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种子发芽 鄂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种子发芽 鄂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10 19:1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种子发芽
主备人
吴 静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通过观察知道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知道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核心素养培育
培养学生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科学素养。在观察活动中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虚心学习他人的优点并善意的指出不足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难点
认真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培养皿、镊子、放大镜、浸泡一天的蚕豆、黄豆、绿豆的种子、课件、图片、视频。
预习题设计
找找家里的种子,并观察它们。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学时间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人格素养关注点
检查预习作业
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找找家里有没有种子?并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导入新课
1.出示种子,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种子,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用水浸泡了一天的种子,请你们来观察下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子的萌发》这一课。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猜猜: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3.这些种子都是用两百毫升水浸泡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浸泡过种子的水量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学生上台观察。
总结:不同的种子,需水量也不一样。蛋白质含量高的种子需水量就越高。
三.学习种子的内部构造
1.种子的外形我们都看到了,同学们想不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看看它的内部构造?
2.学生实验:以蚕豆的种子为例,用镊子小心地去掉种皮,了解种子可以分几部分?出示图片一。板书:种皮和胚。
3.指导学生用镊子小心的去掉种皮,再把蚕豆种子的胚从开口那边掰开,放在培养皿中,用放大镜观察胚。
出示图片二,让学生了解胚的结构。
植物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请同学们预测下:胚的各部分今后会发育成植物的什么?
4.蚕豆萌发的过程是一个长久的,需要同学们细心观察的过程,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的了解这个过程,老师找来了一组蚕豆萌发过程的图片,请大家一起来学习。出示图片三。
5.出示图片四,老师这还有一组蚕豆萌发的图片,只是把它的生长过程弄错了顺序,谁能根据蚕豆萌发的过程来帮我排列正确的顺序。
四. 观察发芽的蚕豆视频
老师找到了一些种子发芽的视频,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种子萌发的神奇。出示视频。请同学谈感受。
五. 课外延伸
将种子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回家做好种子萌发的实验,根据种子各部分的变化,完成书上的表格。
学生汇报作业
学生观察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回答。
学生观察用水浸泡过的种子,并讨论它们的变化。
学生猜测、讨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上台观察水量,并说一说。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的观察方法并给予评价。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蚕豆种子的外部结构。
学生推测:胚可以分为哪几部分?这些部分今后会发育成植物的什么?
学生观察种子的胚。讨论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排序。
学生观看视频,谈感受。
学生拓展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素养。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创新的人格素养。
提醒学生谦虚的肯定他人的优点并善意的指出不足之处。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素养。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教育。
鼓励学生将自己种植成功的发芽植物作为母亲节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




种子的萌发
种子:种皮、胚。
胚:胚根、胚芽、子叶。




种植蚕豆、绿豆、黄豆种子,并作好记录。
成长反思


课堂中小组合作意识强,组长能认真负责组织组员认真完成观察、实践活动。学生发言积极,对已有的科学知识能灵活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关注各小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多训练学生学会关注他人、学会谦让的良好品德。


教学流程清晰,课前准备充分,关注了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培养,整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但要注意多利用小组活动过程中的生成,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懂得谦让、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