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生物新题情报站(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009届高三生物新题情报站(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11-10 11: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9届高三生物新题情报站(二)
08年秋学期 第2周 编写:夏洪海 审核:夏洪海
一、单选题
1、如果三体或缺体的染色体病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且发生异常的概率为P,则初级精母细胞产生异常配子的概率是 ( )
A.P    B.1—P    C.1/2P    D.1/4P
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 ( )
A.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B.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D.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3、果蝇产生眼色素B和D的反应如下:
酶X 酶Y
底物A ——→ 色素B ; 底物C 一→ 色素D
野生型果蝇(显性纯合子)有B和D这两种色素,眼为红褐色。缺色素B的果蝇为鲜红眼,缺色素D的果蝇为褐眼,缺B和D的果蝇为白眼。现将一白眼果蝇与一野生型果蝇交配,其子代果蝇体内有关酶存在的情况及性状表现分别是 ( )
A.只有一种酶X,褐眼 B.只有一种酶Y,鲜红眼
C.酶X和酶Y都没有,白眼 D.酶X和酶Y均有,红褐眼
4.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 )
A.50%和50% B.50%和62.5% C.62.5%和50% D.50%和100%
5.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
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
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
6.2001年5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人的卵细胞可发育成囊胚”的报道,有人据此推测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来有可能培育出单倍体人。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7.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用X射线处理使第2染色体上的含显性斑纹基因PB的区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产量。该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8.一只突变型的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的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 )
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
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D.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
9.下列遗传图谱表示了人类PTC味盲病的遗传情况。将浓度很高的PTC溶液甚至结晶物放在PTC味盲病患者的舌根部,不能品尝出PTC的苦涩味来,PTC尝味能力基因的位置与特点是 ( )
A.常染色体,隐性  
B.常染色体,显性
C.X染色体,隐性 D.X染色体,显性
10.通过单倍体的途径培育小麦新品种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培养单倍体苗所用的花药应取自于
A.某一优良品种
B.被确定为父本的植株  
C.F1 D.F2
11.某种高产甘薯是杂合子,虽然连年采用营养繁殖方式种植,但却因感染病毒而发生不良变异,为恢复该品种的优良性状应采用的技术措施是 ( )
A.栽培组织培养时获得的大量试管幼苗,再从中选择性状优良的植株
B.连续几年让植株自交,再从子代中选择性状优良的纯种植株
C.选择不同变异植株使其杂交,再用性状符合要求的子代营养繁殖
D.用单倍体育种法获得大量纯合子苗,再从中选择性状优良植株
12.家鸡起源于原鸡,现家鸡的年产卵量可达260个以上,而原鸡年产卵量仅为12个。“先有(家)鸡,还是先有(家鸡)蛋”?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原鸡在食物充足的饲养条件下产卵多,并将此变异遗传下去
B.遗传物质变化发生了的蛋,孵化出了产卵量高的鸡,并被人工选择
C.人工饲养条件能够满足原鸡多产卵的营养需求,从而使产卵量变多
D.家鸡的起源可以证明,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二、多选题
13.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 (    )
A.产生配子的种类B.产生配子的比例 C.基因型 D.产生配子的数量
14.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据此推断 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 C.控制孩子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纯合的???
D.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15.对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型为Aa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遗传学上把t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
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16.下面A图表示动物精巢内所看到的体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的变化图,B图表示在上述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B图所示与A图所示相对应的是 (    )
A.a-② B.b-③ C.c-① D.d-④
17.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脱氧核苷酸对,此基因表达可能的后果是 (    )
A.没有蛋白质产物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18.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B.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C.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D.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19.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
20、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不是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六倍体 D、八倍体
三、非选题
21、雕鸮(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有一对基因(设为A、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雕鸮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为 、 。其中显性性状为 。
(2)写出亲代到F1代的遗传图解。(2分)
(3)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         (2分),占其后代的比例为      。
22、下图显示在人类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结果.
(1)根据图1写出细胞减数分裂的特征: ;________ _____; 。
(2)试在下面的坐标图3中表示图1所示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数目与染色体(质)数目比例”的变化情况。
(3)有些时候,人类在产生配子时,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会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如图2显示涉及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情况:
①A配子和B配子的不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异常配子A、B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A卵子成功和一个正常精子受精并发育成一个个体,将会得某种遗传病,请举一例,如:
④这种分裂异常也可能发生在性染色体上,一个B卵子与一个正常精子可形成不同的合
子,如下图所示:如果XO合子可发育成一个个体,而YO的合子却不能,根据图示解释可能的原因

23、有若干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果蝇,其中雌性个体为隐性,雄性个体为显性,均为纯合(注:XAY、XaY均视为纯合),已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如图Ⅱ一2区段)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图Ⅰ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1)取若干对雌雄果蝇分别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若后代中, ,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2)若后代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则再选取后代中雌、雄个体分别交配。若     ,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         ,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21、答案(1)黄色和绿色 无纹和条纹 绿色、无纹
(2)P (绿色条纹)Aabb × aaBB(黄色无纹) (2分)
配子 Ab ab aB
F1 AaBb(绿色无纹) aaBb(黄色无纹)
(3)AABB、AABb、AAbb(2分) 1/4
22、(1)1个亲代细胞可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同源染色体分开并分别进入不同的于细胞中
(2)如下图(1分)
(3)①A配子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B配子中则不含染色体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进入同一个细胞中
③唐氏综合征(或答21三体综合征)
④X染色体较Y染色体大,可能含有个体发育所必需的基因
23、(1)雌性个体为显性,雄性个体为隐性;(2分)
(2)无论雌雄均有两种性状;(2分)
雄性个体为显性,雌性个体表现为两种性状。(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