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生物新题情报站(一)
08年秋学期 第1周 编写:夏洪海 审核:夏洪海
一、单选题
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箘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3.病毒是用以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最合适的生物,主要原因是
A.有些病毒只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且在侵染宿主细胞时二种物质分离开
B.病毒能够侵染生物使生物表现出特定病症
C.病毒只含DNA和RNA D.病毒是最低等的生物
4、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
A.(a+b)/2 B.(3a+b)/4 C.(2a+3b)/2 D.(a+3b)/4
A
B
C
D
多肽M
1
8
2
2
多肽N
4
8
4
3
5、下图是化学合成的两种mRNA分子。以它们为模板合成的两种多肽中存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为
6、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一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对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种类及转运的氨基酸种类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
A.tRNA种类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
B.tRNA种类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
C.tRNA种类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
D.tRNA种类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
7、有一植物只有在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已知一株开紫花的植物自交,后代开紫花的植株180棵,开白花的植株142棵,那么在此自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组合方式有多少种 ( )
A.2种 B.4种 C.8种 D.16种
8.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密码子表】
甲硫氨酸 AUG 脯氨酸 CCA CCC、 CCU
苏氨酸 ACU、 ACC、 ACA 甘氨酸 GGU、 GGA、 GGG
缬氨酸 GUU GUC GUA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这段DNA中的①链起转录模板的作用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肽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
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为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9.下列有关科学家实验室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10.下列据图所作的推测,错误的是 ( )
A.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8
B.如果乙图表示细胞中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则②表示氧元素
C.丙图表示某家庭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如5号女儿患病,那么3、4号异卵双生兄弟相同基因型概率为4/9
D.从丁图DNA复制可看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二、多选题
11.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 )
A.含有水、DNA、RNA、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
B.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T2噬菌体
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
D.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
12.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 )
A.含有14N的DNA占7/8
B.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
13.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⑤和⑥ D.①和④
14.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
B.①链中(A+T)/(G+C)的比值与②链中的相同
C.以③为模板而合成的⑤上有45个氨基酸
D.③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密码子
15.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
A.DNA只能来自DNA的复制 B.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C.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控制性状
三、非选题
16、下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
据图回答:
(1)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 ;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 (填写图中序号)。
(2)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 。
(3)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2分)
(4)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其后代中不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
17、为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含3H标记物的培养基处理蚕豆根尖细胞(2n=12),待其完成。此分裂后移入含有秋水仙素的普通培养液中,再让细胞连续分裂两次,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检验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的放射性。据此实验分析回答:(秋水仙素作用不影响复制,但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1)实验所用的细胞材料最可能取白蚕豆根尖的 区,处理根尖细胞的3H标记物最可能是 。
(2)带上3H标记的根尖细胞移入含有秋水仙素的普通培养基中,连续分裂两次,则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如果DNA的半保留复制假设成立,实验结果应为: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全部都显示放射性,其中每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的放射性显示情况是 ;
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放射性显示情况是: 。
(3)提取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DNA进行离心,请参照右图①②③,在④中标出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并在括号中写出各自的比例。
18、分析如图所示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1)已知I2、II6的家族无乙病史,则III1的基因型为 。若IIl2与IIl3近亲结婚,子女同时患甲乙两病的概率为 。(2分)
(2)若II2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已鉴定胎儿为女性,但医生仍建议不要生育,原因是仍有 的患病概率。(2分)
(3)A、B属于非等位基因。那么非等位基因的实质是 。
16、答案(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③和⑤
(2)RNA聚合酶
(3)1/4(2分) (4) 1/4(2分)
17答案(1)分生区 胸腺嘧啶(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24条 一条显示放射性,另一条没有放射性。
染色体只有一半显示放射性(1分),而显示放射性的每条
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显示放射性(1分)。
(3)2分,标图及比例各1分。
18、(1)bbXaXa(2分) 1/48(2分)
(2)5/8(2分)
(3)染色体上不同位置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