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设计
第4课时 8和9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50、51、52页内容及第54~56页练习十一的第1~5小题。
内容简析
学生在学习了6和7的认识后,对8和9的认识会容易些。要求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和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写法及8和9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掌握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并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体会8和9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从不同的起点有顺序地数数,获得对8和9数量的直观感知,再利用摆学具的活动深化对8和9的认识,结合数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分析和归纳,通过摆学具、圈小动物、画小帽子等活动,正确理解8、9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全面掌握8和9的组成。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法:播放课件,画面显示老师带领学生正在校园绿地里护理花草,同学们有的正在浇水,有的正在剪枝,有的正在施肥……教师导语:他们干得多带劲啊!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提高环保意识,更好地保护环境。你们知道画面里一共有多少人吗?由此导入本课课题。(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来共同维护,结合环境教育,让学生明白我们要爱护地球、保
护地球,就要植树造林、爱护花草,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复习导入法:
1.教师出示7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开火车口算练习:
0+1= 1+2= 3-1= 2+2= 4-2= 2+3= 5+2=
7-1= 6-5= 1+4= 5-2= 3+1= 4-3= 1+0=
2.提问:5前面的数是几?后面的数是几?6后面的数是几?那么7后面的数是几呢?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通过开火车口算练习,巩固了7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问答练习则加强了学生对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话锋一转,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对7后面数的认识中,妥帖自然。】
合唱活动导入法:教师在讲台上安排一个小合唱队,前排有8名学生,后排有9名学生,合唱两首歌曲后,教师让学生们数一数前排的学生数,教师板书:8;再数一数后排的学生数,教师板书:9。教师导语:我们今天就来认识8和9,为小合唱队的精彩表演鼓掌,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吧。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利用小合唱队的表演,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回归到对教材知识的关注,为后面开启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做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50页的情景图,提取图中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1)按一定顺序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①图中有一个标语牌,上面有8个大字;共有8棵树;花坛中共有8朵花等。
②图中有9只蝴蝶、9盆花、一共有9人。
(2)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幅图都是与几和几有关呢?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和8、9有关。
分别用点子图表示8和9,学生数一数,认一认。
学法提示: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数数,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地数。
【品析:通过按一定顺序观察主题图,培养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通过观察,数数量是8和9的物体,让学生直观认识8和9,初步了解8和9之间的联系。】
◎顺承8和9的认识,研学8和9 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在总结完8和9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抛出问题:“8和9哪一个大呢?怎样比较大小?”
(1)课件出示计数器,学习8、9的顺序。
我们来看计数器:
图1 图2
首先来数一下图中算珠,图1中有8个算珠,图2中有9个算珠。再看图1,前面有7个算珠,再加上1个才是8个,所以8比7多1 ,7比8少1 。同理,看图2,前面有8个算珠,再加上1个才是9个,所以9比8多1,8比9少1。
(2)观察直尺图。
能清楚地看到7和8,8和9之间的顺序:7在8的前面,8在7的后面。8在9的前面,9在8的后面。
那么8和9谁大呢?通过进一步观察图中计数器、直尺图和点子图,可以发现,8比7多1,9比8多1。
用“﹥”“﹤”表示:8﹥7,7﹤8;9﹥8,8﹤9 。
【品析:利用计数器培养学生的数感,用直尺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0~9的位置关系,为比较8、9的大小做好铺垫。】
◎顺承8和9的大小比较,研学8和9的序数含义。
在总结完8和9的大小比较后,教师抛出问题:8和9的序数是怎样的?
合作交流8和9的序数含义。
(1)出示课件:9只小动物图,让学生数一数,先从左往右数,再从右往左数。然后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再给从左数的第8只小动物画上一顶小帽。
(2)区分8、9和第8、第9。
从图中可知:一共有9只小动物。左数“第8只”就是从左边第一个动物开始数起,数到8的那一只,就是第8只小动物,是,给画上;老鼠排第1,从左边起,一个一个地数,1,2,3,4,5,6,7,8,9,数到9是,说明排第9 。数到时是5,就说明排第5 。
【品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8、9的序数和基数含义,并正确区分左右。】
◎顺承8和9的序数含义,研学8和9的书写。
在总结完8和9的序数含义后,教师抛出问题:怎样书写8和9呢?
写8时要圆滑,两个圆各占一个格,占满两个格,起笔和收笔处不封口;写9时上半部要圆,竖要稍向左下倾斜。
【品析:通过书写8和9,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书写的习惯,并且按照教学要求写好8和9。】
◎顺承8和9的书写,研学8和9的组成。
在总结完8和9的书写后,教师抛出问题:8和9的组成是怎样的?
(1)8的分与合。
动手摆学具。通过摆学具可知8由1和7、2和6、3和5、4和4组成。由1和7想到7和1,由2和6想到6和2,由3和5想到5和3 。共有7种组成形式。如下图:
(2)9的分与合。
通过摆学具得出:9由1和8、2和7、3和6、4和5组成,由此还可以推出其余的组成,即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共有8种情况。如下图: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用学具具体分一分,让学生通过每组联想到另一组的组成,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更容易。】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以同桌为单位,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关8和9的认识、大小的比较以及组成等相关内容,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书写8和9时要想做到美观大方,要注意什么?
学生之间讨论,结合教师点拨得出结论:8和9都是一笔写成的,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运笔的方向,首先书写姿势要端正,写8的时候要圆润,两个圆各占一个格,占满两个格,起笔和收笔处不封口;写9的时候上半部要圆,竖要稍向左下倾斜。
【品析:通过书写示范,使学生弄清8和9的写法,以及不同的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在田字格本上自己书写。】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第1题:这道题是8和9的组成的变式,让学生对表示式的形式有新认识,不固定在原有的模式上。
第2题:是练习数的组成的另一种习题形式,要求学生能够圈出相邻的(横、竖、斜)能组成8或9的两个数。
【参考答案】
1.8 9 6 4
2.略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学生知道了9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由此可知7<8<9,8、9是基数,第8、第9是序数,8的组成有7组,9的组成有8组,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
怎样计算有关8和9的加减法?
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给予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游戏,相互比一比看谁摆得快,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效发表自己的想法,还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正确判断的能力,并让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使他们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感悟。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在课堂教学中,从导入到教学就是要放开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动手操作、活动中去,这样学生的手、脑、眼等多种器官才能协调参与学习的过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8和9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