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分苹果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分苹果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9 19:5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分苹果》教学设计
临泽县鸭暖镇中心小学 牛 娟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0页—第61页。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分一分”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学生对之比较熟悉,也积累了一些的生活经验。通过上节课的分物游戏,学生理解了“平均分”、“同样多”等含义,在知识上又做好了积累。但对于平均分的第二种情形还不知道,因此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分一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看懂图意。
(2)明确两次分苹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几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客人,每个分得几个苹果,即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每个袋子里放4个苹果,需要几个袋子,即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
(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经历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对数量较少的实物,善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
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苹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3分钟)
生:全班齐唱《生日快乐》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唱的生日歌是送给谁的吗?今天是我们班李悦同学生日,她请来了她最好的3个朋友和她一起过生日,李悦准备了她最爱吃的苹果招待她的小伙伴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数一数吧。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教学内容, 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二、新课探究(5分钟)
李悦在分苹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她说谁能帮助她,她就请谁吃蛋糕。
课件出示主题图:12个苹果,分给三个客人,每个人分到的一样多,可以怎样分?
师:谁能说一说“每个人分到的一样多”是什么意思?
(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一样多,也就是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助李悦分苹果吧。(板书课题)
探究活动一
1.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圆形图片,分一分,摆一摆。
师巡视并指导学生,问一问为什么这样摆?
指导学生汇报:我是一个一个分的,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客人,分了4次,每个客人分4个。·····)
师:谁来把你的分法在白板上画一画,边画边把你的分法大声说给同学听。
生1:我是一个一个分的,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客人,我先拿出3个苹果,········,分了4次,每个客人分4个。
师:谁的分法和他一样再来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指导学生汇报:我是一个一个分的,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客人,分了4次,每个客人分4个。·····)
师:还可以怎样分?谁再来说一说。
生:我是2个2个分的,12个苹果,我先拿出6个,每人分给2个,再拿出6个每人分给2个,分了2次,每人一共分的4个。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还有三种分法呢,仔细观察,自己说说这又是怎样分的。(出示课件链接)
师:都说完了吗?
同学们很聪明,李悦很高兴,用这么短的时间就分完了。
(出示课件)小结: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客人。有这么多分法,我们都得到每个客人分4个,说明都是正确的。这是上节课学习的平均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平均分,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白板上画出学生的想法。白板的利用不仅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白板的漫游功能更便于在同一个版面展示所有方法。在小结时,可以白板可以实现再现的功能;更好的落实知识上的一步一回头。】
师:这么多的分法都分享给大家,你们发现结果最终平均分给几个客人,每个客人有几个?无论哪种分法,结果都是一样的。
活动探究二
咱们班的小朋友太棒了,老师的好的好朋友也想请大家帮帮忙,他想把这12个苹果装在漂亮的袋子里。
课件出示:12个苹果,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
你们有好方法分享吗?举手发言。让我们分一分,验证一下
1.用手中的圆片摆一摆或在图上圈一圈,边做边说;
2.再把自己的分法与同桌说一说。
师:自己出声读一读题目的要求
师:读懂了吗?开始吧!
(指导学生说做法,12个圆片,每4个一堆,分了3堆,所以要3个袋子。····)
3.汇报
师:都做完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1:12个苹果,我把4个放一堆,4个放一堆,剩下4个放一堆,一共3堆,所以装了3个袋子。
师:谁能简练地说(每几个放一堆,有几堆)
生2:12个苹果,每4个放一堆,有3堆,所以装了3个袋子。
师:他是用摆一摆的方法做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我是用圈一圈的方法,我把4个圈一圈,4个圈一圈,最后4个圈一圈,一共圈了3个圈,所以用3个袋子。
(出示2次做法)师:同学们看,不管用“摆一摆”还是“圈一圈”的方法,都帮熊二求出了要3个袋子 ,熊二很感谢你们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感受按每份的个数分的分法。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或在白板上圈一圈。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逐步展现主题图的内容,让学生认真观察,理解图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能够很自然地引出课题。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使得学生清楚明白知道“平均分”的含义,以及两种分法。(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2)把一些东西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
探究活动三
讨论: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12个苹果,都分3份,每份都是4个。
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2:一个是分3份,每份4个;另一个是每份4个,分了3份。
师: 看黑板,通过分苹果的过程,我们研究了什么叫平分?(12个苹果平均分3份,每份4个。另一种是12个苹果,每份是4个,分3份。一种是12个苹果平均分3份,另一种是12个苹果,按每份是4个来分。这两种情况都叫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再现2种分法,一到学生观察异同点,体会平均分既可以按份数分(结果是每份分几个),也可以按每份数分(结果是可以分几份)。】
三、课堂延伸(7分)
师:今天小朋友们帮李悦过了生日还帮李悦和老师的好朋友解决了难题,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下面咱们一起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大家先来一起了解一下游戏规则。
1.参加游戏的同学按照老师指令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抱成一团。
2.台下的同学可以通过回答下列问题加入游戏:
(1)共有多少人?平均分成几堆?每堆有几个人?
(2)共有多少人?几人一堆,平均分成几堆?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游戏,可以让学生对平均分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理解的更加直观和具体。本游戏师生全员参与,首先教师提问,学生按照老师口令抱成不同的堆,下面学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加入游戏,最后升华为学生提问,学生分,学生再回答问题。真正做到了轻松学习,愉快课堂。】
四、能力拓展(7分)
师:你们真了不起,帮助了李悦。森林小动物也遇到了难题,我们去帮帮它行吗?
1.小兔背萝卜
(1)出示课本“练一练”第1题的图片。
(2)互动活动:图片中的问题问答。
①如果6只小兔都背萝卜,平均每只小兔背(??)根。
②如果每只小兔背4根萝卜,需要(??)只小兔才能运走。
2.小松鼠装松果。
(1)出示“练一练”中的第2题的图片。
(2)互动活动:图片中的问题问答。
问题:
①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
②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
3.分西瓜
(1)出示课本练一练中第3题的图片。
(2)互动活动:图片中的问题问答。
①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
②每个纸箱装4个西瓜,需要多少个纸箱?
4. 数学故事之四——排队做操。
(1)?出示“练一练”中的第4题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还可以怎样排?
可以采用的办法:用学具摆、用笔在纸上画等。
可能会产生以下不同的排法:
每排4人,排6排;
每排6人,排4排;
每排3人,排8排;
每排2人,排12排;
每排12人,排2排。???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谈体会,从“平均分的两种典型方式”、“分实物的多种操作途径”等方面交流感想和收获。
师:你有什么收获?
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课下请你将生活中“平均分”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
六、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分的两种情形:
平均分成3堆,每堆分4个;
每袋装4个,需要3个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