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古诗三首 课件(3课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古诗三首 课件(3课时,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0 18:1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10.古诗三首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
难点 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衬托
思考:诗人描写“沙如雪”“月似钩”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联想
征战沙场
报效祖国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思考: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
领起疑问
无限期盼
? 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纵横大漠,快走踏清秋
征战沙场,建立功勋
“志”与“物”要有相似点
金络脑
施展抱负
突出主旨
马诗
描写场面
抒发志向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悲凉、清冷
建立功勋
托物言志
《马诗》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能让马驰骋的广阔画面,希望骏马在广阔的天地里奔驰,借以抒发自己施展才能、为国立功的期望。
马诗(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石 灰 吟
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含有赞美的意思
提示吟颂的对象
于谦(1398—1457) 字廷益,明朝名臣。他为官清正、性格刚直、不畏强暴,深受百姓爱戴。他的诗中常饱含深沉的报国爱民的思想及廉洁坚贞的情操。代表作品:《平阳道中》《咏煤炭》《暮春遇雨》。
千锤万凿出深山
虚指,表示数量特别多
?
画面:藏在深山里的石头经过无数次锤击敲打。
?
制作石灰石的原料很普通
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
画面:把石头变成石灰的过程需要烈火焚烧。
感受:面对烈火的焚烧,石灰从容自若。
一点儿也不害怕
粉骨碎身浑不怕
体会:石灰石不惜一切代价,不畏艰难险阻。
?
?
?
?
要留清白在人间
怕——不留清白
石灰的特点:
? 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浑不怕:千锤万凿、烈火焚
烧、粉骨碎身
留清白:不惧磨难、百折不
挠、高尚的品格
“志”与“物”要有相似点
突出主旨
浑不怕
留清白
借石灰表明志向
托物言志
石灰吟
《石灰吟》借咏叹石灰不怕磨难、清白在世的形象,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忠诚卓越的意志和追求高尚完美人格的志向。
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竹 石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这是一首题画诗
郑爕(1693—1765) 号板桥,字克柔,清代书法家、文学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郑板桥集》。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子的生长环境
想象
竹根盘根错节 牢牢扎根山石间
竹子的态度
不放松
立根
? 生长环境
艰险
贫瘠
? 态度
坚韧
顽强
思考:“咬”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遭受的磨难
竹子面对磨难的态度
还坚劲
任尔
坚强不息
坚忍不拔
挺拔有力
威武挺立
? 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破岩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遭受磨难
“志”与“物”要有相似点
突出主旨
——不放松、立根还坚劲
——坚强不屈、不妥协
竹石
生长环境
遭受磨难
咬定青山
立根破岩
千磨万击
东西南北风
坚定
坚劲
托物言志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李白《慈姥竹(节选)》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于谦僧绿筠轩(节选)》
?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郑爕《竹》
( )
( )
( )
( )
( )
( )
一、比一比,再组词。
脉络
锤炼
网格
捶打
焚烧
禁止






( )
( )
( )
( )
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燕子
燕山
yān
yàn
( )

间隔
中间
jiān
jiàn
( )

磨坊
磨难


三、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何当金络脑 何当: 。
诗意:

2.烈火焚烧若等闲 等闲:_ ________。
诗意: 。
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
何时将要
?
?
?
?
平常
烈火焚烧的炼制也好像是平常的事情
金装饰的笼头
朗读指导:《马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骑马奔驰,借以抒发渴望为国立功的感情。朗读时语气豪迈,表现出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石灰吟》借咏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练,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朗读时语气要豪迈,语调要铿锵有力,读出诗人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
《竹石》这首诗语言简易明快,诗人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来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的铮铮骨气。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重“咬”“任”二字。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金装饰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纵然粉身碎骨也毫不害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
◇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马诗》表达了诗人迫切希望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及对施展抱负的广阔空间的渴望;《石灰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忠诚卓绝的意志和追求高尚人格的志向;《竹石》表达了诗人不屈服外
界压力,坚持自己高尚追求的人格理想以及永不屈服的坚强意志和骨气。
三首古诗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是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