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习题精选
1.用连线将以下的生态系统和与之相适应的特点连起来。
湿地生态系统 湿润地区,生物种类较多
城市生态系统 干旱地区,生物种类较少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
淡水生态系统 淡水和淡水生物组成
森林生态系统 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
农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
草原生态系统 消费者主要是人,生物种类较少
2.以下的生态系统中,被称为是“绿色水库”的是 (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以下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统一体
B.我们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使用农药,不会影响其他生态系统
C.地球上生态系统中的有些非生物因素是相同和有规律地循环的
D.各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很多是互相关联的
5.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人和生物圈”的研究计划,其目的是 ( )
A.防止环境污染
B.控制人口数量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D.协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6.如果有一天太阳毁灭了,那么将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有哪些 ( )
A.人类
B.只有人类和其他动物
C.只有人类和绿色植物
D.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体
7.下列最不稳定的生态系统是 (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8.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9.调查你的生活环境周围的生态系统,比较几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相同和不同,分析其中的联系,并提出改进意见。
10.我国现存的华南虎已很少,请你说出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原因(提示:可从图书馆中查阅相关书籍,或通过www.baidu.com及www.google.com等网站查询)。
参考答案:
1.
2.B
3.D
4.D(提示: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这些生态系统之间互相联系,彼此影响:各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可通过食物链相互关联:非生物部分例如水、大气等也能在各个生态系统中进行循环o)
5.D
6.D(提示2各种生态系统中都有生产者,而大多数生产者都是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如果太阳毁灭,大多数生产者都会死亡。生产者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即消费者都直接或间接地以它为食,所以消费者也会死亡。而分解者是通过分解生产者或消费者的遗体,遗物而生存的,如果生产者和消费者都灭亡了,分解者也会逐渐消失。)
7.C(提示:一般来说,结构和功能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卜扰的能力较弱,不稳定。以上的生态系统中,只有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最少,结构最简单。)
8.D(提示: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与动物肾脏的功能(收集代谢废物,并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有相似之处,被誉为“地球之肾”。)
9.略 10.略生态系统 习题精选
1.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D.阳光、空气、水组成
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利用 制造 ,因而叫做 。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食物链,它们是相互 ,这样就形成了 。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形成 ( )
A.食物链
B.一个食物网
C.一个生态系统
D.一个种群
5.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 )
A.蝗虫→吃虫的鸟→黄鼬
B.植物→老鼠→山鹰
C.蛇→山鹰→细菌
D.阳光→草→狐
6.对生态系统的正确理解是 (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恒定不变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恒定不变
C.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因素不变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7.下列选项中,典型的分解者是 ( )
A.草和蕨类植物
B.狮子和鹿
C.老鼠和鹿
D.细菌和蘑菇
8.兔和老鼠都吃草,兔和鼠又都被狐狸所捕食,草、兔、老鼠、狐狸四种生物形成了 ( )
A.一条食物链
B.两条食物链
C.三条食物链
D.四条食物链
9.(2003·荷泽中考)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和水肥;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偶尔还可看到有蛇在追逐田鼠……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非生物因素有 。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3)请用文字和箭头绘出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所形成的食物网图解。
10.(2002·杭州中考)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有A、B、C、D、E、F等6种动物,G表示绿色植物,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①C捕食F、E、A;②B、A、E取食G;③D、A捕食B;④F捕食D和E。请回答:
(1)上图是该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在图中方框内填人正确的字母。
(2)此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3)从等级上看,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中最高等的是
11.如果你生活在农村,调查你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包括你自己),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先画出食物链,再画出食物网。了解人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12.如果你生活在城市,请你根据中餐或晚餐情况,先分析每种食物主要来自于何种生物,再写出这些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后画出这些生物相互之间形成的生物网。
参考答案:
1.A(提示: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和C缺乏非生物部分,D项缺乏生物部分。)
2.光能 有机物 生产者
3.交错连接 食物网
4.A
5.B(提示:食物链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A中没有生产者,C中出现分解者,D中出现非生物部分,因此都不是食物链。)
6.D(提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受到其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各种生物及非生物部分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彼此之间有一定联系,因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7.D(提示:草和蕨类植物属于生产
者,老鼠、鹿、狮子属于消费者,蘑菇(属于真菌)和细菌属于分解者。)
8.B(提示:这四种生物由于彼此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两条食物链,草+兔—狐狸,草一鼠+狐狸。)
9.(1)杂草、蝗虫、三化螟、蛇、鼠 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 (2)水稻、杂草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如果读题不认真、不细致,会造成答案不全面,如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只写水稻或杂草。)
10.
(1)
(2)5 G (3)C (提示:平时学生做得比较多的是给出食物网信息图,然后让学生做相应的题目.这道题与以前的做题思路正好相反,题干给出食与被食的食物链关系,然后让学生完成食物网,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自始至终没有出现生物。)
11.略
12.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习题精选
1.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
2.同种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池塘生态系统,其中影响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等,影响鱼生活的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有人在攀登高山后,有头晕呕吐的症状,主要原因是 ( )
A.心生恐惧
B.食物不足
C.没有充足的阳光
D.氧气不足
6.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
A.小麦、玉米等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
B.有些动物在繁殖期间,雄性个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而进行斗争
C.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
D.作物在水、肥充足的封中生长茂盛
7.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种植,对此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
A.水
B.温度
C.阳光
D.土壤
8.科技工作者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固氮水稻,其中固氮细菌能固氮,供水稻利用,水稻则为固氮细菌提供矿质元素和能源,水稻和固氮细菌之间的关系是 ( )
A.捕食
B.寄生
C.竞争
D.互利共生
想一想,如何探究?
9.欲求证“孑孓的生存需要空气”,我们准备了两个烧杯,盛相同的水,取大小与数量相同的孑孓,分别放入两烧杯内,且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下,其中甲烧杯在水中间有一铁丝网,使得烧杯内的孑孓无法靠近水面,而乙烧杯不加铁丝网(回答下列问题):①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②哪一组孑孓的活力减退甚至死亡:________杯,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10.非生物因素中,对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颁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
A.温度
B.阳光
C.水分
D.土壤
11.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出的假设,常以什么为重要的支持依据 ( )
A.观察
B.假设
C.实验
D.推论
12.两只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互相追打,这种现象属于 ( )
A.竞争
B.捕食
C.种内斗争
D.种内互助
13.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比较,血液中含的红细胞数目多。与此有关的生态因素是 (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
14.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把棉花装在培养皿内,豌豆的种子放在上面,装置四组,给予不同的条件,数天后记录发芽的情形如下:
甲 日光下 潮湿 全部发芽
乙 日光下 干燥 没有发芽
丙 黑暗下 潮湿 全部发芽
丁 黑暗下 干燥 没有发芽
(1)由表可知种子发芽时需要_________的条件,不需要_______的条件。
(2)种子萌发以后,如果要继续证明“黑暗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选取以下哪种来做试验 ( )
A.甲与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15.以下是一个生物工作者做向日葵向日运动的初步研究的几个步骤,你认为他依照科学方法进行的步骤排列是 ( )
①认为花会朝光亮处生长
②发现向日葵向光亮处生长
③将向日葵移至室仙窗口处
④每日早晨将弯曲生长的花茎调回弯向室内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16.探究:酸性水对花卉的生长有影响吗?(提示:酸性水可采用pH小于5.6的水,也可以用家用醋与水以1:10的比例配制。)
参考答案:
1.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2.捕食 合作 竞争
3.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4.水 空气 温度 水生植物 微观动物 细菌和真菌
5.D(提示: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变得稀薄,氧气不足,会影响人的呼吸作用强度,产生的能量减少,从而影响需要耗能的一系列生命活动,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6.B(提示: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温度、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由此可判断答案B是生物因素,其他答案都是非生物因素。)
7.B(提示:苹果树在栽培过程中,会受到许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它需要生长在干燥瑞 凉爽的地区。在热带种植,苹果树不会结果,或产量很低。对此起主要影响作用的生态因素是温度。一般说来,由南向北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
8.D(提示:种间关系包括捕食、寄生、部分和互得共生等。其中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指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体内获取营养,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竞争指两种生物争夺资源、空间;互利共生指两种生物互相有利。水稻和固氮细菌能相互从对方获得益处,显然属于互利共生。)
9.空气 甲 孑孓的生存需要空气(提示:孑孓是蚊子的幼虫,靠身体尾端的两个气孔靠近水面呼吸。)
10.B(提示:绿色植物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来维持生存。所以,阳光是决定植物在地球上分布的主要因素。)
11.C
12.C.(提示:欲判断两生物间的关系,首选要弄清两生物是同种生物还是不同种生物,然后再继续往下分析。两只狗属于同种生物,故上述现象属于种内关系。为了 争夺骨头而追打,显然不属于种内互助,应为种内斗争。)
13.C(提示: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变得稀薄,氧气不足。而运输氧气的是血液中的红细胞,为了获得充足的氧气,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体内的红细胞数目较多。)
14.(1)水分 阳光
(2)D(提示:设计实验时,通常变量只有一个,且为要研究的问题。)
15.B
16.[作出假设]酸性水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制定计划]1.选取两株相同的花卉,在种植的时候,除了水的因素以外,其他都采取相同的方法。2.在平时浇水的过程中,一株用正常的水浇,一株用酸性水(pH小于5.6的水,也可以用家用醋与水以1:10的比例配制)浇。3.不断观察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
[实施计划]1.按照计划的实验方案进行实施。
2.不断观察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正常水栽培植物 叶片正常 叶片正常 叶片正常 叶片正常
酸性水栽培植物 叶片正常 叶片较黄 叶片较黄且有发枯现象 叶片一发黄,且发枯
[得出结论]酸性水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表达与交流]与班级同学交流你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完成你的探究,可根据探究过程和结果,写出小论文。生物圈 习题精选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家,这就是________,它包括_______的底部,_______的大部,_______的表面。厚度约________。
2.生物圈给生物的生存提供了________,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以及适宜的_______和一定的_______。
3.园丁在种植花卉的时候,为了给生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基本条件,做了很多工作。请你根据园丁的工作,填写出他给生物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浇水_______,松土_______,放在阳光下_________,天冷了放在房间里__________,植物长大后,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______。
4.资料的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_____和______,从中寻找问题________,或者发现探究的________。
5.下列哪一项不是维持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 )
A.水
B.阳光
C.空气
D.土地
6.如果在茫茫的戈壁中,突然发现前面有一片绿洲,那么一定能断定 ( )
A.前方有人居住
B.前方可能有水
C.前方一定有骆驼
D.那里的植物种类一定比较多
7.孑孓浮到近水面处的活动目的是 ( )
A.找同伴
B.获得空气
C.看清外界景象
D.准备繁殖后代
8.生物圈的各个圈层里,生物的种类最多的是 (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无法确定
想一想,如何探究?
9.地球上的人口不能无限的增加,否则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 ( )
A.空气
B.水
C.一定的空间
D.适宜的温度
10.一般构成生物体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约占百分之七十,所以生物缺少这种物质,就无法生存。
11.若将绿藻放置于下列四处培养:甲.湖泊;乙.100公尺深的海中;丙.800公尺深的海中;丁.50公尺深的海中。何处的绿藻将会死亡 (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在珠穆朗玛峰上生物稀少。在那里,生物的生存主要受到____的制约 ( )
A.温度
B.水
C.阳光
D.营养物质
试一试,经历这些活动
13.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生物,查找你最喜欢的一种生物的资料并分析其生存的基本条件(提示不:可从图书馆中查阅相关书籍,或通过网站查询,例如www.或www.google.com等)。
参考答案:
1.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20千米
2.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 阳光 空气 水 温度 生存空间
3.水 空气 阳光 温度 生存空间
4.文字 图片 数据 音像资料 整理 分析 答案 线索
5.D
6.B (提示:生物生存需要水。)
7.B(提示:孑孓是蚊子的幼虫,以水里的极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等为食。它靠着身体尾端的两个气孔靠近水面吸取空气。经过大约七天,它在水中化蛹,然后羽化为蚊子离开水面;蚊子在陆地上交配后又回到水面产卵。)
8.A
9.C(提示:人口过度增长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人口无限地增长,即使粮食问题得以解决,生存空间仍是有限的,所需要的资源也会成倍增长,最终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将带来毁灭性灾难。所以,只有控制人口增长,按生态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从环境中源源不断得获得资源,得以生存繁衍。)
10.水
11.C.(提示:绿藻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来维持生存。而在800公尺深处,阳光无法穿透海水,因此绿藻会死亡。)
12.A(提示:珠穆朗玛峰上温度较低,许多生物受到温度的制约而不能生存,只有少数耐寒生物才能生存。)
13.略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习题精选
练一练,你会了吗
1.你认为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名词中都属于生物的是 ( )
A.空气、蘑菇、花瓣
B.煤、鸟、细菌
C.树木、草、土壤
D.蘑菇、青霉、病毒
3.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
A. 生物都能剧烈运动
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4.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
A.病毒 B.霉菌 C.树 D.斑马
5.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________________,观察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细致和_____________,并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含羞草受震动,小叶会合拢,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 )
A.反射活动
B.应激性
C.遗传性
D.适应性
想一想,如何探究
7.请你选出属于非生物的一项 ( )
A.蕨的化石
B.冬眠的蛇
C.病毒
D.休眠的种子
8.植物和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 )
A.剧烈的运动
B.光合作用
C.捕食
D.呼吸
9.(2003·莆田中考)生物界千姿百态,种类极其繁多,但是除了病毒外,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 )
A.细胞 B.细菌 C.器官 D.组织
10.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具有 ( )
A.应激性
B.细胞结构
C.生长现象
D.新陈代谢作用
11.下列哪一项不是生命现象 ( )
A.植物种子发芽
B.酵母菌一个变成两个
C.蝌蚪长出后肢
D.水分进入细胞
12.人类所吃的食物中,不是来源于生物的是 ( )
A.白糖 B.食盐 C.鸡蛋 D.水果
试一试,经历这些活动
13.观察你家中的物品,通过比较,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你家中的物品:
(1)哪些是生物 哪些是非生物
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是与生物有关的制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根据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判断,必要时可查阅书籍或询问老师。)
14.在校园里,观察你最喜欢的一棵树,了解它的各个器官,并把它们描述出来。
观察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观察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使用的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定性和定量描述相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观察时首先应围绕“你想观察植物的哪些方面 怎样进行观察 怎样进行记录 ”等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再进行细致观察。例如,可以用卷尺测量花草树木的高度或直径,用视、听、触、嗅等感觉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颜色、形状,也可以用放大镜、铲子等工具观察这棵树上还居住着哪些动植物。)
参考答案:
1.生物需要营养物质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也可以增加其他的生物特征)
2.D(提示:是否具有新陈代谢现象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标准。我们很容易判断出“煤”和“土壤”不是生物。花瓣是绿色开花植物的一部分结构,因此不能称为生物。病毒由于能通过复制的方式来繁殖后代,并在寄主体内表现出新陈代谢现象,因此属于生物。)
3.D(提示:植物一般不能自由移动,因此生物不是全都能剧烈运动。动物一般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它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心物质核酸。所有的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4.A
5.目的 全面 实事求是 记录
6.B (提示:遗传性指生物的前后代个体在性状上的相似现象。适应性指生物在形态结构或生活习性等方面具有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应激性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而反射则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一种特殊的应激性。含羞草对于外界刺激 震动,作出反应小叶合拢,属于应激性。但由于它是植物,不具有神经系统,因此不属于反射活动。)
7.A (提不:生物指具有生物基本特征的物体。蕨的化石是蕨的遗体经历千百万年矿质化而形成的,已经没有生命了。而冬眠的蛇、休眠的种子仍具新陈代谢,例如呼吸作用;病毒能通过复制的方式来繁殖后代,并在寄主体内表现出新陈代谢现象,因此,它们均属于生物。)
8.D (提示:剧烈运动、捕食一般是动物具有的特征,光合作用一般是植物具有的特征。只有呼吸作用动植物共有。)
9.A (提示: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0.D (提示:生物体时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新陈代谢,这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11.D(提示:生命现象是指生命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具体事实。植物种子发芽、蝌蚪长出后肢属于生长发育;酵母菌一个变成两个属于繁殖;水分进入细胞属于物理学中的扩散作用,与生命现象无关。)
12.B (提示;白糖是从甘蔗、甜菜中榨取得到的;水果是果树的果实:鸡蛋是鸡的卵。所以A、C、D都来源于生物。食盐是氯化钠,是化学物质,来自手无机自然界。)
13.略 14.略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习题精选
1.调查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制定合理的_____________。调查过程中要如实___________,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观察事物时,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的___________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的____________之处。
3.将以下的一些生物分类:梧桐树、鸡、白菜、草、牛、蘑菇、海带、鱼、大肠杆菌
(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细菌和真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按生活环境分类:
水生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生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人的食性分类:
人可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不可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并找出蛾与蝶形态上的不同点:
5.对一个花店进行调查(也可以对宠物店、苗圃调查)。(按照科学的调查方法进行:从调查目的、方案等各个方面进行。)
参考答案:
1.明确的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方案 记录 整理 分析
2.不同 相同
3.(1)植物:梧桐树、白菜、草、海带 动物:鸡、牛、鱼 细菌和真菌:大肠杆菌、蘑菇 (2)水生生物:鱼、海带 陆生生物:梧桐树、白菜、草、鸡、牛、蘑菇(大肠杆菌为寄生) (3)可食:白菜、海带、鸡、牛、鱼、蘑菇 不可食:梧桐树、大肠杆菌、草 (提示:分类的依据有很多,可以分别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长和生活特性、经济用途等“分门别类”。由此题可以看出,不同的分类依据得出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这也正是生物分类学中为什么要采用7个等级对生物进行逐级分类,以确保没有重名的主要原因。)
4.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