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黄河颂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5 黄河颂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0 11:2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黄河颂
光未然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把握诗文基调,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重点)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广为传唱。1939年他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背景链接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了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艺工作者热情地投入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冼星海、光未然在这个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歌唱黄河,歌唱祖国,歌唱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本文即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字词积累
气魄(  )     狂澜( )
澎( )湃  屏( )障
哺(   )育    倾泻( )


lán
péng
píng

xiè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
巨大的波浪,比喻猛烈的气势。
辗转,经过许多地方。
比喻培养。
澎湃:
狂澜:
宛转:
哺育:
一泻千万丈: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概括赞美黄河,引我们走近黄河。
研读文本



合作探究
1.感情的表达是要通过具体的诗句体现的。请品读朗诵词,这节诗写了什么内容?
通过学习黄河,学习它的精神。
2.作者都歌颂了黄河的哪些方面? 请概括这几个层次的内容。
特点
作用
精神
通过描绘黄河,表现特点;
通过歌颂黄河,表现它的作用;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黄河的?描绘出黄河的什么特点?
宛转,九曲连环表现了黄河外形特点。
滚滚、惊涛澎湃万丈狂澜表现了黄河气势汹涌;
掀起、结、奔向、劈成表现了黄河的力量之大;
语言品析
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黄河的作用
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讲授新课
探究主旨
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学黄河

颂黄河
绘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浊流宛转
惊涛澎湃
直奔东南
力劈中原
中华民族的屏障
千万条铁的臂膀

黄河颂






发扬民族精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万里触山动,波涛喷流射东海。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落天去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历代文人写过不少关于黄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
拓展延伸

悠悠黄河,巍巍中华,我们的民族走过了五千年 的风风雨雨,最终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这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觉得自豪,同学们,继往开来 ,建设祖国的重任就落在你们肩上了!
寄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