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 共 7 页
黄浦区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2020.1
化学部分
六、选择题
2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O B. Si C. Al D. Fe
28. 有新物质产生的物质变化是( )
A. 粮食发酵 B. 切割玻璃 C. 湿衣晒干 D. 粉碎废纸
29. 物质名称与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
A. 氧化二氮:N2O B. 碳酸:CO3 C. 碳酸氢铵:NH4HCO3 D. 氯化钾:KCl2
30. 液态水变成气态时体积膨胀,此过程中水分子发生的变化是( )
A. 体积增大 B. 质量增大 C. 个数最多 D. 间距增大
31. 按目前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废气的电器属于( )
A. 湿垃圾 B. 有害垃圾 C. 可回收物 D. 干垃圾
32. 表示两个氢分子的符号是( )
A. 2HCl B. 2H C. H2 D. 2H2
33. 能在氧气中燃烧并生成黑色固体的物质是( )
A. 红磷 B. 木炭 C. 氢气 D. 铁丝
34. 干冰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人工降雨 B. 无水灭火 C. 保存食物 D. 舞台“雾气缭绕”
35.“火上浇油”可以使燃烧更剧烈,其主要原理是( )
A. 增加易燃物 B. 增大氧气浓度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物质的接触面积
36. 在常温下,向 pH=3 的苹果汁中不断地加水,则该苹果汁的 pH 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不断变小 B. 一直变大 C. 可能等于 6 D. 可能等于 8
37. 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 )
A. 面粉 B. 味精 C. 蔗糖 D. 酒精
38. 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Mg+O2===
点燃
MgO2 B. 2Mg+CO2===
点燃
2MgO+C
C. 2Mg+O2===
点燃
2MgO D. 2Mg+O2===
点燃
2MgO
第 2 页 / 共 7 页
39. 根据化学方程式 S+O2===
点燃
SO2,无法获得的信息是( )
A. 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B. 参加反应硫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
C.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40. 对“混合物”理解错误的是( )
A. 一定由多种物质组成 B. 一定有多种分子组成
C. 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 D. 可能由多种原子组成
41. 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正确操作方法是( )
A. 点燃气体,观察气体是否燃烧
B. 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固体颜色是否变化
C. 闻气体的气味,是否闻到有特殊气味
D. 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42. 右图是气密性检查的实验操作,实验失败主要原因是( )
A. 烧杯中的水太少
B. 手捂得不够紧,导致热量不够
C. 锥形瓶中没有水,导致长颈漏斗没有液封
D. 导气管的橡皮管处没有弹簧夹
43. 对 1mol N2的理解错误长是( )
A. 它与 1mol O2 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 B. 与 CO 的摩尔质量相等,都是 28
C. 含有 2mol 氮原子 D. 约含 6.02×1023 个 N2
44.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燃料,完全燃烧后得到二氧化碳质量最多的是( )
A. C3H6 B. C2H4 C. CH4 D. C
45. t℃时,在 5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物质 A,溶液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t℃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80g/100g 水
B. 溶液 2、3 都属于饱和溶液
C. 溶液 1、2、3 溶质的质量分数依次增大
D. 无法判断 A 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
第 3 页 / 共 7 页
46. Ca(HCO3)2
?
=== CaCO3? +CO2? +H2O,是石灰岩溶洞形成的主要反应。将 1molCa(HCO3)2 加热 t2 秒时
停止加热。右图表示 0→t2秒过程中固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该过程的 CaCO3不分解)。说法错
误的是( )
A. 0→t2 反应阶段,固体 a、b 的物质的量不变
B. 0→t2 反应阶段,固体 a、b 的质量变小
C. a、b 两点固体中钙元素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D. 固体 a、b 中所含碳元素物质的量的比值一定为 2:1
七、填空题
47.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①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写出氧化汞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③对微粒示意图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
A.每二个氧原子可以构成一个氧分子
B. 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 反应前后氧、汞元素存在形态都发生变化
D.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 0 价
E.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48. 果糖(C6H12O6)大量存在于水果中。每个 C6H12O6 是由____个原子构成。它在体内代谢的化学方程式
为:C6H12O6+6O2===
酶
6X+6H2O,该反应生成物 X 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1mol 果糖分子中碳原子
的质量与_____g 蔗糖(C12H22O11)中碳原子质量相同。
49. 水是构成一切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是生命之源。
①验证水的组成。
第 4 页 / 共 7 页
Ⅰ. 观察图一,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a 管连接电源的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通电后
电极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Ⅱ.分析图二,点燃氢气前,可选用______干燥氢气。“干燥”的目的是________。
A.熟石灰 B. 无水硫酸铜 C. 生石灰 D. 硫酸铜晶体
②自来水净化。
Ⅰ. 利用活性炭具有_________性,常用于净水。
Ⅱ. 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氯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右图是甲、乙两物质(固体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Ⅰ. M点表示意义是_____________。在20℃时,20g水中需加入_____g
甲物质,配成饱和溶液。
Ⅱ. 50g 20%乙溶液,加入______g 水能配成 10%的乙溶液。
Ⅲ. 20℃时将 12.5g 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加入试管 1、2 中,然后进行如图操作。
当温度计的度数为 5℃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试管/选项 A B C D
1 固体增多 固体减少 固体增多 固体增多
2 固体增多 固体消失 固体减少 固体消失
第 5 页 / 共 7 页
八、简答题
50. 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重要化学实验之一。
①A、B 装置的试管都需要固定,固定试管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写出 A 装置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取用氯酸钾药品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根据装置的导
气管推测实验收集氧气时采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如用 A 装置进行实验,发现正在收集氧气迅速减
慢,可采用__________操作使反应继续进行。
Ⅰ. 将酒精灯位置升高 Ⅱ. 酒精灯稍向右移动 Ⅲ. 试管向下移动 Ⅳ. 加少量二氧化锰
③若 B 装置 K1 处于关闭状态,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分液漏斗内液体不会全部顺利流入试管中。主要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 试管内压强略大于外面大气压 Ⅱ. 分液漏斗中液体太多
Ⅲ. 装置漏气 Ⅳ. 分液漏斗内压强太小
④B、C 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_____。观察 C 装置,判断该装置正处于_____
反应(选填“正在”或“停止”)。使用 C 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把 2g 含 80%碳酸钙的大理石放入 14.6g 过量的盐酸中完全反应,理论上可生成_____mol 二氧化碳(根
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51. 甲、乙二个实验用于验证水的性质。
甲:验证水与二氧化碳反应 乙:验证水与生石灰反应
①写出甲实验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步骤二,胶头滴管中试剂名称是_______。
②乙实验发生反应时出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③甲、乙实验都使用酸碱指示剂,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第 6 页 / 共 7 页
52.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甲、乙、丙三组同学为验证其组
成,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如下:(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气体均吸收完全)。
结论 甲组 乙组 丙组
含有 CO、H2O(气) 含有 CO、CO2、H2O(气) 一定有 CO、H2O(气)可能 CO2
①写出装置 D 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三组结论可以发现,同学们对混合气体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引起争议,为了确定二氧化碳是否存在,
应该在________(选填“A”“B”或“C”)装置之前连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多功能瓶 E。改进后,整个实
验过程中有多处现象都可以证明 CO 存在,这些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
③C 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反应结束后液体倒流。a、b 导气管在试剂瓶内正确位置是_______。
第 7 页 / 共 7 页
参考答案
六、选择题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C A C D C D D B A C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A D C B B C B A D D
七、填空题
47. ①HgO ②2HgO
?
=== Hg+O2?;分解反应 ③DE
48. 24;二氧化碳(CO2);171
49. ①2H2O===
通电
2H2? +O2?;正极;电极上有气泡冒出;BC;除去氢气中的水,防止对氢气燃烧后的产
物水的干扰
②吸附;杀菌消毒 ③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 25g/100g 水;5;50;C
八、简答题
50. ①铁架台 ②2KClO3
2MnO
Δ
=== 2KCl+3O2?;药匙(纸槽);排水法;Ⅱ ③Ⅰ
④都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取气体;停止;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或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
和停止) ⑤0.016
51. ①CO2+H2O=H2CO3;紫色石蕊试液 ②溶液变红 ③指示溶液酸碱性,从而证明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
52. ①CO2+Ca(OH)2=CaCO3? +H2O
②B;B 处黑色粉末逐渐变红、D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末尾气体可以燃烧生成蓝色火焰 ③Ⅰ 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