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单元 第九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 掌握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 3.理解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殊性。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重点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 探究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都说你头戴着地球陆地上最高山地的闪亮桂冠,所以才有歌词称你是一座座山川相连,其实,你也有那连接地平线的大漠和一望无际的美丽草原。 这是描写我国的哪个地区呢? 青藏地区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讲授新课 “世界屋脊” (一)位置范围一、位直汇国
请学生阅读图在图上认识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得出 结论。 经纬度位置:约东经75°-105°?,北 纬25°-40°,位于我国西南部。 相邻位置:北隔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西北地区相邻东隔横斯山脉与南方地区相细 西南隔喜马拉雅山与南亚、西亚、东南亚等国相邻位于我国西南部读图找出青藏地区的省区板书:我国西南部,群山环抱中 、地形特征
1.请同学们观察图,对比海拔表,认识青藏高原海拔整体特征、与邻近地区相比的相对高度特征。 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在3?000米~5?000米,在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低于3000米,西部南部边缘还有零散分布着的高于5?000米的地方。
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展脊”之称,也有“第三极"之称。 青藏高原地形特征。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米以上,高原边缘和内部分布着一系列雄伟山峰(指导看图).更加巍城耸立,即“远看是山”。青藏高原上地势起伏不是很大,分布着宽广的谷地或盆地,相对高度差较小,如唐古拉山主峰海拔六千多米,但是在高原上看,相对高度也就2000米左右,更别说那些非主峰山脉了,也就几百米的高度了,所以青藏高原上地表较为平坦,即“近看成川”(川:平地)。(三)地势高峻影响着其他方面的特征 1.冰川、雪山广布 欣赏图片 江河源头
独特的高寒气候 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阅读图,拉萨夏季7月份气温、冬季1月份气温均低于成都,气温年较差也略小于成都。 回忆中国地理中我国7月份:月份气温资料让学生自己感知我国四季分明的特征,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而拉萨冬冷夏凉,所以拉萨气温年较差较小, (2)太阳辐射强烈和“日光城” 大气层薄而空气密度稀,水汽含量少,加上空气中不像西北地区含尘量大,大气透明度十分良好,因此阳光儿近无过滤透过大气,直接照射到高原上,太阳辐射比在同纬度上的东部地区大得多。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高原面上的保温效果极差,高原面上热量剧烈失去,热量严重不足,所以高原上气温极低,水以固态的冰川或积雪形式存在。①大江大河发源地: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怒江、澜沧江 ②高原湖泊星罗棋布。主要湖泊有青海湖、纳木错 (咸水湖)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生产发展的影响,感受到了青藏地区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
板书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世界屋脊”: ①位置:我国西南部,群山环抱中②影响: 二、 高寒牧区 三 、 河谷农业区 四、饮食起居习俗
雪山冰川广布
江河源头
独特的高寒气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5张PPT)
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下
新知导入
都说你头戴着地球陆地上最高山地的闪亮桂冠,所以才有歌词称你是一座座山川相连,其实,你也有那连接地平线的大漠和一望无际的美丽草原。
这是描写我国的哪个地区呢?
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青藏地区
新知讲解
第九章青藏高原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新知讲解
(一)读图认识:位置范围
1. 经纬度位置:约东经75°~105°,北纬25° ~40°,位于我国西南部。
25°N
40°N
75°E
105°E
一、“世界屋脊”
新知讲解
2.相邻位置:读图观察
北隔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西北地区相邻
东隔横断山脉与南方地区相邻
西南隔喜马拉雅山与南亚、西亚、东南亚等国相邻
位于我国西南部
昆仑山脉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
新知讲解
读图找出青藏地区的省区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四川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新知讲解
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在3 000米~5000米,在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低于3000米,西部、南部边缘还有零散分布着的高于5000米的地方。
(二)地形特征
1.请同学们观察图对比海拔表,认识青臧高原海拔整体特征、与邻近地区相比的相对高度特征。
新知讲解
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展脊”之称,也有“第三极"之称。
新知讲解
3.青藏高原地形特征。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米以上,高原边缘和内部分布着一系列雄伟山峰(指导看图).更加巍城耸立,即“远看是山”。青藏高原上地势起伏不是很大,分布着宽广的谷地或盆地,相对高度差较小,如唐古拉山主峰海拔六千多米,但是在高原上看,相对高度也就2000米左右,更别说那些非主峰山脉了,也就几百米的高度了,所以青藏高原上地表较为平坦,即“近看成川”(川:平地)。
新知讲解
(三)地势高峻影响着其他方面的特征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高原面上的保温效果极差,高原面上热量剧烈失去,热量严重不足,所以高原上气温极低,水以固态的冰川或积雪形式存在。
1.冰川、雪山广布
新知讲解
高原冰川
横断山脉
珠穆朗玛峰
布达拉宫
欣赏下列图片
新知讲解
昆仑山
青海湖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①大江大河发源地: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怒江、澜沧江.
②高原湖泊星罗棋布。主要湖泊有青海湖、纳木错
(咸水湖)
新知讲解
2.江河源头
新知讲解
阅读图,拉萨夏季7月份气温、冬季1月份气温均低于成都,气温年较差也略小于成都。
3.独特的高寒气候
(1)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回忆中国地理中我国7月份:月份气温资料让学生自己感知我国四季分明的特征,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而拉萨冬冷夏凉,所以拉萨气温年较差较小,
(2)太阳辐射强烈和“日光城”
大气层薄而空气密度稀,水汽含量少,加上空气中不像西北地区含尘量大,大气透明度十分良好,因此阳光儿近无过滤透过大气,直接照射到高原上,太阳辐射比在同纬度上的东部地区大得多。
新知讲解
阅读材料
藏袍
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图9.6)。由于高原上日照强烈,即使在严冬,只要太阳一出来,气温就很快上升,气温日较差可达20°C, 有“一年无四季,一日 见四季”之说。高原早晚很冷,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紧裹藏袍而御寒;而一到中午,日照强烈,气温上升,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
新知讲解
二、高寒牧区
沙漠之舟
高原之舟
说说这两大畜种的差异
牦牛矮壮,适应山地活动,长毛,可以御寒,皮厚,也可以御寒,矮壮,不怕高原狂风。
骆驼高大,善于长途奔走,体表可以散热,驼峰可以蓄水,使得它能适应干旱环境,厚掌利于在沙地上行走。
新知讲解
藏山羊
藏羚羊
藏绵羊
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适合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藏羚羊
讨论:高原畜牧业发展的条件---高寒草场形成基础。
新知讲解
学生1:青藏高原上的东部、东南部地势相对低些,气温较为温暖湿润,牧业生产条件更好。西北方面位置更远离海洋、地势更为高峻,气温偏低降水稀少.牧草相对不足。
学生2:山地的山麓地带有雪山冰川融水,河谷有水源,温度条件优越于山顶和高原面上,草场肥美。
学生3: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是高原草甸长势最旺季节,对牧业生产最为有利;此时是畜牧业最为繁忙的时节。此时也因气温高、天气变化无常,个别地区的强对流恶劣天气可能会对牧业有威胁。
学生4:极度严寒,牧草自然生长严重短缺,可以用夏季囤积、外地运来牧草圈养、喂养。
新知讲解
三、河谷农业区
读图、小组讨论:农业种植区的分布原因。
学生1:地势高,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较高。
学生2:地势高,气温低,农业病虫害少。
学生3:地势高,距离云雨近,农业生产条件好。
学生4:河谷内地势低洼,较为温暖,利于农耕业。
“自然条件"之气候组:
新知讲解
“自然条件”之地形土壤组:
学生1:高原岩石多,土壤中矿物质元素含量高。
学生2:高原冻土疏松、土质好。
学生3:高原辽阔、面积大。
学生4:河谷中土壤相对集中,土层厚,利于农耕业生产。
新知讲解
学生1:河谷中水能丰富,传统水车和现代水电对粮食加工生产能力强。
学生2:河谷地带人口、城市集中,对粮食的需求量大。
学生3:山前绿洲因水源变动而兴衰,粮食缺口大。
学生4:绿洲地带人口集中,有较长的耕作历史,农耕经验丰富。
“人文条件"之本地组:
新知讲解
学生1:交通线附近人口流动性大,传播、交流获得农耕业技术。
学生2:交通线附近对外联系便利,粮食大量外运的条件优越。
学生 3:山前绿洲上和山脉的隘口处人口流动性大,过往人口对粮食补给要求高。
学生4:河流水运条件好,一直是粮食外运的最佳方式。
“人文条件"之外联组:
新知讲解
阅读材料
青稞的高产地区
雅鲁藏布江河谷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这里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因此,这里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
青稞
新知讲解
四、饮食起居习俗
请同学们陈述自己所知道的藏族生活特色
学生1:饮食习惯:大部分藏族人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人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精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典型食品还有青稞酒、酥油茶、足玛米饭、血肠、奶酪等。
糌粑
青稞酒
酥油茶
新知讲解
学生2:丧葬习俗: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只有圆寂的达赖喇嘛享受。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可享受火葬。还有水葬和土葬。天葬极为神秘,寄托一种升 上“天堂”的幻想。
学生3:藏族服饰,如藏袍.....
学生4:宗教信仰.....
学生5:藏药....
藏袍
十一班禅
藏药
新知讲解
学生6:藏区碉房: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厚实。
新知讲解
活动: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1.河谷地势相对较低,热量较为充足。
2.河流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3高原光照强烈,气温日变化大,白天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积累太阳能,夜间低温,植物活动微弱,有机质分解少,所以农产品品 质优良。
雅鲁藏布江谷地
课堂练习
1.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里( )
A.湿热 B.光热充足 C.高寒 D.冬冷夏热
2.下列有关青藏高原自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干旱是其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C.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D.有“世界屋脊”之称
3.我国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
A.昆明 B.日喀则 C.乌鲁木齐 D.拉萨
C
B
D
课堂练习
4.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
A.藏北高原 B.昆仑山山区 C.柴达木盆地 D.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5.在高寒环境条件下生活的牦牛所在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下列语句中,符合青藏地区的描述是( )
A.旱地麦浪大豆香 B.山清水秀稻花香 C.雪山青稞奶茶香 D.椰林婆娑菠萝香
7.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青藏铁路沿线看到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 (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藏民欢歌,青稞片片
C.许多铁路高架,列车供氧 D.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D
D
C
D
拓展提高
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C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生产发展的影响,感受到了青藏地区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
板书设计
一、“世界屋脊”:
①位置:我国西南部,群山环抱中
②影响:
雪山冰川广布
江河源头
独特的高寒气候
二、 高寒牧区
三 、 河谷农业区
四、饮食起居习俗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作业布置
教材八十六页活动:1、2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