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天体运动》强化练习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天体运动》强化练习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10 16:2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体运动
1.(2019·天津模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

A.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 B.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C.卫星a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卫星b的周期大于24 h
2.(2019·江苏淮安质检)科学家预测银河系中所有行星的数量大概在2~3万亿之间.目前在银河系发现一颗类地行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两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三倍.卫星a、b分别绕地球、类地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距中心天体表面的高度均等于地球的半径.则卫星a、b的(  )
A.线速度之比为1∶ B.角速度之比为3∶2
C.周期之比为2∶ D.加速度之比为4∶3
3.(2019·广东广州华南师大附中模拟)关于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两颗质量相同的卫星,它们的动量相同
B.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同步卫星,它们的机械能可能不同
C.若卫星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它就是同步卫星
D.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4.(2019·河北沧州一中高三月考)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是近地轨道地球卫星;c是地球的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C.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D.d的运动周期可能是20 h
5.(2019·四川南充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模拟考试)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csc581”运行的行星“Gl-581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0 ℃到40 ℃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csc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 B.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2倍
C.该行星与“Glicsc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 倍 D.恒星“Glicsc581”的密度是地球的169倍
6.(2019·湖北武汉调研)如图为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LEO是近地轨道,MEO是中地球轨道,GEO是地球同步轨道,GTO是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已知地球的半径R=6 400 km,该图中MEO卫星的周期约为(图中数据为卫星近地点、远地点离地面的高度)(  )

A.3 h      B.8 h C.15 h D.20 h
7.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
A. B. C. D .
8.一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FN表示人对秤的压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g′=g B.g′=g C.FN=mg D.FN=mg
9.据报道,科学家们在距离地球20万光年外发现了首颗系外“宜居”行星.假设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那么,一个在地球表面能举起64 kg物体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40 kg B.50 kg C.60 kg D.30 kg
10.(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B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连线与A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θ,则卫星A、B的线速度之比为(  )

A.sin θ        B. C. D.
11.(2019·陕西省宝鸡市质检二)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1的轨道Ⅰ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椭圆轨道Ⅱ的变轨过程进入半径为R3的圆形轨道Ⅲ继续绕地球运动,其中P点为Ⅰ轨道与Ⅱ轨道的切点,Q点为Ⅱ轨道与Ⅲ轨道的切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Ⅰ上的动能为G
B.卫星在轨道Ⅲ上的机械能等于-G
C.卫星在Ⅱ轨道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Ⅲ轨道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Ⅰ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大于在Ⅱ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
12.(2019·安徽淮南模拟)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遨游太空6年多的天宫一号,在中国航天
人的实时监测和全程跟踪下,作别太空再入大气层.天宫一号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未燃尽部分坠落在南太平洋中部区域.“天宫一号回家之路”简化为图示模型:天宫一号在远地轨道1做圆周
运动,近地过程先经过椭圆轨道2,然后在近地圆轨道3运行,最终进入大气层.巳知轨道1和3的轨道半
径分别为R1和R2,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为T,质量为m的天宫一号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
为Ep=-,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则天宫一号在轨道2运行的周期和从轨道1到轨道3
过程中机械能变化量分别为(  )

A.T,0 B.T,(-)
C.T,(-) D.T,(-)
13.(2019·河北省唐山市上学期期末)登陆火星需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运行的周期TⅢ> TⅡ> TⅠ
B.飞船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
C.飞船在P点从轨道Ⅱ变轨到轨道Ⅰ,需要在P点朝速度方向喷气
D.若轨道Ⅰ贴近火星表面,已知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的角速度,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
14.在赤道平面内有三颗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三颗卫星在此轨道均匀分布,其轨道距地心的距
离为地球半径的3.3倍,三颗卫星自西向东环绕地球转动.某时刻其中一颗人造卫星处于A城市的正上方,
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则A城市正上方出现下一颗人
造卫星至少间隔的时间约为 (  )
A.0.18T        B.0.24T C.0.32T D.0.48T
15.(2019·河南洛阳尖子生一联)设金星和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是公转方向相同且轨道共面的匀速
圆周运动,金星在地球轨道的内侧(称为地内行星),在某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和太阳会出现在一条直线上,
这时候从地球上观测,金星像镶嵌在太阳脸上的小黑痣缓慢走过太阳表面,天文学称这种现象为“金星凌日”,
假设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为R,“金星凌日”每隔t0年出现一次,则金星的公转轨道半径为 (  )

A.R B.R
C.R D.R
16.(2019·江西重点中学联考)小型登月器连接在航天站上,一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半径的3倍,某时刻,航天站使登月器减速分离,登月器沿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登月,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完成科考工作后,经快速启动仍沿原椭圆轨道返回,当第一次回到分离点时恰与航天站对接,登月器的快速启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过程中航天站保持原轨道绕月运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

A.10π -6π B.6π -4π
C.10π -2π D.6π -2π






参考答案
1.(2019·天津模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

A.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 B.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C.卫星a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卫星b的周期大于24 h
【答案】A
【解析】a的轨道半径大于c的轨道半径,因此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选项A正确;a的轨道半径与b的轨道半径相等,因此卫星a的加速度等于b的加速度,选项B错误;a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因此卫星a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C错误;a的轨道半径与b的轨道半径相等,卫星b的周期等于a的周期,为24 h,选项D错误.
2.(2019·江苏淮安质检)科学家预测银河系中所有行星的数量大概在2~3万亿之间.目前在银河系发现一颗类地行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两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三倍.卫星a、b分别绕地球、类地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距中心天体表面的高度均等于地球的半径.则卫星a、b的(  )
A.线速度之比为1∶ B.角速度之比为3∶2
C.周期之比为2∶ D.加速度之比为4∶3
【答案】B
【解析】设地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则类地行星的半径为2R,质量为3M,卫星a的运动半径为Ra=2R,卫星b的运动半径为Rb=3R,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根据公式G=m,可得va=,vb=,故线速度之比为1∶,A错误;根据公式G=mω2r,可得ωa=,ωb=,故角速度之比为3∶2,根据T=,可得周期之比为2∶3,B正确,C错误;根据公式G=ma,可得aa=,ab=,故加速度之比为3∶4,D错误.
3.(2019·广东广州华南师大附中模拟)关于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两颗质量相同的卫星,它们的动量相同
B.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同步卫星,它们的机械能可能不同
C.若卫星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它就是同步卫星
D.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答案】BD
【解析】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两颗质量相同的卫星,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但是方向不同,则动量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即动量不同,选项A错误;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同步卫星,它们的高度和速率都相同,但是质量可能不同,机械能可能不同,选项B正确;若卫星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但它的轨道必须与赤道在同一平面内它才是同步卫星,选项C错误;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例如在与长轴对称的两点上,选项D正确.
4.(2019·河北沧州一中高三月考)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是近地轨道地球卫星;c是地球的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C.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D.d的运动周期可能是20 h
【答案】BC
【解析】近地卫星b的加速度满足G=ma=mg,即a=g,而地球赤道上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受到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提供,故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选项A错误;c是地球同步卫星,c的角速度与a的角速度相同,由v=ωr可知c的线速度大于a的线速度,在b、c、d中,根据G=m,则v=,可知b的线速度最大,则在a、b、c、d中b的线速度也最大,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选项B正确;c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则转动的周期为24 h,则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选项C正确;d是高空探测卫星,则其周期要大于同步卫星c的周期,即T>24 h,故选项D错误.
5.(2019·四川南充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模拟考试)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csc581”运行的行星“Gl-581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0 ℃到40 ℃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csc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 B.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2倍
C.该行星与“Glicsc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 倍 D.恒星“Glicsc581”的密度是地球的169倍
【答案】B
【解析】由v=得该行星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v行∶v地= =2∶1,故A错误;由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得G=mg,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得该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g行∶g地==8∶3,所以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2倍,故B正确;行星绕恒星运转时,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G=m,得行星与恒星的距离r=,行星“Gl-58lc”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将已知条件代入解得:行星“Gl-58lc”的轨道半径与地球轨道半径r行G∶r日地=,故C错误;由于恒星“Glicsc581”的半径未知,不能确定其密度与地球密度的关系,故D错误.
6.(2019·湖北武汉调研)如图为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LEO是近地轨道,MEO是中地球轨道,GEO是地球同步轨道,GTO是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已知地球的半径R=6 400 km,该图中MEO卫星的周期约为(图中数据为卫星近地点、远地点离地面的高度)(  )

A.3 h      B.8 h C.15 h D.20 h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图中MEO卫星距离地面高度为4 200 km,可知轨道半径约为R1=10 600 km,同步轨道上GEO卫星距离地面高度为36 000 km,可知轨道半径约为R2=42 400 km,为MEO卫星轨道半径的4倍,即R2=4R1.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2=24 h,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解得T1=3 h,选项A正确.
7.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据题意,已知月球上单摆的周期为T,据单摆周期公式有T=2π,可以求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月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月球对它万有引力,有G=mg,月球平均密度设为ρ,M=ρV=πr3ρ,联立以上关系可以求得ρ=,故选项B正确.
8.一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FN表示人对秤的压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g′=g B.g′=g C.FN=mg D.FN=mg
【答案】B
【解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及其上的人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台秤无法测出其重力,故FN=0,C、D错误;对地球表面的物体,G=mg,宇宙飞船所在处,G=mg′,可得g′=g,A错误,B正确.
9.据报道,科学家们在距离地球20万光年外发现了首颗系外“宜居”行星.假设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那么,一个在地球表面能举起64 kg物体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40 kg B.50 kg C.60 kg D.30 kg
【答案】A
【解析】在地球表面,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mg,得g=,因为行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其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则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倍,而人的举力可认为是不变的,则人在行星表面所举起的物体的质量为m== kg=40 kg,故A正确.
10.(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B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连线与A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θ,则卫星A、B的线速度之比为(  )

A.sin θ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AB连线与B所在的圆周相切时,AB连线与AO连线的夹角θ最大,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θ=;根据G=m可知,v=,故==,选项C正确.
11.(2019·陕西省宝鸡市质检二)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1的轨道Ⅰ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椭圆轨道Ⅱ的变轨过程进入半径为R3的圆形轨道Ⅲ继续绕地球运动,其中P点为Ⅰ轨道与Ⅱ轨道的切点,Q点为Ⅱ轨道与Ⅲ轨道的切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Ⅰ上的动能为G
B.卫星在轨道Ⅲ上的机械能等于-G
C.卫星在Ⅱ轨道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Ⅲ轨道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Ⅰ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大于在Ⅱ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
【答案】 AB
【解析】 在轨道Ⅰ上,有:G=m,解得:v1=,则动能为Ek1=mv12=,故A正确;在轨道Ⅲ上,有:G=m,解得:v3=,则动能为Ek3=mv32=,引力势能为Ep=-,则机械能为E=Ek3+Ep=-,故B正确;由G=ma得:a=,两个轨道上Q点到地心的距离不变,故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卫星要从Ⅰ轨道变到Ⅱ轨道上,经过P点时必须点火加速,即卫星在Ⅰ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小于在Ⅱ轨道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故D错误.
12.(2019·安徽淮南模拟)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遨游太空6年多的天宫一号,在中国航天人的实时监测和全程跟踪下,作别太空再入大气层.天宫一号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未燃尽部分坠落在南太平洋中部区域.“天宫一号回家之路”简化为图示模型:天宫一号在远地轨道1做圆周运动,近地过程先经过椭圆轨道2,然后在近地圆轨道3运行,最终进入大气层.巳知轨道1和3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为T,质量为m的天宫一号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则天宫一号在轨道2运行的周期和从轨道1到轨道3过程中机械能变化量分别为 (  )

A.T,0 B.T,(-)
C.T,(-) D.T,(-)
【答案】 B
【解析】天宫一号在轨道2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解得天宫一号在轨道2运行周期T2=T;由=可知Ek=mv2=,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E1=Ep1+Ek1=-,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E3=Ep3+Ek3=-,从轨道1到轨道3过程中机械能变化量ΔE=E3-E1=(-),故B正确,A、C、D错误.
13.(2019·河北省唐山市上学期期末)登陆火星需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运行的周期TⅢ> TⅡ> TⅠ
B.飞船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
C.飞船在P点从轨道Ⅱ变轨到轨道Ⅰ,需要在P点朝速度方向喷气
D.若轨道Ⅰ贴近火星表面,已知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的角速度,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
【答案】 ACD
【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可知,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运行的周期TⅢ> TⅡ> TⅠ,选项A正确;飞船在P点从轨道Ⅱ变轨到轨道Ⅰ,需要在P点朝速度方向喷气,从而使飞船减速到达轨道Ⅰ,则在轨道Ⅰ上机械能小于在轨道Ⅱ的机械能,选项B错误,C正确;根据G=mω2R以及M=πR3ρ,解得ρ=,即若轨道Ⅰ贴近
火星表面,已知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的角速度,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选项D正确.
14.在赤道平面内有三颗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三颗卫星在此轨道均匀分布,其轨道距地心的距
离为地球半径的3.3倍,三颗卫星自西向东环绕地球转动.某时刻其中一颗人造卫星处于A城市的正上方,
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则A城市正上方出现下一颗人
造卫星至少间隔的时间约为 (  )
A.0.18T        B.0.24T C.0.32T D.0.48T
【答案】 A
【解析】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即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

解得:T1=T
下一颗人造卫星出现在A城市的正上方,相对A城市转过的角度为,则有
(-)t=
解得:t≈0.18T,故应选A.
【方法技巧】
对于天体追及问题的处理思路
(1)根据=mrω2,可判断出谁的角速度大;
(2)根据天体相距最近或最远时,满足的角度差关系进行求解.
15.(2019·河南洛阳尖子生一联)设金星和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是公转方向相同且轨道共面的匀速
圆周运动,金星在地球轨道的内侧(称为地内行星),在某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和太阳会出现在一条直线上,
这时候从地球上观测,金星像镶嵌在太阳脸上的小黑痣缓慢走过太阳表面,天文学称这种现象为“金星凌日”,
假设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为R,“金星凌日”每隔t0年出现一次,则金星的公转轨道半径为 (  )

A.R B.R
C.R D.R
【答案】D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金星凌日”每隔t0年出现一次,故(-)t0=2π,已知T地=1年,联立解得=,因此金星的公转轨道半径R金=R,故D正确.
16.(2019·江西重点中学联考)小型登月器连接在航天站上,一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半径的3倍,某时刻,航天站使登月器减速分离,登月器沿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登月,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完成科考工作后,经快速启动仍沿原椭圆轨道返回,当第一次回到分离点时恰与航天站对接,登月器的快速启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过程中航天站保持原轨道绕月运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

A.10π -6π B.6π -4π
C.10π -2π D.6π -2π
【答案】B
【解析】当登月器和航天站在半径为3R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m,r=3R,则有T=2π =6π .在月球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可得GM=gR2,所以T=6π ①,登月器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用T1表示,航天站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用T2表示,对登月器和航天站依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②,为使登月器仍沿原椭圆轨道回到分离点与航天站实现对接,登月器可以在月球表面停留的时间t应满足t=nT2-T1(其中n=1、2、3、…) ③,联立①②③式得t=6πn-4π(其中n=1、2、3、…),当n=1时,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最短,即tmin=6π -4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