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9 23:1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历史公开课
14、明朝的统治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
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时,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倒一座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政治、思想上为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吗?
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正确认识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影响。
2.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1、结合《明朝的统治》第66页1段的内容,了解: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以及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2、结合《明朝的统治》第67页第1-3段和第68页1-2段的内容,掌握:(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3、结合《明朝的统治》第68第3-4段的内容,掌握:科举考试的具体情况 4、结合《明朝的统治》第68页第1-4段的内容,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的表现
自主学习:结合提纲提示,梳理下列基础知识
一、明朝的建立
1.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应天(南京)

朱元璋 明太祖
1368年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我当如何巩固统治,加强君权呢?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换位思考:我当皇帝怎么做?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说说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明朝机构设置
(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中央
(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明朝地方军事机构设置
(4)特务组:把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电影《锦衣卫》海报
东厂,即东缉事厂
锦衣卫
皇帝
官员
百姓

直接指挥


监视、侦查

不受法律 约束
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职能:对臣民监视、侦查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明初有个叫做钱宰的老臣被安排去编辑《孟子节文》,因为工作辛苦,他吟了一首诗发牢骚:“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次日上朝,朱元璋对他说:“你昨天作的好诗啊。不过朕没有嫌你迟到,改成‘午门朝见尚忧迟’如何?”钱宰吓得屁滚尿流,拼命磕头谢罪。朱元璋大度地说:“朕今放汝去,好好熟睡矣。”不久,朱元璋果然让钱宰退休回家养老去了。
一日,大学士宋濂叫了几个朋友宴乐饮酒,喝得很嗨。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宋濂昨天是不是喝酒了,宋濂答是。朱元璋又问客人都有谁,吃的什么,宋濂照实回答。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因为宋濂没有骗他。原来,朱元璋早已暗中派了特务盯着宋濂,将宋濂请客饮酒的全过程了解得一清二楚。如果宋濂说的有一句假话,保不准会被砍了脑袋。
三、科举考试和经济的发展
(一)八股取士
读史料: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八股文的每部分之间要用固定的虚词“今夫”、“苟其然”、“也乎哉”等联接,甚至每部分写多少字句都有规定。考生只能依照题意揣摩,古人语气去宜扬封建的伦理道德,所谓“代圣贤立言”,而绝对不允许联系社会实际,发挥自己的思想。
八股取士的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
八股取士的考试范围。
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举子看榜
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成绩单出炉,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更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让人叹息。



八股取的影响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如果你也是参考者,你想要高中状元,你会如何作答?
学生甲:标新立异,首先观点要独道。想象要丰富,构 思要精妙。
学生乙:有自己想法,真情实感。
……


危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二)明朝的经济
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
玉米
马铃薯(土豆)
红薯(甘薯)
向日葵
番茄(西红柿)
花生
辣椒
手工业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明代青花扁壶
商业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课堂小结
厂卫特务机构




农业、手工业、商业




废丞相和中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八股取士




按察司



废行中书省



布政局




都 司









皇 帝





群臣
人民
知识分子
地方
中央
明朝经济的发展
随堂训练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D.内阁

A
D
C
4.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A
5.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