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2.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体会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3.体会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并激发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体会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看图猜人?激趣导入?
1.?根据提示猜人:?他是宋朝人;写了一本书,叫《资治通鉴》。猜猜看他是谁?出示提示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照片。?
2.?板书:司马光,板书“司”,指出:司马是复姓。本篇课文中,光就是司马光。?
3.指名讲司马光砸缸的白话文故事并出示出示该段文字及古文段落。?
思考:现代文的小故事是根据古人写的《司马光传》改编的。两段文字都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
板块二:反复诵读?理解含义?
(一)读通顺??
1.你有读过小古文吗?相机鼓励,激发阅读兴趣。?
2.对比古诗停顿,提出初读要求:自由练读,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
3.?出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指名读。?
(2)多音字“没”读音辨析,总结:组词法。?
(3)小老师带读。?
4.出示: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指名读。?
(2)思考:?“光持石击瓮破之”的停顿方式及原因?
(3)同桌练读。?
(4)指名读。?
(5)齐读。?
5.出示带停顿号的全文,指名读。?
6.出示古诗停顿和古文停顿,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总结:对,古文是根据意思来停顿,这叫据义停顿。?
7.出示原文,齐读。?
8.出示没有标点符号的小古文,指名读,齐读。?
过渡:现代文的小故事是根据古人写的《司马光传》改编的。我们能不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一遍呢??
(二)读明白?
1.师引读,并一一标上注释。?
庭:庭可以组词家庭,这里为什么要说庭院呢?这种方法叫做?联系上下文。?
皆:全、都。造句示范。那人尽皆知呢?皆大欢喜呢??
瓮:选择图片。那登瓮呢??
迸:涌出。?
请同桌合作,一个人读古文,一个人说意思,指名汇报。向他们一样再练练。?
小古文虽然故事很短,但也是有情境的。(PPT隐去第一句,出示第二句)?
(1)请再读一读这句话,在小朋友掉进瓮中的生死关头,你能想象众人有什么表现吗??
提示:借你一个句式,小朋友们有的……有的……有的……?
(2)司马光呢??
师:危机关头,他灵光一现,想出了办法,这叫做:急中生智;小朋友在瓮中
垂死挣扎,一点也不能犹豫,他立刻做出了决定,这叫做:当机立断。不哭不闹不离开,这叫做:沉着冷静。你能选其中一个词语说说当时司马光的表现吗??
他(??????),想到了办法:-----------------。?
练习朗读,通过节奏快慢感受故事情境。?预设:生读不出来,老师范读,感受快慢。?
5.指名有节奏地读全段。?
板块三:熟读成诵?深化理解?
过渡:小古文很短,背起来也容易。?
1.半填空背诵,指名背诵。?
2.根据少量提示背诵,指名背诵,齐背诵。?
3.看图片背诵,指名背诵,多人齐背诵。?
板块四:古今对比?总结方法?
1.思考: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古文,那读小古文跟读平时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呢?那有一样的地方吗??
2.出示课外小古文推荐:《守株待兔》《孔融让梨》《夸父逐日》等。??
布置作业?
一星级: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二星级: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三星级:有兴趣的可以找类似的小古文读读背背???
?教学反思?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篇幅短小,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有难度,因为这是他们与文言文的正式相遇。在做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的时候,需立足三年级,关注学情,设立目标为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2.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体会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3.体会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并激发对古文的兴趣。
为达成目标,进行了反复研磨,小有所得。?
1.联系原有经验才能建立新的认知。?
在初次试上中,我采用教师范读的方式,力图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但是生拉硬扯,效果不佳。?引入古诗与古文的节奏对比、现代文与古文的文体特征对比、读古文与读现代文的方法对比后,孩子开始启动自己的原有经验,形成新的解读文言文的知识,并积极投入学习讨论中。?
2.立足学情,顺学而导?
这句话听了很多遍,但是真到做的时候还是犯难。特别是“光持石击瓮破之”,既不能讲深,也不能含糊掩盖过去。于是设计了讨论环节,让学生大概知其义,再读其节奏。当然,在课堂上,学生的疑问我还是没有及时抓住,仅做范读,没有针对学生的情况再做解释。?
3.学习策略要重思辨?
??以往的公开课上,看到老师们带着孩子们学习方法、总结方法、使用方法,总觉得扎实而华丽。通过这一课的打磨,我明白了方法不是写在黑板上的,不是写给观摩老师赏阅的,而是要通过学生的思辨印刻在头脑中的。其中“读小古文跟读平时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呢?那有一样的地方吗?”这个问题让我触动颇深,对于初初学习古文的孩子,一堂课学完,重头看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能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古文中走得更远。?
??当然,这节课的演绎也有我自己经验和知识上的不足所带来的遗憾,如没有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在最后读古文方法的思考上没有带领学生总结提升。我更深刻体会到,公开课应是把自己的教学真实过程公开,而不是组织一场华丽的表演,关注学生而非教案本身才是对课堂最基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