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9 22:31:1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2、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1、模拟环形山的形成过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2、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教学重点: 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模拟环形山的形成过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教学准备:沙、各种大小石块、垒球、实心球、针管、皮管、烧杯、水、镊子等。
学生活动方案
教师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生欣赏月球图片,回答问题。
二、认识环形山的特点
1、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环形山的知识。
2、小组讨论,环形山的特点。
三、制造环形山
1、猜测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
2、讨论如何做环形山形成的模式实验。包
括需要的实验材料、实验过程,以及小组内
分工和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3、汇报讨论结果
4、学生分组实验
5、分小组汇报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如何改进的,以及看到的实验现象从而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
6、学生观看科学家经过研究对环形山形成
的解释,并朗读。
课堂检测
1、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月球地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 )
A、火山 B、环形山  C、月海
2、 用掷沙包的方法( )月球表面,形成“环形山”
A、模拟陨石撞击   B、模拟火山喷发
3、关于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形成,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
A、流星、陨石撞击形成的 B、火山爆发形成的 C、月球地震形成的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激趣: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月球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月球的奥秘。今天我们要学的这课的题目是我们来造“环形山”,下面请同学们先看几幅图片。
播放几幅月亮的图片。
师:怎么样觉得美吗?是呀我们在地球上遥望天空,觉得她是那么的美丽,但又觉得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近距离看到的月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环形山图片)这是一组宇航员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球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从中你们从中看到了些什么?这样大大小小的圆坑就是环形山,而旁边大片的低洼地带就是月海。
二、认识环形山的特点
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有关环形山的知识,谁愿意到前边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听到的有关环形山的知识再结合你看到的图片,小组讨论一下,你觉得环形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板书:特点: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分布杂乱、数量众多)
三、制造环形山
环形山大大小小、数量又这么多,那它是如何形成的呢?(火山喷发、陨石撞击……)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尤其是有关火山喷发和陨石撞击的这两种猜测居然和科学家们的猜测不谋而合呀啊,看来同学们都具有科学家的潜质呀。
科学家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的做了大量的研究,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科学家们验证自己推猜测的过程呢?
由于我们暂时还无法直接到月球上研究,因此只能进行模拟实验,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们小组最想研究哪种猜测,当然了也可以两种猜测都进行验证。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所需的材料(各种材料分别模拟什么)、实验过程以及小组成员的分工,和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说一说实验中应注意什么?(在每次实验之前先用直尺把沙子刮平,便于观察;对于较小的物体可以用镊子夹取,防止破坏留下的痕迹;一边实验时一定要及时做好记录)
现在同学们到我这来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已经完成了,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向同学们展示一下。
小结:刚才大家都说的很好,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科学家们对环形山的形成有怎样的解释!(播放幻灯片)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模拟探究月球环形山的历程,有了很多发现,老师希望将来我们中能有同学真正登上月球去实地研究,发现月球更多秘密,好吗?
四、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
我们来造“环形山”
特点: 分布杂乱 有深有浅 有大有小 数量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