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3 4的乘法口诀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3 4的乘法口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0 13:5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教学设计
 2.2~6的乘法口诀
第3课时 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页例4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4 教学4的乘法口诀。教材只呈现了一句完整的4的乘法口诀,其余几句让学生自己编制出来。教材同样出示了累加计算和点子图,用点子图为乘法口诀赋予直观意义,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同时体现乘法口诀的应用价值。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为进一步学习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情景,体验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记4的乘法口诀。
能正确应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体会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学会归纳由加法到乘法,再到口诀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
教学重难点
熟记4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教法与学法
应用情境教学法、比较归纳法学习4的乘法口诀。
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法学习4的乘法口诀。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复习导入:
对口令:复习2、3、5的乘法口诀。
口算卡:复习用2、3、5的乘法口诀计算的乘法算式。
看图片说乘法口诀。
【品析: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2、3、5的乘法口诀,为新知做好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铺垫。】
情景导入:
师: 在一片大森林中,住着一位好客的小熊,今天它又邀请了几个好朋友到家中做客,看,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什么?
师: 对的。这位好客的小熊准备用美味的糖葫芦来招待它的好朋友。来一个好朋友,小熊就给好朋友一串糖葫芦。
师: 仔细数数,这串糖葫芦有几个山楂?
生: 4个。
师: 如果来2个小朋友,小熊需要准备几串糖葫芦呢?
生: 2串。
师: 那小熊需要几个山楂才能做好2串糖葫芦呢?
生: 8个。
师: 非常好。请小朋友们帮忙想想,如果来3个、4个好朋友,小熊要准备几串糖葫芦?需要几个山楂呢?怎样快速算出山楂的数量,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品析:用一串糖葫芦吊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计算1串糖葫芦4个山楂,2串糖葫芦8个山楂……使得导入内容与新课学习内容无缝对接,自然贴切。】
操作导入:
(课件出示)用4 根同样的小棒搭成一个正方形。 学生观察,动手搭一个同样的正方形。 师: 数一数,搭一个正方形要用几根小棒?(4根)猜一猜,今天我们学习几的乘法口诀? (板
书:4的乘法口诀)
【品析:通过学生动手搭正方形,初步感知搭一个正方形要用4 根小棒;用“猜”来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4和1的乘法口诀。
课件出示例4的豆沙汤圆图。说说豆沙汤圆是怎样排列的,自己对照图形写出乘法
算式,编出4的乘法口诀。把书上的累加算式、乘法算式及口诀补充完整。
动手用点子图摆一摆,试着编口诀,同桌交流,互说自己所编口诀。
反馈交流并板书口诀。
发现规律。
师: 读两遍口诀,你发现4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4的口诀,说特点(有几句?都有哪个字?下一句口诀的得数都比上一句口诀的得数多几……)。
编写1的乘法口诀。
思考1×1等于多少?可以怎样编乘法口诀?
可以让学生联系“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来推理: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还是1,也就是1乘1得1,由此推出“一一得一”。
【品析:学习和参与过2、3的乘法口诀的自编,学生具有了编口诀的经验,通过对照图形填写累加算式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主编写4的乘法口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此外,引导学生发现4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加深了对口诀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记口诀。
师:哪一句最好记?哪一句最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学生讲述)
师:要想乘法算得快,就要熟记乘法口诀,下面我们比一比,看谁第一个记住4的乘法
口诀。师点名背诵,大家评议。(学生记口诀)
【品析:交流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所有的乘法算式都一定能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吗?
  通过交流举例,得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相同加数相加时才能写出乘法算式。所有的乘法算式不一定都能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比如1×1=1。
【品析:通过质疑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和“一一得一”这句乘法口诀的特殊性。】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在师生共同总结后,简单回顾4的乘法口诀的特点:4的乘法口诀有4句,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相差4。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一个算式里面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该怎样计算呢?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教学4的乘法口决时,采用“放开”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动脑想,自己编口诀,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空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口诀间的规律时,尽量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相邻两句口诀间的关系。例如:4的乘法口决,学生能说出下一句的积比上一句的积多4。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品尝成功喜悦的机会。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4的乘法口诀
1个4   1×4=4   一四得四   4×1=4
2个4 2×4=8 二四得八 4×2=8
3个4 3×4=12 三四十二 4×3=12
4个4 4×4=16 四四十六
练 习 十 一
题型结构分析
题号
题型
建议
1
边画边说口诀
读图理解题意,要求学生边画边说口诀。
2
看口诀写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
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4
看图列式写口诀
独立完成。
5
连线
弄清要求,指名选择过河路线。
6
计算
独立完成。
7
计算
独立完成。
8
解决问题
让学生观察图上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独立完成。
习题立体分析
第1题:用青蛙、小兔、袋鼠跳远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巩固2、3、5的乘法口诀。教学时,让学生先弄清图意,如小青蛙一次跳2格,小兔一次跳3格、小袋鼠一次跳5格。然后让学生用口诀说出小动物一次、两次、三次……跳的格数。能用动画课件相配,会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第2题:训练学生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巩固乘法的意义。
第3题:加法形式与乘法形式对照出现,通过对比,进一步巩固乘法的意义,同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根据题意灵活地进行计算。
第4题:看图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意:一排有几个、有几排、 怎样列式、口诀是哪句?再指名说一说你是如何观察的?你观察的角度和别人一样吗?
第5题:请同学们帮助小鹿、松鼠、小绵羊和猴子过河。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收集帮助每个小动物过河的信息,再为每个小动物选择过河路线,帮助它们过河。
第6题:出示花朵图,让学生把得数写在花瓣上,并说出口诀。
第7题:让学生先写出得数,再说出每道题的口诀。
第8题:让学生观察图上提供的信息和问题,想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乘法中的两个乘数都可以作为想乘法口诀的依据。引导:“二三得六”,不仅表示2个3是6,还可以表示3个2是6。
习题参考答案
略 
2.2×3=6 3×2=6  4×5=20 5×4=20 1×2=2 2×1=2
3.4 3 8 9 4 4 15 6
4.4×4=16  四四十六 
5.略
6.1×4=4 4×4=16 2×4=8 3×4=12 1×5=5 4×5=20 2×5=10 5×5=25 3×5=15
7.6 12 3 9 12 16 8 4
8.4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