )
A.土地改革完成 B.新中国成立
C.《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 D.三大改造完成
20.“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
A.原因 B.内容 C.结果 D.影响
二.材料题(共3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材料二:……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
材料四: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工作”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的“它”是指哪一文献?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内涵。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2018年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英雄烈士保护法》。《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
材料三:半个多世纪前,上百万中国军人满怀报国激情踏上抗美援朝战场,有些人从此魂断异国,埋骨他乡。2019年4月3日,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被接运回国,下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从2014年到2019年,韩方已向中方连续六年移交共599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1)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哪次会议决定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列举两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
(4)结合材料二,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为践行《英雄烈士保护法》,你打算如何做?
2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一个地主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材料二:“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解决水利问题,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有些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什么?通过这次“改革”要把土地分配给谁?
(2)为了完成材料一中的“改革”,国家出台了哪项法律文件?
(3)材料一的“改革”对当时的中国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4)为了解决材料二中提到的困难,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体措施是什么?改造完成之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0年01月09日陈锋的初中历史组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40分)
1.下列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新青年》
2.老照片是承载历史的重要载体。右图老照片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历史时刻。对这个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3.下面有关开国大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B.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C.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D.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4.全国大陆最后获得解放的地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云南 D.海南
5.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它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的“消息”指(  )
A.抗日战争胜利 B.解放战争结束
C.新中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6.天安门城楼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门楼,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瞩目,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为筹备开国大典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八大
7.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歌词反映抗美援朝的是(  )
A.我们血战台儿庄,誓把鬼子消灭光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为和平
8.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卡片,其中有误的是(  )
背景: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过程: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把侵略军赶回三八线附近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极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意义
9.2019年4月3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韩双方举行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迹骸交接仪式,韩国向中方送还10具志愿军遗骸。这些烈士奔赴朝鲜战场的原因不包括(  )
A.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B.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C.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为了壮大世界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力量
10.时值清明时节,2019年4月3日11时36分,在两架歼﹣11战机护航下,军方伊尔﹣76区运输机将10位志愿军烈士遗骸送达沈阳。资料显示,从2014年至2018年,已有五批共589位在韩志愿军烈土遗骸被祖国接回。以下历史人物与抗美援朝无关的是(  )
A.邱少云 B.彭德怀 C.左权 D.黄继光
11.下列不属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的是(  )
A.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英勇作战
B.朝鲜军民的大力支持
C.世界爱好和平国家的大力支援
D.中朝的军事实力超过“联合国军”
12.近几年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遗物多次由中国空军专机运送回祖国,英烈们终于得以“荣归故里”。 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抗美 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是(  )

A.最可爱的人 B.最亲爱的人 C.钢铁卫士 D.和平卫士
13.在电影《上甘岭》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的战斗英雄,他是(  )
A.彭德怀 B.邱少云 C.雷锋 D.黄继光
14.下列是小雪同学收集到的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材料,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学者们的相关研究著述 B.电影《上甘岭》
C.志愿军战士的生活用品 D.现行历史教科书
15.新中国成立之初,刘文彩是四川最大的地主,不久其田产被他的长工和其他无地农民分走。指导长工和其他无地农民分地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6.如图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A.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
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18.解放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将重点地区放在(  )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19.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士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  )
A.土地改革完成 B.新中国成立
C.《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 D.三大改造完成
20.“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
A.原因 B.内容 C.结果 D.影响
二.材料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材料二:……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
材料四: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工作”是什么?(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的“它”是指哪一文献?(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3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内涵。(5分)
2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2018年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英雄烈士保护法》。《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
材料三:半个多世纪前,上百万中国军人满怀报国激情踏上抗美援朝战场,有些人从此魂断异国,埋骨他乡。2019年4月3日,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被接运回国,下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从2014年到2019年,韩方已向中方连续六年移交共599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1)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哪次会议决定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列举两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4分)
(4)结合材料二,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为践行《英雄烈士保护法》,你打算如何做?(3分)
23.(15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一个地主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材料二:“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解决水利问题,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有些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什么?通过这次“改革”要把土地分配给谁?(4分)
(2)为了完成材料一中的“改革”,国家出台了哪项法律文件?(3分)
(3)材料一的“改革”对当时的中国具有哪些积极意义?(4分)
(4)为了解决材料二中提到的困难,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体措施是什么?改造完成之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4.(15分) (?http:?/??/?www.jyeoo.com?/?history?/?report?/?detail?/?bd8161ac-045d-4545-b993-532e503f45db" \t "http:?/??/?www.jyeoo.com?/?history?/?ques?/?_blank?)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
——黄炎培《天安门歌》
(1)中国民众真正站立起来始于哪一历史事件?(3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哪支军队?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这支军队里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英雄人物是谁?(4分)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为了废除这种制度,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献?依据材料指出废除这一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拟一个恰当的主题。(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B符合题意。故选B。
2.【解答】观察图片可知,这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主人。对这个事件理解正确的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A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解答】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ABC选项观点正确,D选项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标志应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故选D。
4.【解答】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选B。
5.【解答】由题干信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判断是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选D。
6.【解答】随着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和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成立新中国的条件成熟了。1949年9月,北平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为成立新中国作各方面的准备。故选C。
7.【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应朝鲜的请求,彭德怀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分析选项可知,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为和平是写志愿军英雄们,是电影《英雄儿女》主人公王成。故选D。
8.【解答】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是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极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9.【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而D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选D。
10.【解答】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的英雄模范人物还包括赴汤蹈火无所畏惧、以身躯堵住枪口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视纪律重于生命,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C左权与抗美援朝无关。故选C。
11.【解答】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由于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加上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事、经济实力还没有足够强大中朝的军事实力超过“联合国军”的说法错误;ABC这些都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故选D。
12.【解答】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故选A。
13.【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被敌人攻占的一个高地。部队遇到敌人一个火力点的猛烈射击,黄继光主动请战,在身负重伤、手榴弹已经用完的情况下,忍痛爬到敌堡前,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故选D。
14.【解答】学者们的相关研究著述、电影《上甘岭》、现行历史教科书都是后人对抗美援朝战争史实的加工,不属于第一手史料。志愿军战士的生活用品属于第一手史料。故选C。
15.【解答】新中国成立之初,刘文彩是四川最大的地主,不久其田产被他的长工和其他无地农民分走,出现这一变故的历史原因是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故选D。
16.【解答】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ACD是正确的观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故选B。
17.【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而制定的法规。因而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剥削,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其根本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并为工业化开辟道路。故选D。
18.【解答】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故选A。
19.【解答】1950﹣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故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被摧毁的标志是土地改革的完成。故选A。
20.【解答】根据题干“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原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故选A。
二.材料题(共4小题)
21.【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出材料一中“工作”是创建新中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答案】(1)创建新中国(成立新中国)。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开国大典。
(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起来了。
22.【解答】(1)据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一千八百四十年指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第二小问,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中国大门,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鸦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如上甘岭战役中勇堵枪眼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的邱少云等。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英勇作战,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英雄人物的这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围绕学习宣传革命英烈事迹等作答即可。日常生活中,为践行《英雄烈士保护法》,我们应该做到:祭扫英雄烈士墓碑、学习宣传英雄烈士事迹、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彭德怀;黄继光,邱少云。
(4)祭扫英雄烈士墓碑、学习宣传英雄烈士事迹、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等。
23.【解答】(1)由材料一“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一个地主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可知,这是对土地改革的评价,这次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2)为了完成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据所学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由材料二“‘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解决水利问题,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有些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并结合所学知,了解决材料二中提到的困难,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造完成之后,土地由私有变为公有。
【答案】(1)土地改革;农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农业生产合作社;由私有变为公有。
24.【解答】(1)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以身躯堵住枪口牺牲。
(3)根据材料二“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描述的制度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了废除“这种制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这一制度的根本原因是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4)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答案】(1)新中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
(2)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黄继光。
(3)封建土地制度;《土地改革法》;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4)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日期:2020/1/9 15:51:36;用户:陈锋;邮箱:zhangweixiaoxue@126.com;学号:524330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