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两、三位数的乘法)
望远中心小学 赵宁艳
【教学内容】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3~34页。
? ?【教学目标】
? ?? ?1、通过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估算,体会不同估法与准确值之间的关系,养成估算的意识,并能体会不同的估法对结果的影响,以达到培养数感的作用。
? ?? ?2、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深入理解多种算法,同时要会用竖式的方式记录计算过程,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 ?? ?3、经历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应用,体会乘法问题的一般特征,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 ?4、能根据本节进行的教学活动对整数乘法的运算形成模型,有意识应用估算检验计算的准确性,促进学生学力提升。
【教学重点】
? ?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不同计算方法,能进行算法间的相互沟通。
【教学难点】
? ? 理解并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理解不同算法中的内在联系;基于“要估”、“会估”、“用估”为主线的估算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神秘的嘉宾——(出示图片)英雄航天员王亚萍!曾经在天宫一号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都和我们见过面,上过课!今天,王老师又会对我们班的小朋友说什么呢?
? ? (画外音)同学们,你们好!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宇航员遨游太空,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梦想,还在太空中给你们当了一次老师。王老师知道,你们每个人一定有梦想,那就快为你的梦想努力吧!今天,王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段小资料,请你仔细听听,这里面有数学信息吗?
? ??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它绕地球1圈的时间是114分。
? ? 师:你听到了吗?说一说!
? ? 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来,绕地球1圈是114分,引入动画演示(先演示1圈,然后告诉孩子们,卫星不是只转1圈,而是一直会转)你能不能提出一个关于卫星运行时间的乘法问题呢?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 ? 生:应该会提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 ? 师:提一个就请一个孩子说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 ? 生:114×2=228分? ? 114×5=570(分)??114×10=1140(分)……
? ? 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列成算式,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哪些是我们学过的,会做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整十数),哪些是我们还没接触过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三位数……),然后问,这些学过的,口算能搞定吗?小组互相说一说。
? ? 生:小组互相口算结果,然后找同学汇报。
师:再看,这些没学过的算式怎么办?一个一个地学?(不能,太多了)那我们就得找到计算这些题目的一个基本的方法!是的,我们的课堂不能把每一道题都教给大家,需要大家学习方法,举一反三。那我们先举一个吧: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分钟?
二、探究新知
? ? 你能列算式吗?(114×21,也有可能列成21×114。如果出现,就把它放在旁边,刚好是这节课的另一个需要处理的地方。)板书算式,同时问:这个算式是什么含意呢?(21个114是多少?)
? ?? ?1、我明白了,绕21圈就是21个114分,那这21个114分,大概是多少分呢?
? ?? ?2、学生小组讨论估算,巡视几组,听取学生估算的方法。
? ?? ?3、估算汇报:
? ? 可能A: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21个114分大约是2200分。(体会:准确的积要比2200大一些)
? ? 可能B: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21个114分大约是2000(体会:准确的积要比2000大一些)。
? ? 如果这样,加问一句,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把这两个数看小)还有别的方法吗?
? ? 可能C:把114看成120,把21看成30,120×30=3600,所以21个114分大约是3600分。(此法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学生知道21离30太远,如果不出,带问一句,两个数都看大这种情况。)
? ? 可能D:把114看成120,把21看成20,120×20=2400,所以21个114分大约是2400。(体会:准确的积可能和2400差不多)
? ? 可能E:把114看成115,把21看成20,115×20=2300,所以21个114分大约是2300。(体会:准确的积可能和2300差不多)
? ??4、引发探究:
? ??估算可以让我们知道积的大致范围,可是卫星飞在天上,对各种数据的要求都必须十分精确,所以只是估计结果是远远不行的,你能不能利用过去的经验,算一算,114×21到底得多少吗?请看要求:
? ? 先独立思考并尝试,你有哪些思路来计算114×21=?
? ? 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课堂练习本上,组长组织全组交流。
? ? 选择你们组最喜欢的方法写在卡片上,准备跟全班同学分享。
?5、算法展示:
? ? 根据试讲的情况,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但也有可能出现更多,这时需要在分享前进行整合,让学生自己说,哪些方法实际上思路是一样的?那我们就选择一个来讲解,这个懂了,其他的也懂了。(以下方法不分先后,也不分能否出现):
? ? 方法A:?114×20=2280
? ?? ?114×1=114
? ?? ?2280+114=2394
? ? 学生到前面讲解,老师追问:114×20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其他学生模仿老师也来提问。(同时准备好点子图转化过来的幻灯片,以备用帮助学生理解。)
? ? 方法B:?114×21 = 114×7×3 = 798×3 = 2394
? ? 学生到前面分享,老师则追问,你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转化成三位数乘一位数)114×7表示什么?再乘3呢?(同时也准备好点子图转化过来的幻灯片,以备用帮助学生理解。)
? ? 方法C:(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这种方法被学生想出来的概率应该是100%,而且从学前测试来看,极有可能绝大部分同学都会计算正确。
? ? 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追问:都有谁是用这种方法的?没学过都能做对?真是了不起,看来,过去的学习经验真的能帮到我们很多!那我就想请教一下各位了:这个114怎么来的?表示什么?谁能像老师一样也提出一个疑问?(下面的228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为什么8和上面的1对齐而不去对齐4?那4的下面实际上是什么?)
? ?? ?注意: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如果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给学生时间说,但如果都是拆分数,有的是拆分21,有的是拆分114,就引导学生说出,思路相同,对比一下,哪个更容易?
? ?? ?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竖式计算和刚刚哪种算法很像?哪里像?(算法之间的相互沟通)学生通过对比能发现,竖式计算的第一步,就是刚才方法A中的第二步,这时我顺势连线。同样,让学生接着说出来其他两处。
? ??
? ?三、回归估算,对比升华。
? ????好了孩子们,我们精确计算出卫星运行21圈的时间是2394分,那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这个2394在不在我们估算的范围内?哪种估算方法最接近准确的结果?
? ? 其实,不管你用的是哪个方法,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是的,平时计算中,我们不可能把每种方法都用上,只要选择合适的、我们自己喜欢的,有把握算准确的就可以了。
? ?四、巩固应用,当堂反馈。
? ?? ?1、基础练习
? ? 这颗卫星绕地球29圈该用多少分钟呢?先估一估,算一算!
? ?? ?? ?2、小组分工挑战。比努力,还要比实力,接下来我这里有两道挑战题目,小组为单位,组长分工,一半人做第一题,一半人做第二题,做完之后组内互评订正。
? ?? ?? ?3、火眼金睛。做得对,还要善于分辨错与对。
?? ? ↓? ?? ??
?? ??? ?? ?4、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一圈要90分,绕150圈要多少分?
? ?? ??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