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化学:第一章 归纳与整理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2化学:第一章 归纳与整理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10 21:2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复习
一、原子的基本构成粒子及相互关系
【例1】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A
探究引路
1、
原子核
核外电子
中子
质子
电子数
电子排布
质量数
核电荷数
决定原子的种类
同位素(两个特征)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决定元素的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各层电子数
电子层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的电子式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归纳拓展
原子A
Z X
2、三个基本关系
(1)数量关系: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电性关系:①原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②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迁移应用
1、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NaF的电子式Na·
D.N2的结构式 N N
A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目前人们发现了113种元素,即发现了113种核素
B.O2和O3是氧元素的两种同位素
C.原子质量等于12
D.T2O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22
D



2
2
+9
8







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例2】A、B、C、D4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
探究引路
(1)4种元素的符号依次是A ,B ,
C ,D 。它们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S
Cl
K
Ca
r(K)>r(Ca)>r(S)>r(Cl)
(2)试写出4种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A ,
B ,C ,D 。它们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

+16


2
2
+16
+16
+16
+16

+16
8
8
S2-



2
2

+17
8
8
Cl-



2
2

+19
8
8
K+



2
2

+20
8
8
Ca2+
r(S2-)>r(Cl-)>r(K+)>r(Ca2+)
(3)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 , 分别比较酸性和碱性的强弱 。
H2SO4
HClO4
KOH
Ca(OH)2
酸性: HClO4 >H2SO4
碱性: KOH >Ca(OH)2
(4)写出能够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比较其稳定性 ,理由 。
HCl
H2S
HCl >H2S
因非金属性氯元素强于硫元素
归纳拓展
概念:

规律:

主要化合价:
原因:
1、元素周期律

金属性、非金属性、还原性、氧化性、氢化物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元素的性质(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原子半径同周期从左到右渐小,同主族从上到下渐大。

+1 +2 +3 +4 +5 +6 +7 0 -4 -3 -2 -1
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1~8)
2、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同一主族元素,结构相似,性质相似
Na
11钠
Li
3锂
K
19钾
Rb
37铷
Cs
55铯
最外层电子数____
从上到下 核电荷数_____
电子层数______
原子半径______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_____
失电子能力_____
还原性______金属性_____
得电子能力_____
氧化性______非金属性______
F
9氟
Cl
17氯
Br
35溴
I
53碘
At
85砹
相同
增多
增多
增大
减弱
增强
增强
增强
减弱
减弱
减弱

同一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
Na
11钠
Mg
12镁
Al
13铝
Si
14硅
P
15磷
S
16硫
Cl
17氯
Ar
18氩
同一周期,电子层数_______
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_______
非金属性:______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_____
单质与氢气反应条件越______
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______
相同
减弱
增强
越强
越强
越容易
越强
越强
3、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A、把 的元素按 的顺序由左到右排成一个 。
B、把不同横行中 的元素按 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 。
电子层数相同
原子序数递增
横排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电子层数递增
纵行
第1周期:2 种元素
第2周期:8 种元素
第3周期:8 种元素
第4周期:18 种元素
第5周期:18 种元素
第6周期:32 种元素
第7周期:32种元素
短周期
长周期
周期(横向)



四长三短

ⅠA , ⅡA , ⅢA , ⅣA ,ⅤA , ⅥA , ⅦA
稀有气体元素

(纵向)
主族:
副族:
第VIII 族:

零族:
共七个主族
ⅢB , ⅣB ,ⅤB , ⅥB , ⅦB ,ⅠB , ⅡB
共七个副族
包含(8、9 、 10)三列
七主七副零八族


迁移应用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D
4、元素周期表中有相邻元素A、B、C,已知,A与B同周期,B与C同主族,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原子序数之和为41,则这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A ,B , C 。
Cl
S
O
【例3】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d>c;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b、a、d、c、e B. e、b、a、d、c
C. b、a、e、d、c D. c、d、e、a、b
三、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探究引路
C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 。(2) 。(3) 。
金属单质与水或者酸反应快慢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2、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 。
(2) 。
(3) 。
(4) 。
非金属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
最高化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归纳拓展
5、已知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X、Y、Z三种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请分析下列四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2)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3)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
(4)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迁移应用
由题意知,这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且按XYZ的顺序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知: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1)正确(2)错误(3)错误(4)错误
【例4】现有如下各种说法: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着离子键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 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H、Cl原子形成离子键
对上述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四、有关物质中的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探究引路
B
①③⑤正确 B.都不正确
C. ④正确,其他都不正确 D.仅①正确。
归纳拓展
1、构成稀有气体的单质分子,由于原子已构成稳定结构,在这些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2、在多原子非金属单质中存在共价键,如H2、O2、Br2等。
3、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共价键,如HCl、H2O、H2SO4等
4、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2O2、NaOH、NH4Cl等离子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归纳拓展
5、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6、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组NH4Cl、NH4NO3等离子化合物中不含金属元素,只含非金属元素。
7、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如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
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迁移应用
AD
练习
1、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
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 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A.136 B.50 C.86 D.222
222
86Rn
B


B
2、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下列有关 Se和 Se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e和 Se互为同素异形体

B、 Se和 Se互为同位素

C、 Se和 Se 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D、 Se和 Se都含有34个中子
7834
8034
7834
8034
7834
8034
7834
8034
7834
8034
3、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HX B. H2X C. XH3 D. XH4
B

4、 同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已知它们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X>Y>Z
B. X、Y、Z形成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X>Y>Z
D. X、Y、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
AB

5、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
大小顺序是B<A<C
B、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
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C、B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D、C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中唯一能跟水激
烈反应的单质
A
小结: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金属性逐渐增强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O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1 2 3 4 5 6 7








B
Si
Al
Ge
As
Sb
Te


Po
At
原子结构
周期表位置
元素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最高正价数
电子层结构、原子半径决定得失电子的难易、氧化性、还原性
同位同化性;左右递变性;上下相似性
质子数=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1.主要化合价
2.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组成
3.氢化物组成
1.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3.氢化物的稳定性
相似性
递变性
2、“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谢 谢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