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红楼梦漫谈千古之谜——《红楼梦》
红学分为四大部分:曹学、脂学、版本学、探佚学)作者之谜 ——曹学直到1904年,王国维在新红学的开山之作《红楼梦评论》中尚引以为憾;
1912年胡适《红楼梦新证》问世,第一次以清档案馆历史为据,考证出作者为曹雪芹
为公论,但并非定论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评点者之谜 ——脂学约1754年,八十回《脂砚斋评点石头记》以传钞的方式秘密流布,被人视为枕中密籍,得化几十两银子才能购得一部(约相当于中产人家一年的费用);
脂砚斋的重要性:
如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doc脂砚斋何许人也?他和曹雪芹有什么关系?从清朝到现在就说法不一。清代的裕瑞的《枣窗闲笔》中说“脂砚斋是小说作者的叔父”。胡适认为“脂砚斋即是那位爱吃胭脂的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一书说:“脂砚斋既不是曹雪芹的什么叔父或兄弟,也不是曹雪芹自己,并且还不是男人,而是女人。她就是《红楼梦》中有史湘云。”从脂批的内容和口气看,脂砚斋确与作者有亲密关系,对作者很熟悉,但脂砚斋 究竟是何人至今还是一个谜。
续书之谜 —— 版本学 探佚学 约1754年,八十回《脂砚斋评点石头记》以传钞的方式秘密流布,被人视为枕中密籍,得化几十两银子才能购得一部(约相当于中产人家一年的费用);1791年,程伟元、高鄂出了全本(120回)《红楼梦》;直到1904年,王国维尚以为《红楼梦》为全本,到1912年胡适《红楼梦新证》问世,才开始有了续书之说,自传之说,版本学和由此产生的 探佚学才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找个好的本子读《红楼梦》普及本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带注释,为最好的本子(以脂砚斋本为底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13.HTM脂研斋重评石头记 ftp://218.193.53.74
用户名:xuesheng
密码:无《红楼梦》漫谈3.doc《红楼梦》解读入门《红楼梦》漫谈3.doc一、《红楼梦》的象征隐喻系统——满纸荒唐言第一回是关键
第 一 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甲戌侧批:自站地步。自首荒唐,妙!】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甲戌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甲戌侧批:无稽也。】练成高经十二丈、【甲戌侧批: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甲戌侧批: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甲戌侧批:合周天之数。蒙侧批:数足,偏遗我。“不堪入选”句中透出心眼。】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甲戌侧批: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甲戌眉批: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甲戌侧批:煅炼后性方通,甚哉!人生不能学也。】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甲戌侧批:是金陵。】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甲戌侧批: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这阊门外有个十里【甲戌侧批:开口先云势利,是伏甄、封二姓之事。】街,街内有个仁清【甲戌侧批:又言人情,总为士隐火后伏笔。】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甲戌侧批:世路宽平者甚少。亦凿。】人皆呼作葫芦庙。【甲戌侧批:糊涂也,故假语从此具焉。】【蒙侧批:画的虽不依样,却是葫芦。】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甲戌侧批:不出荣国大族,先写乡宦小家,从小至大,是此书章法。】姓甄,【甲戌眉批:真。后之甄宝玉亦借此音,后不注。】名费,【甲戌侧批:废。】字士隐。【甲戌侧批:托言将真事隐去也。】嫡妻封氏【甲戌侧批:风。因风俗。】……只有一女,乳名英莲,【甲戌侧批:设云“应怜”也。】年方三岁。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甲戌侧批:“隔壁”二字极细极险,记清。】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甲戌侧批:假话。妙!】表字时飞,【甲戌侧批:实非。妙!】别号雨村【甲戌侧批: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甲戌侧批:胡诌也。】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甲戌侧批:又写一末世男子。】 …… 丫鬟成夫人,小姐成婢女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
假作真时真亦假
以香菱开局,暗示了“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主题 (以下回目为象征系统的关键之处)
第 五 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5.HTM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22.HTM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63.HTM二、探佚学成为红学的关键——一把辛酸泪
虽半部红楼,却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有其势在:真伪之争、正、续之较才可成为探讨的关键 香菱(292)
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惜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钗黛之争 三、《红楼梦》的主旨——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鲁迅:《绛洞花主》小引(153)1、结合相关情节,赏析《红楼十二曲》中的【终身误】、 【枉凝眉】 。
2、结合黛玉、宝钗二人判词,谈谈你对“钗黛优劣”之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