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生物)2008/10/25
卷一 客观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到填涂卡上,前十题每题1分,后面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
3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和最终能源依次是
A.太阳能、糖类、ATP B.ATP、糖类、脂肪
C.ATP、脂肪、太阳能 D.ATP、糖类、太阳能
4 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常需要去掉细胞壁。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可用于去除细胞壁?
A.蛋白酶 B.淀粉酶 C.盐酸 D.纤维素酶
5人体的肌肉主要是有蛋白质构成的,但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由于
A.肌细胞形状不同 B.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
C.控制它们运动的神经不同 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6 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分泌和排泄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7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蛋白质 B.糖类 C.水 D.脂肪
8有人分析了一种有机物样品,发现它含有C、H、O、N等元素,该样品很可能是
A.脂肪 B.蛋白质 C.核糖 D.葡萄糖
9构成叶绿素分子不可缺少的无机离子是:
A.钙离子 B.铁离子 C.镁离子 D.氢离子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
C.维持细胞内的小环境稳定 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
11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最能确切地反映反应速率与底物(即反应物)浓度关系的是
12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是
A.丙酮酸、二氧化碳、葡萄糖 B.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丙酮酸、葡萄糖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13 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如下图所示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
14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有
①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②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③ 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④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16 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氧气、甘油 B.脂肪酸、水 C.葡萄糖、水 D.钾离子、氨基酸
17人的血红蛋白分子由四条多肽链构成,共有570个肽键,缩合形成这四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分子和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572和570 B.574 和574 C.574和570 D.570和570
18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需氧呼吸,无氧时进行厌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0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是
A.1:6 B.1:3 C.1:2 D.3:1
19用培养液培养3种细菌,让它们在3支不同的试管中生长,下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如果此时往3支试管中通入氧气,则细菌的繁殖速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20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后,会产生CO2的试管是
A.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
C.丙酮酸+核糖体 D.丙酮酸+内质网
21科学家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用通过三棱镜的单色光照射水绵,结果是
A.细菌均匀分布在水绵周围
B.细菌均匀分布在水绵带状叶绿体的周围
c.细菌集中分布在红光区和蓝紫光区照射的水绵段周围
D. 细菌集中分布在黄绿光区照射的水绵段周围
22在需氧呼吸过程中,产生[H]和ATP最多的阶段分别是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三阶段
23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C3、C5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A.增加、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减少 D.增加、减少、增加
24活细胞中,与酶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B.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 D.核糖体和溶酶体
25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③④都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
B.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呼吸作用产生水
C.反应①②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上述反应均在线粒体内完成
26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上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
①衣藻 ②硝化细菌 ③乳酸菌 ④光合细菌 ⑤蛔虫 ⑥水稻
A.②⑤⑥① B.①⑤④⑥ C.①④⑤⑥ D.④⑤⑥①
28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可产生水的是
①核糖体 ②叶绿体 ③中心体 ④线粒体
A.①②④ B.④ C.②④ D.③④
29正常人呼吸道内的破伤风杆菌不会使人致病,当深而窄的伤口内感染破伤风杆菌后,则能大量繁殖而致病。破伤风杆菌的代谢方式是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30在自然条件下,下列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需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 .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需氧呼吸,不能进行厌氧呼吸
C.需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厌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 需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
答题卷
义乌树人中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生物)
卷二(共50分)
二.简答题(共50分)
1.右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
结构模式图。(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共10分)
(1) 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
则为 细胞。
(2) 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
____。
(3) 结构5为__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
中的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植
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____________形成有关。
(4) 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______。
(5) 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
(6)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
(7) 甲状腺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甲状腺细胞吸收碘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决定甲状腺细胞具有这功能特点的是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
32.右图一为纸层析法分离菠菜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的层析分离结果示意图,据此回答: (共8分)
(l) 扩散速度最快是( ) (色素),呈现 色。
(2)离滤液细线最近的是( ) (色素),呈现 色。
(3)在进行研磨时应加入 用纸层析法分离时,层析液应在滤液细线的 方
33.下图简要表示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五个生理过程(分别用过程:A—E表示),请回答:(共8分)
过程: A B C D E
O2 CO2 CO2
O2
H2O [H] C6H12O6 丙酮酸 [H] H2O
[H]
H2O
(1)A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该过程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上进行的,它为B提供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 ,进行的场所是 。
(3)D过程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该过程是在线粒体的______ _中进行的。
(4)能同时进行以上所有生理过程的生物为
34.下图表示某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共6分)
(1)甲图中,A点表示植物只能进行 作用,B点表示 与 达
到相等。
(2)上述甲、乙两图表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 。
(3)甲图曲线E、F表示20℃和30℃的环境中所得到的曲线,其中表示20℃时光合
作用效率的是 曲线。
35.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酶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温度、pH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共6分)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装有唾液淀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0C和750C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0C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下图是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共7分)
(1)酵母菌应加到 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应加到 瓶中;A瓶中所加液体的作用是 。
(2)一段时间后在 中取少量培养液,滴加 溶液检测酒精的存在,颜色变化为 。
(3)写出甲装置中发生作用的总反应式:
37.(5分)如图为一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装置运行后,仪器气路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满足正常测定的需求。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叶片的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为:
。
(2)若采用一台精密酸度计作为CO2含量分析仪,进行叶室内CO2含量分析,则随着照在叶室上光照强度的增加(适宜范围内),仪表的PH将会 。
(3)若用该装置只测定叶片的呼吸作用时,对装置的处理是 。
(4)在适宜光合反应的中午测定光合作用时,叶室内的CO2变化值为P,测定呼吸作用时的CO2变化值为Q,则该叶片实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值(W)应表示为( )
A.W=P+Q B.W=Q-P C.W=P D.W=P-Q
附加题:(共5分)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 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 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 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 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 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卷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生物)
卷二(共50分)
二.简答题(共50分)
1.右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
结构模式图。(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共10分)
(1) 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
则为低等植物 细胞。
(2) 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9 ]
线粒体____。
(3) 结构5为__高尔基体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
中的功能为_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_______,在植
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__细胞壁__________形成有关。
(4) 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8 ]_内质网___。
(5) 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4 ]_叶绿体______。
(6)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13 ]___中心体___________。
(7) 甲状腺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甲状腺细胞吸收碘是通过_主动转运_____的方式。决定甲状腺细胞具有这功能特点的是结构[ 1]__细胞膜_________。
32.右图一为纸层析法分离菠菜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的层析分离结果示意图,据此回答: (共8分)
(l) 扩散速度最快是(a ) 胡萝卜素 (色素),呈现橙黄色 色。
(2)离滤液细线最近的是( d ) 叶绿素b (色素),呈现 黄绿色 色。
(3)在进行研磨时应加入95%的乙醇,二氧化硅,碳酸钙 用纸层析法分离时,层析液应在滤液细线的下 方
33.下图简要表示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五个生理过程(分别用过程:A—E表示),请回答:(共8分)
过程: A B C D E
O2 CO2 CO2
O2
H2O [H] C6H12O6 丙酮酸 [H] H2O
[H]
H2O
(1)A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该过程是在叶绿体的_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它为B提供 ATP和NADPH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 碳反应 ,进行的场所是 叶绿体基质 。
(3)D过程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第 二 阶段,该过程是在线粒体的_基质 中进行的。
(4)能同时进行以上所有生理过程的生物为绿色植物
34.下图表示某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共6分)
(1)甲图中,A点表示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与 呼吸作用强度 达到相等。
(2)上述甲、乙两图表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 光照强度与 CO2浓度 。
(3)甲图曲线E、F表示20℃和30℃的环境中所得到的曲线,其中表示20℃时光合
作用效率的是 F 曲线。
35.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酶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温度、pH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共6分)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酶的浓度一定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__, 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温度过高,酶逐渐失去活性_。
(3)将装有唾液淀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0C和750C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0C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__反应速率变快_____,乙___仍没有反应__。
36.下图是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共7分)
(1)酵母菌应加到 BD 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应加到CE 瓶中;A瓶中所加液体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2)甲乙两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式为
反应场所为细胞溶胶
(3)写出甲装置中发生作用的总反应式:
37.(5分)如图为一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装置运行后,仪器气路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满足正常测定的需求。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叶片的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为:
(2)若采用一台精密酸度计作为CO2含量分析仪,进行叶室内CO2含量分析,则随着照在叶室上光照强度的增加(适宜范围内),仪表的PH将会 增大 。
(3)若用该装置只测定叶片的呼吸作用时,对装置的处理是 对叶室进行遮光处理 。
(4)在适宜光合反应的中午测定光合作用时,叶室内的CO2变化值为P,测定呼吸作用时的CO2变化值为Q,则该叶片实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值(W)应表示为( A )
A.W=P+Q B.W=Q-P C.W=P D.W=P-Q
附加题:(共4分)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 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 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 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 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_子叶在厌氧呼吸中产生的氢使甲烯蓝还原________________.
2. 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___通过呼吸作用还原的甲烯蓝被氧化_____
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子叶细胞中的酶失活,不能进行呼吸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____对照______________。
选择题答案
1----10 DCDDD AABCD
11---20 BACBB DCBBA
21---30 CCBBB DD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