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2.下图是1953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改革的推动 B.“一五”计划的推行
C.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3.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时值 ( )
A.改革开放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4.下图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单位:%)。其中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9。以下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 )
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存在着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险
C.体现了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有利于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
5.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通过这部宪法的是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6.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 )
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D.三大改造的完成
7.以下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行业
参加合作社或公司合营的户数
农业
87.8%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
91.7%参加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82.2%实现了公私合营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文革”时期经济的增长 D.土地改革的完成
8.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有 ( )
A.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B.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9.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0.宣传画往往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下图的宣传画出现于 ( )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1.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这里的“失误”是 ( )
A.“一五”计划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2.下图为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创作的漫画《跃!跃!跃!》。当时漫画作者热情讴歌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13.“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
A.党内出现了叛徒和内奸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14.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 )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上山下乡”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与“县委书记”“兰考治沙”等信息相关的人物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焦裕禄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材料二 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给毛泽东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他说:“我已经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表示了决心,我一定把所得的利润以投资企业和购买公债的方式来支援国家的建设。我个人愿意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来尽我的责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有贡献的人。”
材料三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总结民族资本家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成功改造的原因有哪些?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材料二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中的什么现象?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2)材料二中的“新乐园”指什么?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材料三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
(1)材料一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指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
(3)材料三中的“我”是谁?由此说明了什么?
(4)材料二、三反映的史实与材料一中的内容是否相符?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革命前辈身上继承什么精神?
19.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8个春秋,回首68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穷二白】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分析,改变当时的经济状况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
【神奇逆转】
材料二
年份
项目
粮
棉
钢
煤
1952年
总产量
1.64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0.66亿吨
比1949年增长
36%
193%
754%
105%
1957年
总产量
1.95亿吨
164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97%
(2)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
【重大挫折】
材料三
(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l中的报道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分析指出图2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D 5.B 6.B 7.B 8.B 9.C 10.B 11.C 12.C
13.C 14.A 15.D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 (1)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心路历程:民族资本家经历了从恐慌、疑虑、担忧、心存不安到积极主动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原因:民族资本家心态的转变,与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策、恰当的说服教育以及民族资产阶级个人思想觉悟的提高是分不开的。
17.答案(1)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现象。危害: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指人民公社。
18.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
(3)刘少奇。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
(4)不相符。继承叶剑英、徐向前等革命前辈坚持正义、坚持真理的精神。
19.答案(l)状况: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途径:发展重工业。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我国编制并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3)不真实。因为当时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泛滥。图2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4)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超越生产力,不能盲目调整生产关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