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素材)(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件+素材)(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09 21:08:17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材料2: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4个,大部分是北方城市。按照国际上的标准,人均资源占有量1000
m3的为人类生存起码需求,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1000
m3
“水稀缺”阈值的省份达到10个,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其中北京、天津所在的海河、滦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已与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沙漠国家相近。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大中城市多,煤炭、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25%,耕地占全国的17%,农业产值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2.3%。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造成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比重
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
人口占全国的比重
北方
14.4%
58.2%
43.5%
南方
81%
36.6%
54.4%
北方普遍缺水,
华北地区严重缺水;
南方基本供需平衡或有余
材料2:
……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大中城市多。煤炭、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25%。农业产量占全国的40%,耕地占全国的17%。该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2.3%,用水高峰期,一些城市工厂限水、停水的现象经常发生。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造成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探究一:根据材料1、材料2,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
属于半湿润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且降水集中在7、8月份,春季干旱严重。
人为原因:
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用水量大;
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加剧了缺水状况。
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北方普遍缺水,华北地区严重缺水;南方基本供需平衡或有余
思考:
“南水”
北调从哪调水?
原因有哪些?
总结归纳:长江成为我国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地理条件?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干流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属我国的丰水区。
长江流域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雨季较长,特别是冬季也比较湿润,径流季节变化稳定。
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下游与缺水严重的华北平原相邻。
(1)水量大
(2)流量稳定
(3)距缺水区近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
必要性
可行性
北方普遍缺水,华北地区严重缺水;
南方基本供需平衡或有余
长江流域广、流量大,流量稳定,上中下游均邻缺水地区
对比分析,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的优缺点。
工程量
可调水量
水质
是否自流
东线
中线
西线
可以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工期短,投资少
需开挖水渠,工程量大
渠道穿高山,沿线自然条件恶劣,工程量大,难度大

较大
较小
较差
最好
较好
黄河以南需抽水北送,以北可顺地势自流
可顺地势自流
可顺地势自流
思考: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最先施工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东线工程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
,工程量小,工期短;
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受水区为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华北
材料4:烟台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烟台市水资源将形成本地水与客水(黄河水、长江水)“双保险”的城市供水格局。在平水年和一般干旱年,烟台当地水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在特枯年和连续干旱年,客水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与当地水进行联合调度,城市居民和厂矿企业用水将得到可靠保证,从根本上解除在枯水年和连续干旱年烟台市发生城市供水危机的尖锐矛盾,将对烟台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全天候满足供水需求的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西线
东线
中线
调水量
水质
工程难度
★☆☆
★★☆
★★★
★☆☆
★★☆
★★★
★☆☆
★★☆
★★★
社会
系统
经济
系统
生态
系统
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缓解争水矛盾,
利于社会安定
促进经济发展
缓解地下水下降,控制地面沉降
美化环境
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探究二】根据视频和材料4,总结归纳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
1、对长江的影响
——径流量减少
影响下游水质
影响长江航运
2、对输水沿线地
区的影响
影响水生生物
土壤盐碱化
3、对调入区水质
的影响
污染物随水调入
参考课本P65,总结归纳南水北调(以东线工程为例)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课堂小结: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分析思路
第一步:探究调配的背景原因(为什么要调?)
第二步:论证调配的可行性(能不能调?)
第三步:设计调配的方案(如何调?)
第四步:分析调配的影响
西气东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