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位置的确定》教案
教学内容: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一册98—9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知道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根据示意图说出物体的方向。
(3)能根据物体的方向、距离和给定的比例尺画出示意图。
(4)通过与朋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物体的方向、距离、给定的比例尺画示意图。
教学难点:正确描画出物体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
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了哪些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①邮局和小食店到学校的距离相等,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吗?
小结:只知道距离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板书:方向)
②商场和小食店都在学校的东方,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吗?()
小结:只知道方向,也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③从上面的抢答题中,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距离)
小结:确定观测点后,知道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④上面总结的话中,方向和距离是两个重要条件,观测点也同样重要,举例子来让学生体会。
2、教师小结:刚才大家从抢答中了解了学校周围有关的知识,知道了要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知道它的方向和距离。(板书课题:物体位置的确定)
三、运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教学例2
1、请大家根据提示找出学校、小明家、小辉家的位置。哪一组的朋友最先找出来,哪组就是老师的小助手(请各小组准备好卡纸,在卡纸上画出示意图)请看提示。
小明家在学校的正北方向300m处,小辉家在学校东南方向500m处。(判断:能找出他们的位置吗?为什么?)请大家按规定的比例尺找出两处的位置。(1:20000)
教师引导分组讨论:
(1)先要以哪里为观测点,来确定3个地方的位置。(叙述中重复出现的那个物体就是观测点。以他作为十字图的交叉点。
(2)画出十字图,注意纵、横轴的长短比例要适中,要标出箭头、方向和观测点。
(3)接下来干什么?先确定(方向)。
(4)再是(按比例尺将实际距离换算成图上距离)。
(5)量出距离、描点、标示。
(小组内怎样分工,计算得更快、完成的效率更高。)
2、老师参与到其中的一组或两组中去,跟它们一起体验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
3、小组汇报成果。评出既对又快小组,给予“小组手”的称号,让他们介绍经验,让别的同学受到一定启发。
(二)教学例3
1、请大家先看图,然后结合例子来填空。
2、让学生说一说各地点的方向。
3、量出图上距离,计算出实际距离,集体订正,总结。
四、练习、巩固新知(练习题见课件)
1、完成练习一。
注意让学生观察方向,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
2、完成练习二。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利用两个观测点观察同一物体所得到的不同方向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并通过例子来让学生感受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完成练习三。
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然后填空。然后以C在D的什么方向,来讲解东偏北等类似方向。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物体位置的确定》流程图
《物体位置的确定》教学反思
物体位置的确定在前面的教科书中学生已有接触,三年级时已能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8个方向上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五年级时又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并能利用方格图确定物体位置。本节内容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因此,学生对此并不感到陌生。
例1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一方面是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应用现有的知识经验作出对问题的回答;另一方面是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第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明确只知道距离,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第二个问题重在说明只知道方向也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从而更有效地激起学生探究“怎样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兴趣。此题的意图在于明白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要知道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教科书呈现坐标图意在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三年级时对坐标图已有初步认识)对两个问题作直观诠释,让学生借助这一感性材料,一目了然地发现错误所在,而且,还能通过坐标图找出确定物体位置的必备条件。例1除了让学生找出确定物体位置的必备条件外,还暗含着引导学生对坐标图产生兴趣,激起认知需要。
例2先以文字形式描述出了小明家、小辉家的具体位置,再要求学生按给定的比例尺画图。也就是让学生将文字确定的位置转换成图示位置。这种转换涉及的环节和步骤比较多,主要有:(1)观测点的确定。物体间的位置是相对的,不同的参照物确定的物体位置不同。以同一个参照物(即观测点)来确定不同物体的位置是确定物体位置的常用方法。(2)画出坐标图。(3)确定物体的方向,教科书给出了北方、东南方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能识别,标出方向难度不大,体现了教科书以旧引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4)按比例尺将实际距离换算成图上距离。(5)量出距离、描点、标示。这么多的环节和步骤,涉及理解题意、画图、辨别方向、比例尺换算、测量等多种知识和观察、操作、推理、计算等多项能力。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科书中呈现的两个提示性对话框,实际上是学生的思维顺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思考,这要将它和以往的解题步骤区别开来。
例3是将图示的物体位置转换成文字表述的物体位置,重在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以学校为观测点,旧码头在学校的西北方向,大柱村在学校的南方。“先量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算……”的提示为学生提供了填表的思维顺序,在表中又以移民新村为例做了填表的示范,这样从思考到填表,都为学生做了较好的铺垫,学生自己填出后面的内容应该困难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