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2 退位减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2 退位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0 12:1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设计
2.减  法
第2课时 退 位 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2、例3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以上节课北京奥运会这一情景为计算的实际背景,利用中国和美国所得金牌数的比较引出退位减法算式51-36的计算,为了突破退位减的教学难点,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何退位,最后让学生思考“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从反面进一步强化竖式减法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
例3 直接出示算式50-24,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这里只是通过提示“从十位退位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50-24的退位问题。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1. 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亲身经历个位上不够减时应该从十位退“1”当“10”来减,同时在交流、计算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的算法。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领悟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明析算法。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复习导入:
1.口算: 65-8=  70-9=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5减8不够减怎么办?0减9不够减怎么办?
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
2.列竖式计算:45-23=  67-25=   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的知识。
【品析:复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计算能力的平台,这个展示过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知识经验,也为学生理解10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作好铺垫,完成知识的迁移、提升,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情境导入:
我们的首都北京有幸在2008年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魅力。这一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中国队与美国队金牌数(出示课件),谁能提出一个减法的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中国队比美国队多多少枚金牌?”或“美国队比中国队少多少枚金牌?”
师生讨论列式:51-36=
师:怎样列竖式呢?
学生: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师板书:
   
师:从个位减起,可是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呢?
由此引出课题: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品析:在情境中, 引导学生提出退位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一方面复习了旧知识点,同时在情境中又蕴藏了新知识点,“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呢?”顺理成章地拉开了新课教学的序幕。】
对比导入:
出示请同学们拿笔算一算,指名说计算方法,强调笔算减法从个位算起。现在老师变一个小魔术,老师擦掉数字9,换成1,现在请你再列竖式算一算51减36。学生很快发现了个位上1减6不够减。
师: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笔算减法的知识。(板书课题)
【品析:通过一组对比笔算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欲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19页例2中的表格,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2表格,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减法问题: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指名列式:51-36=
◎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1.尝试练习,制造冲突。
(1)学生试着口算:51-36= 
(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难。
(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2.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小组内借助小棒进行探究,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
预设:①11-6=5,40-30=10,5+10=15。
②10-6=4,4+1=5,40-30=10,5+10=15。
问:为什么都要拆开一捆啊?
(3)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3.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师生列竖式计算。
师:在计算中1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是10,个位上是多少减6?十位上退1后是几?十位上的5上面为什么要写一个点呢?这个点起什么作用?这时十位上的数有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个位和十位分别怎样算?并形成如下板书:
小结: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十再减。
◎顺承例2,研学例3。
计算50-24=
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师: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
强调: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要算10减4。
比较51-36和50-24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品析:结合生活背景,体会减法的意义;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有效地沟通了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同时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体现在: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体现在:①笔算加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②笔算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由于笔算减法是在笔算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而言,从笔算加法到笔算减法是数学思维的迁移转化,所以真正明白算理,应该是在本环节质疑之后,真正实现了学有所得。】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提出:生活中到处要用到加减法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学习运用加减法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品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出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升华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享受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迁移的教学方法,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中来。通过教具小棒的操作与演示,我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说出计算方法,掌握写竖式的过程。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在课堂上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才能总结出更好的计算方法。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有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的反思:

退 位 减

练 习 三
题型结构分析
题号
题型
建议
1
竖式计算
独立完成,交流计算过程。
2
计算
让学生列竖式完成,交流结果。
3
解决问题
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4
计算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计算过程。
5
填数
说一说推断的方法。
6
判断改错
说一说错在哪儿,并改正。
7
计算
可以分组做,小组交流订正。
8
连线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9
计算
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10
计算
夺红旗,以男、女生比赛的形式完成。
11
连线
让学生说出判断的方法,再连线。
12
解决问题
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13
填空
独立完成。
14
填数
想一想,组内讨论交流。
习题立体分析
第1题:巩固不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基础练习,计算后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计算的过程。
第2题:同第1题,是巩固不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基础练习。
第3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要用不退位的两位数减法来解决。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从图上发现条件和问题,并列式算出得数。
第4题:是退位减法的基础练习,注意让学生说一说笔算的方法。
第5题:一组针对两位数减法差的十位上是几的专项练习,设计这组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记住退位减法从十位退1以后,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少1;二是学习退位减法以后不要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错误地迁移到不退位的计算上去,要注意两者的区别。计算后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一下自己分别填的几,并说出填写的理由。
第6题:一组判断并改错的练习题,这些错误也是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教材安排这组练习的目的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强化退位减法的正确算法。练习时可让学生自己判断并改正,改正后最好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判断和改错过程,让他们重点说出错在哪里和怎样改正。
第7题:是巩固两位数减法计算的混合练习,其中既含有不退位减法,也含有退位减法。其主要意图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8题:是一道趣味连线题,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练习。
第9题:引导学生把竖着摆放的卡片看成竖式后计算,以节约时间。
第10题:可以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快速正确地计算。
第11题: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判断得数十位上比5大还是比5小,对于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计算后判断。
第12题:是一道看统计表想数学问题,并选择其中的问题进行解决的练习题。本题是一道把统计、加减法计算以及解决问题综合在一起,并且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题目。练习时应放手让学生提出他们想提的问题和解决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不必要求每一个学生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也不要去强求学生必须解决哪些问题。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解题后可让学生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在交流中大家互相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第13题:找出规律,独立完成。
第14题:是一组关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竖式谜”的趣味题,有一定的难度,不作统一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课上可小组讨论交流完成。
习题参考答案
1.18 90 10 竖式略
2.16 40 85 31
3.32-21=11(个)
4.14 45 58 38
5.7 6 1 7
6.错 12 正确 错12 错 49
7.27 17 6 32 63 8 49 18
8.略
9.和:72 62 87 87 89 82  差:18 44 37 15 51 6
10.37-19=18   80-51=29   76+22=98   65-8=57
71-6=65 26+64=90 46-30=16 82-57=25
11.得数比50大的算式:31+29 94-39 43+26 41+29 13+47 23+29 90-39 72-13 46+42
71-19
得数比50小的算式:81-33 70-28 18+19 90-44 28+3 66-17 62-23
12.(1)41-34=7(个) (2)45+39=84(个) (3)答案不唯一,略。
13.(1)48 64 72  (2)72 58 51
14.部分竖式答案不唯一,如:53+34=87 57-25=32 88-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