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 13浩瀚的宇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下 13浩瀚的宇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9 23:2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浩瀚的宇宙》
一、教材分析
“浩瀚的宇宙”、“探索宇宙”、“人造地球卫星”和“在太空中生活”构成六年级下册地球和宇宙单元。其中,“浩瀚的宇宙”是后面几课的基础,要求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的关系,后面三课则分别从人类探索宇宙的角度,具体研究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程。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巨大推动作用。
本节课围绕着银河系和宇宙展开,按照“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展开想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顺序,引导学生归纳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宇宙的浩瀚有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围绕银河系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银河系和宇宙的各种特征。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资料,并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
科学知识目标
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宇宙的浩瀚。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
教师准备:1、制作银河系的形状模型及课件
2、有关银河系和宇宙的资料
3、黄豆、纸盘、记录表、资料卡
五、教学过程:
1、认识银河系
1)导入: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聪明,来猜个谜语好不好?说它象球不是球, 肚子里面啥都有。 人物、动物和植物, 全都生活在里头。 高山、森林处处见, 江河、湖水向海流, 天天围着太阳转, 猜猜它是什么球?(地球)谜底就是我们的家——地球,地球是一颗漂亮的蓝色的星球。(第一块黑板板书:地球)然后拿起彩图边贴边说:地球直径约12756千米,地球的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上有200多个国家,约有65亿人,大家说地球大不大?(第一块黑板上板书:大)虽然我们眼中的地球已经很大,但地球还有一个大家庭,同学们知道吗?
生:太阳系。
师:对,这个知识我们以前学过,地球属于太阳系(第二块黑板板书:太阳系),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普通的成员,如果我们现在乘坐宇宙飞船,飞离地球的话,我们就会看到太阳系中的其他的成员。包括围绕太阳运行的八颗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由近到远一起说。
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生边说师边板书:水、金、地球、火、木、土、天王、海王)
师: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太阳系。太阳系大不大?(第二块黑板板书:很大)那如果我们继续乘坐飞船,飞出太阳系,又会来到哪儿呢?
生:银河系。
师:很好,银河系是太阳系的大家庭,而我们的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普通成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银河系。(第三块黑板板书:银河系)
教学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复习 “太阳系”的知识,一方面导入新课,另一方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懂得阅读和想象是研究天体宇宙的基本方法,而形状、大小和组成是研究的基本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奠定基础。
2)新授:
师:关于银河系,大家想了解哪些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按指定位置写形状、组成、大小)
(幻灯片1)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两张难得一见的图片,一起来看。(幻灯片2、3)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许多许多的星球。
生2:我还看到了一条像雾一样的白光。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你们知道这条像雾一样有很多的星星组成的白光是什么吗?
生1:应该是星云吧。
生2:应该是银河吧。
师:看来有的同学看到过这样的光带。没错,这条光带就是银河。我们在夏季的夜晚,会看到一条淡淡的光带横跨天空,那就是银河。而银河只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那银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首先就来认识它的形状。(第三块黑板板书:形状)
(1)认识银河系的形状
师:课前已经请同学们查阅了资料了,谁来根据你的资料说一说,银河系是什么形状的?
生1:从侧面看,它像织布的梭子,又像两个草帽扣在一起。
(第三块黑板板书:梭子)
生2:银河系正面看像是一个扁球形,它里面包含了许多行星和恒星,银河系像一个大铁饼, 又像是一个大漩涡。
(第三块黑板板书:铁饼)
生3:在夏天的夜晚银河,就像一条满是星星带子一样。
(第三块黑板板书:光带)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关于银河系形状的图片,提供给大家看看好吗?(幻灯片4、5、6、7)出示银河系不同形状的图片,怎么一个银河系会有这么多的形状呢?
教学意图:教师能够从学生对银河系的感性认识中,揭示矛盾,很自然的形成探究的中心问题。
生1:因为从不同的方向看过去形状是不一样的。
师: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像铁饼,有的时候会像梭子?
生2:因为从侧面看过去它就像织布的梭子,从正面看它就是一个大漩涡,像铁饼一样。
生3:因为银河系里的每个星系的运转速度不同,所以它的形状常常在变化。
师:哦,你是说它的形状在不断的变化着,你的想法非常独特。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老师这里做了一个银河系的模型,来帮助大家想象一下它的形状。
(出示银河系模型)
师:我们做的这个模型只是一个示意模型,当然实际的银河系比这个模型要大很多,而且它在宇宙中是在不断旋转着,运动着的,我们这个模型只是银河系在运动的一瞬间的样子。请同学们借助于这个模型来想象一下,什么情况下看银河系会出现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形状呢?
生1:我认为是从上面看它是一个不断旋转的大漩涡。(生演示从上往下看)
师:我们大家一起从上面看下去,是不是像图片上的大漩涡一样?
生2:(上前演示)如果我们从侧面看过去就像这个(织布的梭子)图片上的形状一样。
师:老师拿着,大家从它的侧面看过去,是不是像织布的梭子呢?那条光带我们是怎么看到的呢?
生3:光带是从底下往上看(拿模型操作),银河系在上面,我们从地球上看。
师:哦,他说地球在银河系的下面啊,我们刚才介绍说地球在哪里?
生齐:在银河系里面。
师:对,地球在银河系里面呢,我们来出示一下地球的位置,先找到太阳,(接通电源)在银河系中有一个发光的点,这就是太阳的位置,在它的旁边有一颗蓝色的小星球,这就是我们的地球。现在大家在想象一下,为什么我们看银河会是一条光带?
生4:(指着模型说)我觉得我们站在地球上是看的银河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生5:我认为我们站在地球上看银河系只能看到一部分,而银河系有时有许多星星组成的,所以看上去是一条发光的带子。
师:因为地球位于银河系之中,我们站在地球上看银河系,你能看到银河系的全部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看到的只是银河系的一个部分,可能是这边的部分(指着模型说),也可能是这边的部分,也可能只是中心的部分,所以我们看到的银河就像一条光带一样。原来是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的角度不同,看过去它的形状是不一样的。那么同学们在以后观察事物的时候,也要学会从不同的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认识,好吗?
教学意图:教师通过银河系模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从横向和纵向分别观察到银河系的形状,了解银河系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演示地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解决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到的银河系是一条光带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强调银河系模型只是银河系在运动的一瞬间的样子,处理的非常到位,因为银河系决不是一个静态的模型,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星系。
(2)认识银河系的组成和大小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银河系的形状,那么银河系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银河系有多大呢?
师:(幻灯片8)指着图片说,银河系是由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气体、尘埃、和星际物质组成的。银河系的结构从内到外是银核、银心、银盘、银晕组成。
生1:我从我的资料上了解到,银河系很大很大。
生2:银河系是由约500亿颗恒星组成的。
生3:我在网上知道了银河系90%是恒星和星系,10%是由气体和尘埃等物质组成的。
生4:银河系是由大约2000多亿颗行星组成的。
师:银河系就是一个星系,大约有500多亿颗恒星组成,(幻灯片9)(第三块黑板板书:组成:约500多亿颗恒星)这是它里面主要的组成部分,当然还有星云等其他的物质。我们来看一下这500多亿颗恒星有多少,我们先在纸上写一下500亿这个数字,我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生写500这个数字。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数字,统计一共多少个“0”?10个,有多少同学写对了,请举手。那没有写对的同学是什么原因呢?
生1:我多写了一个“0”,因为是这个数字太大了!
生2:我觉得没有写对是因为这个数字是特别特别大,所以很容易写错,这也说明银河系里的恒星数量是特别特别多的。
师:说得太好了,帮大家分析了以下原因,(幻灯片10)这500亿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如果现在我们就把这一粒黄豆比作一颗恒星,我们现在就用这500亿粒黄豆铺马路会铺多长呢?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大约是3000公里,坐火车将近40个小时,这么长的距离,我们用这500亿粒黄豆来铺,能铺5米宽的马路,在上面铺一层黄豆,一直从石家庄铺到乌鲁木齐!
如果我们来数这500多亿颗恒星呢,能数多长时间?你觉得你桌子上的盘子里大约有多少粒黄豆?(幻灯片11)
生:约150粒、100粒左右,160粒左右、170粒左右、120粒左右。
师:如果让你们来数,你觉得这些黄豆你需要数多长时间?
生:2分钟、1分钟、3分钟。
师:那这样,我们就来数1分钟,看你1分钟能数多少粒?
生数黄豆,师计时1分钟。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数了多少?
生:78粒、74粒、80粒、76粒、81粒、86粒、162粒。
师:我们以数得最多的来做计算,数完500亿颗需要多长时间。
师电脑演示:50000000000/162/60/24/365 大约587年!
师:你觉得银河系恒星的数量怎么样?
生1:非常多!
生2:太多了!
教学意图:为了让学生体会到500亿颗恒星数量之多,教师采取数豆子的方法,通过计时操作、计算时间来体会数字之大。该环节设计有两个独到之处:一是用豆子代表恒星,豆子是学生熟悉的便于操作的物体,二是豆子比恒星小的多,为进一步想象银河系体积之大打下伏笔。
师:银河系里的恒星实在是太多了,那这么多的恒星组成的银河系有多大呢?
生1:银河系的直径大约10万光年。
生2:银河系的银心厚约2000光年。
生3:太阳系距银心约3.3万光年。
生4:它的质量约是太阳的1400亿倍,
师:因为银河系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所以我们这些数据都是一个大约的数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中心的厚约是1万光年。(板书: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2000光年)那光年是个什么单位呢?
生1:是长度单位。
生2:1光年=94608亿公里。
生3:我知道光年是光走1年的路程。
师:(出示幻灯12)
光年:科学家用光年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
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
那么这1光年的距离是怎么算出来的呢?需要速度,光速30万千米/秒,然后乘以1年的时间,300000×60×60×24×365=94608亿千米,也就是大约10万亿千米。这10万亿千米到底有多长呢?在你的认识当中,运行速度最快的是什么?
生:火箭。
师:(幻灯片13)那我们就以神州7号火箭为例,它的速度是7.9千米/秒,如果让神州7号火箭来飞这10万亿千米的话,需要约4万多年!那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以光速穿越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年,它中心的厚约是2000光年,光从银河系的中心穿下去大约要2000年!你觉得银河系怎么样?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因为学生要凭借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浩瀚的宇宙。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年和银河系的大小,借助于学生熟悉的认为运动速度最快的神州7号进行类比,通过计算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并以此为基础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体会到银河系之大。
生1:银河系好庞大!
生2:我认为银河系大得无法想象!
生3:我觉得银河系大,宇宙就更大了!
生4:我觉得银河系是特别的大!
师:(幻灯片14)多么遥远的距离,多么庞大的银河系啊!这么大的银河系简直让我们太震撼了!我这里有一段录像,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对银河系的认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观看录像。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对银河系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通过录像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2、认识宇宙
师:银河系之庞大已经令我们震撼,但相对于宇宙来讲,这么庞大的银河系还只是宇宙中极普通的一个成员,下面我们就来利用研究银河系的方法来进一步认识宇宙。
教学意图:教师的一句话既起到了过渡作用,又给学生提供了探究方法,使前后内容形成一体。
(出示幻灯片:1、宇宙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宇宙有多大?)
2、试一试,你能用图、表或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分组活动。
师:各小组已经整理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先说说宇宙是什么?(第四块黑板板书:宇宙)
生:宇宙是物质的。
生:宇宙是所有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的组合。
师: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宇宙是由几十亿、上百亿银河系那样的星系组成的。(第四块黑板板书:组成:上百亿个星系)
师:宇宙有多大呢?
生1:现在最大的望远镜也只能看到110光年的距离,但还是没有超出宇宙的边缘。
生2: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生3:宇宙是无限大的。(板书:无限大)
师:科学家举了个例子来形容宇宙中星系之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观看录像。
师:每一颗沙代表100万颗恒星,宇宙大得简直无法想象!刚才我们在讲银河系的时候,有同学用“庞大”来形容,那你能不能也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宇宙呢?
生1:无限大。
生2:无边无际。
生3:浩瀚的。(板书:浩瀚的宇宙)
师:我们认识了银河系,又认识了宇宙,你能不能说说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之间由什么关系呢?
生1: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有是宇宙的一部分。
生2:宇宙是浩瀚的,它包含着银河系,银河系又包含着太阳系,太阳系又包含着地球。
教学意图:教师在该环节教学中并没有让学生探究科学阅读的方法,而是利用提示,直接告诉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并要求学生照此方法进行阅读,这符合科学课教学的特点。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银河系,而宇宙中却存在着几十亿、上百亿个银河系那样的星系,现在我们来闭上眼睛来想象一下银河系,想象一下浩瀚的宇宙。
师描述,学生想象
在晴朗的夏夜,当我们仰望星空,你会看见一条淡淡的光带横贯苍穹,那就是银河。现在我们坐上光速飞船飞离地球,穿过太阳系,置身于茫茫宇宙中,我们来到了银河系的上方,从上面看下去,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我们又来到它的侧面,看过去它又像是一只织布的梭子。银河系是由500多亿颗恒星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集团,这么庞大的集团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而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所有的星系也只是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无限的时间,无边无际的空间那就是奇妙无比的、浩瀚的宇宙!
师总结:以上我们所分析的关于银河系和宇宙的知识,是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下所观测到的,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会有更多地认识,我想大家应该还有很多想知道的问题,还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查找资料,寻找答案。
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银河系的形状、组成、大小,以及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的关系。(边提问边完善补充板书)
探索发现 拓展延伸
同学们,由于大气被污染,天文学家已经发出了“星空在消失”的警告,想象一下,如果将来有一天,由于大气污染,我们被剥夺了遥望星空的乐趣,那将是多么孤寂的一幅景象!要保护星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等待同学们去发现,现在要求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实现我们的梦想!
我们敬爱的温总理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作业: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野外去观察银河系,把自己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最后让我们以温总理的《仰望星空》这首诗共勉,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结束语
看来同学们都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希望大家课下继续查找资料,让我们共同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我们敬爱的温总理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做一个关心民族和国家命运的人。
作业:搜集关于宇宙的更多的资料,视频。更多的了解宇宙。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比较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突出了教学中的难点,整个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展开想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设计,教学中合理的利用了大量的图片、文字、图书、音像资料的辅助,来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事物,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用系统的思维去分析和认识事物。
略感遗憾的是:
一、在教学银河系知识,阅读科学在线内容部分还没有做到让学生充分的去理解,应该放慢理解速度,让学生理解之后再去记忆,而不应该是机械的去记忆。
二、科学知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定要做到理解之后,才能记得牢,记得准。不容易遗忘 。
虽然课前我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信息的搜集整理,可是符合教学需要的资料还不是很理想,如果有了更理想的资料支持,会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能让学生观察的事物一定要亲自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生会学知识,乐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