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说课稿
江西省赣州市 徐桂花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叙说。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 内物质的运输》的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教学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节教学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这节内容不仅对前面所学的“人体的营养和呼吸”加以巩固,也为后面学习的“血液循环”“人体内废物的排除“奠定了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而使人体的各大系统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3)情感目标
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3.教学重点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这也是难点)
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准备一些新鲜的猪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猪心脏的外型、用手摸一摸猪心脏各个部位肌肉的厚薄有什么不同?当各个部位的肌肉收缩时输送血液的距离会相同吗?并推测这些特点与心脏的功能有什么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理解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教学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是: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心脏内的血液总是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不会倒流;心脏起了一个“泵”的作用,能够将血液泵至全身,上到大脑,下到手指、脚指。
为化解难点,我采取的措施是: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做“心脏灌流”实验,再借助课件或能解剖的心脏模型加以验证。
让学生对动物心脏注水时,有的学生能够将水注入心脏,有的学生发现水怎么也注不进,从而发现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引导学生解剖猪的心脏,从而真正明白动静脉的区分,不同动脉、静脉所连着的心腔以及瓣膜的作用。此时用课件展示或能够解剖的心脏模型加以验证,最后由学生归纳小结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已经对心脏有一定的认识,比如:心脏的位置。但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如:心脏作为“泵”的作用、血液不能倒流等。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
三、教法 、学法
1.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谈话法等方法相结合
设置依据: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合理使用,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化,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通过实验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谈话交流可以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思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学法指导:
阅读分析、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设置依据:《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通过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讨论探究、分析归纳,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教学程序
1.用身边小现象引入本节课题。
当你长时间激烈运动后刚停下来时,你会感受到你的心跳加快,并且你的双腿会发抖、发软,想坐下来休息,那你的心脏呢,是不是也需要休息?可能所有的同学说需要,所有的同学说不需要。此时,老师可以启发式引出:心脏是怎样搏动的?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引出课题。(板书)
2 .利用多媒体出示两张图片,真实生动地展现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描述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
3. 出现一个跳动的心脏图片,生动地展现心脏的搏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适时地提出问题:心脏是怎样泵出血液的?指导学生通过动画理解心脏的功能,引出心脏的功能,为学生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做铺垫。(板书—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4. 通过实验探究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1)利用动画和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心脏的形态。区别心脏的前后、左右,房间沟、室间沟及心脏的四个腔。(为了给后面的实验奠定基础。)
(2)分组做“心脏灌流”实验
学生通过对动物心脏注水,验证血管及与心脏各腔室的通连关系流向,同时发现新问题,瓣膜的存在及作用。其中一些小组探究时,把水由动脉灌入,发现水怎么也进不去,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明白了动静脉的区分和瓣膜的作用,然后才由学生通过对动物心脏注水静脉将水注入,这样不但完成了探究,也用亲身体验,真实地理解了知识。
(3)观察后,学生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剖猪的心脏实验并分析交流
在实验前讲清解剖位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观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理解它们的功能,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解剖应尽量露出四个腔,以利于观察和用手触摸心房和心室壁。(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运用多媒体课件及时给予评价和点拔)
教师利用课件,结合实验探究的问题,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观察人体心脏解剖图,描述出心脏的结构。在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血管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心脏的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观看“心脏灌流”动画,理解瓣膜的作用。
5.总结:先有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教师明确指出
(1)心脏由心肌组成,围成四个腔,能产生有规律的收缩。
(2)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能产生较大的动力将血液泵至全身。
(3)房室瓣和动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6.达标训练
(1)指导学生做课件上的练习
(2)指导学生分析课后练习
通过练习检测达标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位置、形状和大小
3、结构(实验)
(1)组成:心肌
(2)四个腔:上为两房:分左右
下为两室:分左右
关系:左右不相通,同侧上下相通
(3)相连血管(房连静,室连动)
(4)瓣膜:房室瓣,动脉瓣
六、唱一唱:
为了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知识,掌握本节课的重要内容,也为了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体现新课标理念。我将本堂课的重点内容编成一首学生熟悉的歌,以便理解和记忆。
祝“心”平安
面对你的心,我能分得清,
左是我的右,右是我的左,
上房下室,我也一点不糊涂,
上下那个自然通,左右不相容。
面对你的心,我能分得清,
静脉进心房,动脉出心室,
两种瓣膜,叫你叫你守规矩。
左心室那个最辛苦,心肌那个最厚。
祝心平安哦祝心平安,
让那快乐围绕在你身边。
祝心平安哦祝心平安,
少烟酒来多运动,
保你心脏永健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