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与饲养场所 习题精选
1.观察发现,蝗虫靠它的三对足两对翅及咀嚼式口器危害农作物。其中蝗虫适于跳跃的足是( )
A.后足
B.中足
C.前足
D.三对足都适于跳跃
2.鲫鱼能在水中自由自在的运动,其中能帮助鲫鱼在水中向前运动的结构特点是 ( )
A.各种鳍的作用和身体尾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B.各种鱼鳍的作用
C.鱼鳞、侧线的作用
D.心脏的跳动和各种鱼鳍的协调统一作用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蚯蚓蠕动是通过体壁的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并与的配合完成的。( )
A.环节
B.皮肤
C.刚毛
D.肠腔
4.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下列不属于动物运动方式的一组是( )
A.游泳、飞行
B.迁徙、群集
C.奔跑、跳跃
D.爬行、蠕动
5.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下列与草履虫运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A.水沟
B.纤毛
C.食物泡
D.胞肛
6.脊椎动物的运动是依靠骨、骨骼肌和关节的协调一致来完成的。其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
A.消化系统
B.循环系统
C.神经系统
D.生殖系统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用横线标明错处并改正)
(1)袋鼠的前肢短,后肢特别发达,尾粗壮有力,在跳跃时尾起平衡作用,在静止时起支撑作用。( )
(2)野鸭双足具蹼,因此善于游泳,不能飞行。( )
8.动物的运动需要能量的供应。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产生的场所是 ( )
A.肺
B.肌肉
C.血管
D.细胞
9.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分部
C.具有翅
D.适于陆地生活
10.与鸟类在天空中翱翔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 )
A.前肢变为翼
B.后肢具有爪
C.具坚硬角质喙
D.后肢粗壮
11.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分别是( )
A.斧足、奔跑
B.斧足、爬行
C.斧足、飞行
D.斧足、游泳
12.将下列动物名称分别填人与其运动结构或器官相对应的括号中。
供选择的动物名称有:
鲤鱼 蚯蚓 变形虫 草履虫 蜜蜂 蜗牛 马 河蚌 家鸡
①纤毛——( )②翼——( )③鳍——( )
④伪足——( )⑤膜翅——( )⑥腹足——( )
⑦四肢——( )⑧斧足——( )⑨刚毛——( )
13.将下述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蚯蚓 飞行
草履虫跳跃
家鸽 游动
鲸爬行
袋鼠 游泳
蛇蠕动
14.在讨论课上小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对动物的生存有哪些好处 你能为小明回答这个问题吗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B 6.C 7. (1)√ (2) × 不能+也能
8.D 9.C 10.A 11.B 12.①草履虫 ②家鸡 ③鲤鱼 ④变形虫 ⑤蜜蜂 ⑥蜗牛 ⑦马 ⑧河蚌 ⑨蚯蚓 13.蚯蚓——蠕动 草履虫——游动 家鸽——飞行 鲸鱼——游泳 袋鼠——跳跃 蛇——爬行 14.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能够满足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动物获取食物、生殖繁衍、逃避敌害、扩展栖息环境场所等需要,从而提高动物个体的生命力和种群生存繁衍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