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2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21 古诗三首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塞外 长征 还乡 但使
喝醉 催促 杰出 项羽
琵琶 不教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塞 秦 征 还
琵 琶 杰 项
hái
xiàng
sài
qín
zhēng
pí
pá
jié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塞 秦 征 还
琵 琶 杰 项
催
醉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塞
《出塞》是乐府旧题,也是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七言绝句,边塞诗的代表之一。
边塞
出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和自然风光,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边塞诗派”。著名的边塞诗有:《从军行》、《塞下曲》、《使至塞上》等。
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称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其诗以七绝见长,有“七绝圣手”之称。尤其是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今存诗近180首。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结合注释小组内交流诗的意思。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思考: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一幅什么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我国在秦、汉时期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入侵,修筑了长城以及大量边关要塞。匈奴和我国的战争自秦起,到汉朝,一直到唐朝,从来没有间断,匈奴常常从阴山一带入侵中原。
秦时明月汉时关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
相隔900多年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万里长征人未还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如果你是远征将士的父母、妻子、儿女,你会对远在边关的亲人说些什么?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万里长征人未还
想象说话:
白发苍苍的双亲,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
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
……
万里长征人未还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面对这样的征人生活,你想说什么?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汉朝李广将军以英勇善战闻名。西汉武帝时,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听说后,称其为飞将军,一连好几年不敢入犯右北平地区。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王昌龄《从军行》
yú
chán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国难思良将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渴求良将 保家卫国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出塞》其二
[唐]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闭上眼,回想画面,你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liú
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背诵《出塞》。
2.继续搜集并阅读王昌龄其他作品,感受诗人的写作风格。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王翰,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边塞诗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他恃才不羁,性情豪放,以豪放之情写军中生活。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小组合作探究:
根据注释及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古诗的意思。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你的眼前看到什么景象?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夜光杯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琵琶:
弹拨乐器,源于阿拉伯,汉代经西域传入我国,军中弹奏琵琶常在马上。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想象说话:
激越的琵琶声,让我们在场所有的将士们兴致飞扬,诸位老兄,我有点醉了,想告辞了,你们想对我说什么?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小组讨论:你从“几人回”中读出了什么?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渡易水歌》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反复诵读: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比较异同:
综合学习,实践运用
综合学习,实践运用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背诵两首古诗。
2.唐朝的边塞诗还有很多,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搜集并阅读,感受边塞征战生活和自然风光。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凉州词》[唐]王翰
《出塞》[唐]王之涣
《关山月》[唐]李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古从军行》[唐]李颀
《塞下曲》[唐]卢纶
《使至塞上》[唐]王维
边塞诗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她出身士大夫家庭,十八岁时她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居住在汴京,生活幸福。
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项 羽
秦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不愿屈服投降、苟且偷生,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不肯过江东
项羽在与刘邦的斗争中失败,有人劝他东渡长江,再作打算。但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自杀身死。
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
士可杀而不可辱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靖康之耻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掳走徽、钦二帝,正值国家危亡的时刻,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身为知府,没有奋勇抗敌,却临阵逃跑。李清照为丈夫的行为感到羞耻,同时腐败无能的宋统治者也使李清照愤慨,于是在行至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写下了这首诗。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综合学习,实践运用
综合学习,实践运用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背诵《夏日绝句》。
2.书写10个生字。
3.继续搜集并阅读李清照其他作品,感受诗人的写作风格。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