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二第17章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初二第17章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11-19 16: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章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学案)
自学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2、认识体会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重点: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难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的区分。
自学内容:教材65页~68页,包括课文、课外探究、课外阅读。
自学导航: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思考,完成:
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 )、由( )所控制的行为。如( 、 、 、 )等。
2、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刚从卵膜中孵化出来的蝌蚪就会在水中游动 B、刚满一岁的小牛会拉车 C、刚从蛹中出来的蝴蝶就会腾空飞翔 D、刚出生2h的小鸭就会下水游泳
3、后天性行为不是( ),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 )。
4.不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 A、学习行为
B、条件反射 C、鸟的孵卵 D、马戏团的小狗“做”算术
5、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 )有关,( )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例如,幼年黑猩猩(
6、动物通过后天性学习,大大地提高了( )。
7、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 )所做出的反应。
8、动物行为主要受( )和( )的调控。
9、试以三刺鱼为例,说明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10、鸟类复杂的生殖行为,如( 、 、 )等都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 )有关。
11、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 )和( )共同调控完成。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 )也越强。
12、通过自学预习,试一试完成下表:
栏目 先天性行为 后天性行为
形成时间 生来就有的本能
获得方式 成长过程中,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行为特点 固定,不随外界而改变
适应范围 对刺激做出及时反应,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是食物和安全更有保障
应用练习 :1、下列哪项不属于后天性行为( )
A、够吃骨头分泌唾液 B、狗看见骨头分泌唾液
C、大山雀偷饮牛奶 D、猴子投篮球
2、随着春天的到来,母鸡产蛋明显增多,原因是(
A、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 B、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增多
C、性腺分泌的雌性激素增多 D、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
3、动物能运用经验,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
A、 找到配偶 B、逃避敌害 C、找到食物 D、适应复杂的环境
4、下列几种动物行为,最简单的是( )
A、条件反射 B、本能 C、后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
5、阅读教材“课外阅读”,回答:
(1)小鸟怕遭袭击,赶紧飞离鸟巢的行为属于( )行为,属于( )性行为。(2)小鸟替杜鹃孵卵、育雏是( )行为,属于( )性行为,是由( )控制的。(3)杜鹃不孵卵也不育雏,而让其他鸟代尽其职的行为属于( )性行为;小杜鹃孵出后1~2天,将小鸟的卵推出巢外,独霸亲鸟的哺育属于( )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