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认 识 时 间
教 学 设 计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页例3,练习二十三第4题。
内容简析
例3 本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描述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再通过合情推理,推算出时间可能是多少。教材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出问题“明明可能在下面哪个时间去踢球?”,让学生在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结论,发现数学方法。同时,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对结论进行检验。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几时几分”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
2.经历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
教法与学法
1.采用情景教学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展开思考与交流。在理解题意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对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加以鼓励。
2.采用小组合作法完成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
承前启后链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一组钟面(时间分别为7:30、7:15、9:55、6:05),请学生读出钟面上时间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一排。
今天让我们运用这些时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板书课题)
【品析:由复习旧知入手,感受时间的运动方式,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故事导入:
根据“小公鸡和小猪的故事”写时间。
早晨,小公鸡喊小猪:“小猪,快起床了。”小猪说:“再睡一会儿吧。” 吃完早饭,小公鸡问:“我们一起去上学吧。”小猪说:“再玩一会儿吧。”
中午,小公鸡说:“我们一起去教室做作业吧。”小猪嘟着嘴说:“再玩一会儿吧。” 下午,小公鸡说:“我们一起去劳动吧。”小猪说:“再玩一会儿吧。” 晚上,小公鸡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而小猪却还在忙着赶作业呢!
(1)学生认真地看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
(2)师:同学们,你们说小公鸡和小猪谁做得好呢?师:小公鸡每天都按时起床、学习、劳动和休息,养成了非常好的生活习惯。
(3)汇报,引出:时间是有先后顺序的,集体订正。
(4)揭示课题: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品析: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景的支撑,通过有趣的故事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兴趣。】
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钟面(时间分别为6:30、7:40、9:35、11:30),请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说一说这些时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3)这是老师周一上午的作息时间安排,你们猜一猜,在这些时间里老师分别在干什么?
学生交流后汇报。
(4)说一说你们一般会怎样安排事情的先后。
(5)学生交流后汇报。
(6)明明和他的好朋友在星期天也有他们的时间安排,今天我们将去帮他们解决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板书课题)
【品析: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景的支撑。由复习旧知入手,感受时间的运动方式,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教师作息时间安排,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对事情先后顺序的安排,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作好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92页例3中的主题图片,提取已知信息,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
①7:15明明和小伙伴在锻炼身体;
②明明说:“我做完作业后才去踢球。”
③小伙伴说:“10:30我们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
④9:00明明说:“做完作业啦!”
(2)提出问题: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个时间去踢球?(7:45 9:15 10:50)
(3)共同分析关键词“可能”。
(4)启发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推理思路。
(1)师生一起整理思考过程,根据思考,将连续时间和已确定时间的事件填入表格。
时间
7:15
7:45
9:00
9:15
10:30
10:50
活动
锻炼身体
做完作业
看木偶剧
(2)小组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直接推理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由主题图中的信息确定踢球的时间范围,踢球在做作业之后,在看木偶剧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时间在9:00后,在10:30前。所以,从表格列举的连续时间来看,只有9:15符合要求。
②排除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因为9:00明明才做完作业,做完作业才去踢球,表格中的7:45在做完作业之前,不可能去踢球,所以这个时间可以排除。因为明明10:30要去看木偶剧,踢球是在看木偶剧之前进行的活动,10:50在10:30之后,所以10:50这个时间也可以排除。因此,踢球的时间只能是9:15。
③学生可能会提出其他方法,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4)发散思维。
根据上面的表格,你觉得明明踢球还有可能在哪些时间?
(5)检验结论。
①你的结论正确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②教师适时教育孩子要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品析:观察是思维的前提,学生需要从主题图中获取有关的信息才能展开思考,因此在解决问题前,先充分交流数学信息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明确问题的方向,找到关键所在。在推理“哪个时间去踢球”的活动中,强调“步骤完整,理由充足” 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表征方式,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质疑:解决例3问题的过程中,推测“踢球可能在什么时间”的关键是什么?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有如下结论:
1.我认为关键是要理清3件事的时间先后,并写出已知的时间。踢球在做作业之后,在看木偶剧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时间应在9:00后,在10:30前,答案中只有9:15符合要求。
2.我觉得关键是,先将已知时间的事件和时间对应好,再去看三个钟面图,一个一个去判断(排除)就行了。第一个是7:45,9:00还在做作业,所以不是。第三个是10:50,10:30他们就去看木偶剧了,所以也不是。所以第二个钟面上的时间9:15肯定是明明去踢球的时间。
教师明确解题的关键是确定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
【品析:通过设疑“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学生抓住解题思路的重点,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
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开展学习,
有利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相互学习,积累经验。】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完成教材第94页第4题。
本题配合例3教学。但提供的选项有4个。解决问题的关键仍是先分析大扫除、摘西红柿与去小文家玩3件事之间的先后顺序,再结合4个钟面上呈现的时间,进行分析、推理,最后检验。
【参考答案】
提示:圈10:05的钟面。
【补充练习】
1.18+20= 15-9= 26+10= 19-9=
38+4= 40-20= 36+9= 30-20=
18+24= 20+6= 26+19= 10+9=
24+18= 55-29= 26+10+9= 48-29=
2.根据钟面写出时间。
过10分是( ) 过一刻是( ) 过半小时是( )
3.快乐的周末到了,洋洋早晨起来就安排了吃午饭的时间和下午去动物园的时间,去动物园之前他还想放会儿风筝。
你知道洋洋可能在下面哪个时间去放风筝吗?把它圈出来。
已知:洋洋吃午饭的时间是( )。
问题:( )。
【参考答案】
1.每列为:38 42 42 42 6 20 26 26 36 45 45 45 10 10 19 19
2.1时30分 6时15分 3时30分
3.12:10 洋洋可能在哪个时间去放风筝
提示:把2:00的钟面圈出来。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判断时间先后顺序的方法:可以用直接推理法和排除法解决问题,但确定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
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课最大的亮点是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教无定法,学贵有法。在教学例3的解决问题上我注意指导学生根据所给信息用“排除法”去思考。根据第一个信息可以排除掉哪个时间,根据第二个信息又可以排除掉哪个……并结合他们做作业、玩、上课等的时间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让轻松的课堂带给学生更多的阳光!
我的反思:
解决问题
时间
7:15
7:45
9:00
9:15
10:30
10:50
活动
锻炼身体
×
做完作业
踢球
看木偶剧
×
练习二十三
题型结构分析
题号
题型
建议
1
填空
先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再认时间。
2
连线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拨时间
同桌合作,一个同学说时间,另一个同学拨时间。
4
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讨论交流解决的思路,再独立完成。
5
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
6
解决问题
学生填表后小组交流。
7
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
8
找规律
先认读前三个钟面上的时间,再观察和分析,发现规律。
9
连一连
学生独立解答。
10
计算时间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方法。
11
看图讲故事
学生合作完成。
习题立体分析
第1题:用4幅图直观地展示了一个小学生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图片提供的4个有序时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习惯。
第2题:连线题,巩固时间的认读和书写。
第3题:同桌合作完成,注意让两个学生交换角色进行活动,深化学生对时间的认识。
第4题:配合例3。先让学生讨论、交流解题的思路,再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确定大扫除、摘西红柿与去小文家玩这3件事间的先后顺序,并在认读出4个钟面上的时间后分析、推理出结论。
第5题:连线题。需要学生分析并将钟面上的时间分别纳入到几项活动对应的一段时间内,再连线。注意有一个活动在具体呈现上,没有可以连线的钟面。
第6题: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况填表,再让同桌之间互相提几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7题:先让学生明确,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再独立完成填空。
第8题:让学生逐一认读和记录前3个钟面上的时间,再分析、发现规律,最后落实到“画出时针和分针”这个要求上。
第9题:一个学生周末的活动情况,让学生将作息活动及作息时间同上午、中午、下午与晚上这4个时间词语进行连线,同时了解时间段的大致划分。
第10题:可以用数格的方法,也可以用学具实际拨一拨,也可以在所读出的“分”上直接做加法计算。
第11题: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题材的题目,提示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讲故事。
习题参考答案
1.9:30 6:40 9:35
2.
3.略
4.提示:圈10:05的钟面。
5.3:35在练琴,5:00在玩,4:20在做作业。
6.略
7.(1)30 (2)6 (3)35 (3)12
8.2:15 2:30 2:45 3:00 规律略 画图略
9.略
10.6:35 7:30 6:00 3:30
1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