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 第四章 学习与探究 民居与环境(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上 第四章 学习与探究 民居与环境(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11: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民居与环境活动一:世界特色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西亚——碉堡式房屋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吹来的热风。该民居为什么墙壁厚、窗户小,房顶为什么是平的?降水少活动一:世界特色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东南亚——高架屋 为什么房子建成竹楼或是木楼?而且多为上下两层?活动一:世界特色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因纽特人的住所——冰屋北极地区,终年严寒,最低气温在四五十摄氏度以下,是一片冰雪世界,没有零上温度。冰房子很低矮,门小,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并且冰房子还可以就地取材,造价低。 冰屋的门为什么那么小?
房门朝向哪里最好? 通过活动一,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不同使得各地民居差异很大,尤其是气候是影响民居的重要因素。我国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1、南北方的民居有何差异?
2、与当地的环境有何关系?我国南北方民居的差异
牛刀小试我国南北方民居的差异
南方地区降水多,所以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窗户大、窗户多、墙体高便于通风散热。
北方地区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小,冬季气温低,所以窗户小便于保暖。
活动二:胶东半岛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沿海地区,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之下,当地居民以厚石砌墙,用海草晒干后作为材料盖屋顶,建造出海草房民居,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晒 。 中部山区这种从台阶到墙体都有石块砌成,用麦秸或茅草盖房顶的石头房,结实耐用、冬暖夏凉。平原地区用麦壳或杂碎的草混在一起活成泥垒墙,把麦秸或稻草做成类似瓦盖顶,价格非常便宜,工序也比较简单。 通过探究活动二,我们可以看出,各地居民就地取材,民居也受当地的地形和建筑材料的影响,可见民居的形式是人类对环境作出的选择。学习收获这节课学了什么?   最大收获是什么? 将下列民居与其典型分布之间连线? A、窑洞? a、内蒙古高原??????? B、蒙古包? b、黄土高原? C、冰屋? c、东南亚? D、竹楼? d、北极? 想一想练习一:草原地区的蒙古包返回zxxkw便于拆卸、搬运、安装,适合蒙古人的游牧生活。材料三:我国黄士高原上的窑洞练习二:黄土高原的窑洞
就地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