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2019年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练习(凸透镜成像和物体的运动)(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2019年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练习(凸透镜成像和物体的运动)(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15 22:3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练习(凸透镜成像和物体的运动)
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2.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车内的座椅 B.路边的树木 C.窗外的楼房 D.远处的高山
3.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 )
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
4.下列哪个运动可以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 )
A.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
B. 汽车停站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
C. 跳伞运动员下降过程中接近地面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
D. 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5.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km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 )
A.2m/s B.16m/s C.18m/s D.20m/s
6.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C.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7.如图是今年秋季拍摄的鼓楼笼罩在雾霾中的照片,当日上午,气象台发布雾霾橙色预警.同学们对照片进行讨论,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A.要想使鼓楼的像在照片中更大此,应向鼓楼靠近些,再拍摄
B.拍摄的照片模糊,是光污染造成的
C.拍摄的照片模糊,是因为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D.拍摄的照片模糊,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雾霾天汽化在浮尘上造成的
8.有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 (缩小/等大/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用一不透明的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 (C/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__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________ ,丙车_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向前运动”、“向后运动”或“静止”)。
1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  cm,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如果像在光屏上方,光屏和蜡烛不动,则需将凸透镜向  (上/下)移动,可使像移到光屏中心.
(2)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如果将蜡烛在乙图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靠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烛焰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变大/变小),若凸透镜被手指遮住一小部分,则像形状  (不变/改变),像的亮度将   (改变/不变).
(4)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凸/凹)透镜,戴这种眼镜的人的眼睛缺陷是 (近视/远视).
(5)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A.乙 甲 B.丙 甲 C.乙 丁 D.丙 丁
11.(1)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测量。如图,温度计的量程是   ℃,此温度是   ℃
(2)如图,小明在用刻度尺测量A物块的高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物块的真实高度   (选填“大于”或“等于”)26.0mm,小明测量时犯的错误是   。
(3)如图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

12.(1)课堂上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首先我们剪下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其中一个圆纸片裁去的扇形圆心角比另一个大,再将它们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①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②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其中______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______或换用锥角较______(大/小)的纸锥进行测量.
(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即每隔0.2s就成一次像).
①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你用刻度尺测量相邻的两个纸锥之间的距离,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距离是______(不变/先变大后不变/一直变大),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不变/先变大后不变/一直变大).
②若纸锥之间实际距离是照片上距离的10倍,则纸锥在下落过程中A、B阶段的速度为______m/s.
13.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
(1)如图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 ,此时像会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所示.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 ) 
次数 1 2 3 4 5 6 7
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
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
A.5m B.0.5m C.0.05m D.0.005m
(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    .



14.某物理兴趣小组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每隔相等时间拍摄一张照片)研究小物块沿斜面向下做直线运动的有关问题.下图是他们某次实验时拍摄的频闪照片.

(1)下列四个图象中,一定不能反映小物块运动情况的是( )

(2)要使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3)只用秒表和刻度尺也可测出小物块沿斜面向下做直线运动某段距离的平均速度,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斜面的斜角θ应 (选填“较大”或“较小”)些.
(4)若把小物块某次沿斜面向下做直线运动的距离AC分成相等两段AB和BC,且已知物块在这两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 .(表达式中的字母符号只能含有v1、v2)
15.小林家门口到贵港新世纪广场的公交路线全长9km,周末,小林从家门口的公车站乘坐公共汽车用时15min到达新世纪广场公车站与同学汇合。求:
(1)公共汽车从小林家门口的公车站到新世纪广场公车站的平均速度v1是多少km/h?合多少m/s?
(2)新世纪广场到园博园的公交路线全长20km,则小林和同学从新世纪广场公车站乘坐公共汽车到园博园公车站需要用多长时间(假定此公共汽车的速度v2与v1相同)?



参考答案:
DACCDCA
8. 缩小 照相机 C
9. 4 甲丙 向后运动 静止
10. 11.0 下 放大 投影仪 靠近 变小 不变 改变 凹 近视 B
11. -20--100 29 1mm 大于 没有对准被测物体 3分10秒
12. v=s/t s时间 高度 大 先变大后不变 先变大后不变 0.5
13. 实 大 远离 D 手机镜头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两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范围小
14. C 增加斜面倾角 较小 2v1v2/(v1+v2)
15. 36km/h 10m/s 2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