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六下语文 第1课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六下语文 第1课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0 17:24:15

文档简介

《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翡翠( ) 初旬( ) 骡马( ) 蜜饯( )
正月( ) 娴熟( ) 榛子( ) 掺和(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是用花生、胶枣、榛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 chān cān )和成的。
(2)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zhīng zēng )月初六才开张。
3.比一比,组一组。
饺( )摊( )拌( )
绞( )滩( )绊( )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石头???(? ??)地逃走??????
(????)的声音 (????)地道歉???
5.判断对错。(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1)今天好像要下雨了。(?? )?
(2)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
? (3)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
(4)妈妈好像看出了李华的心思,悄悄对她说:“别着急,慢慢来。”(???)
6.句子感悟场。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农业展览会”是指 。
(2)作者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B.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1)这句话在文中起 的作用。
(2)这句话写出了作者 的心情。
C.这些比赛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原名 ,著有长篇小说《 》《 》等,1944年开始,创作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 》。
(2)本文是以 为线索进行叙述的,详写了 、 、 、 四个日子。
二、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各色的年画”“ 鞭炮声日夜不绝”从 、 、 三个方面写出了除夕的热闹氛围。
2.人们的哪些活动体现了除夕的热闹?

3.“万不得已”“必定”说明了什么?

4.你是怎么理解“守岁”一词的?

5.你还知道哪些春节的习俗?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fěi xún luó jiàn zhēng xián zhēn chān
2. (1) 掺( chān )(2)正(zhēng )
3. 饺( 饺子 )摊( 摊开 )拌(搅拌)
绞(绞刑 )滩(沙滩 )绊(绊倒 )
4. 光滑 飞快
玻璃破碎 真诚
5. (1) ×?
(2)√
? (3) √????
(4)×
6.A.(1)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2)比喻 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的特点
B.(1)承上启下
(2)依依不舍
C.这句话反映了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
7.(1)老舍 舒庆春 骆驼祥子 猫城记 四世同堂
(2) 时间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节
二、课内阅读
1.香味 色彩 声音
2.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
3.说明了人们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因为这里包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4.“守岁”有两重意思:岁数大的人在除夕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5.示例:祭灶、扫尘、贴春联、拜年。


课件40张PPT。北京的春节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激趣导入播放儿歌《春节到》。激趣导入 儿歌中唱出了小朋友欢天喜地过春节的情形,也体会了到了过春节的习俗。那么,北京人过春节有哪些的习俗呢?
自读课文识字解词我会读(1)根据拼音读一读(2)开火车认读生字 醋、饺、 拌、 擦、眨、宵、

旦、 燃、戚、贩、摊、 轿、 骆、驼、浒 dàn rán qī fàn tān jiào luò tuó hǔcù jiǎo bàn cā zhǎ xiāo识字解词认读生字识字解词醋 饺 拌 擦眨 宵旦我 来 组 词吃醋 米醋饺馅 水饺搅拌 凉拌 擦鞋 擦地眨眼 眨呀眨元宵 良宵 元旦 一旦一夕 识字解词燃 戚 贩 摊 轿 骆 驼 浒我 来 组 词燃烧 点燃亲戚 戚戚小贩 贩卖 地摊 小摊轿车 花轿骆驼 骆驼祥子 骆驼刺 驼峰水浒传 江浒 理解词语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理解词语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走进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划分几部分,概括个部分的意思。第一部分(1-6段):描述在腊八到过小年的情况。
第二部分(7段):描述除夕过节的盛况。
第三部分(8-10段):描写正月初一情况。
第四部分(11-12段):描写元宵节盛况。
第五部分(13段)描写春节结束的情景。整体感知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整体感知课文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详写了哪些日子?这样写好处是什么? 本文的重要日子有:腊月初、腊八、二十三小年、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初六、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详写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这四天的情景。 深切地感受到北京春节的热闹、忙碌、喜庆、祥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整体感知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生字书写醋、饺、摊、拌、擦、眨、宵、
旦、燃、戚、贩、轿、骆、驼、浒生字书写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 醋饺摊拌擦眨 燃贩轿骆驼浒
戚 旦宵生字书写扌+难=摊
目+乏=眨
车+乔=轿
马+它=驼饺-交+反=饭
燃-然+少=炒
浒- 许+工=江 生字书写醋醋 书写指导:
注意左小右大。cù生字书写饺饺 书写指导:注意左小右大,“交”要写的舒展。jiǎo生字书写拌拌 书写指导: “扌”要写得小一些,“半”的竖是悬针竖。bàn 生字书写擦擦 书写指导: : 注意左小右大,“察”要自然舒展。cā生字书写眨眨 书写指导:左小右大,“乏” 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zhǎ生字书写宵宵 书写指导: “宀”要大一点。
xiāo生字书写旦旦 书写指导: “日”字要小,横要长些。
dàn生字书写燃燃 书写指导: “火”作为偏旁,最后一笔变为点。
rán 生字书写戚戚 书写指导:戈钩要写的有力。
qī 生字书写摊摊 书写指导:“扌”与“难”得笔画穿插。
tān 生字书写贩贩 书写指导:“贝”作为偏旁,最后一笔写作点。
fàn 生字书写轿轿 书写指导:“车”要小,最后一笔变为提。
jiào生字书写骆 骆 书写指导:“马” 要小,最后一横变为提。
luò生字书写驼 驼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马”要小。
luò生字书写浒 浒 书写指导:左小右大,注意笔画的穿插。
hǔ生字书写课堂检测一、 根据拼音写词语。
1.jiǎo( )子蘸着cù( )很好吃。
2.我家有一个亲qi( )是fàn( )羊毛的。
二、相似字组词。
摊( )拌( )宵( )
滩( )絆( )消( )
饺 醋
戚 贩地摊 搅拌 元宵
沙滩 绊住 消防主题小标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课文,让我们知道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醋、饺、拌、擦、眨、宵、旦、燃、
戚、摊、贩、轿、骆、驼、浒 作业布置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上第1课《北京的春节》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题
北京的春节
单元
1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6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并会写“醋、饺、摊、拌、擦、眨、宵、旦、燃、戚、贩、轿、骆、驼、浒 ”15个生字,理解“小年、除夕、庙会 、元宵 ”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来理解和感知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重点
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儿歌《春节到》。
儿歌中唱出了小朋友欢天喜地过春节的情形,也体会了到了过春节的习俗。那么,北京人过春节有哪些的习俗呢?今天,我们就走近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对北京的春节进行了精彩的描写中, 去细细品味北京的春节,我们学习课文《北京的春节》 。
出示课题:北京的春节
思考、讨论问题。
通过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cù jiǎo bàn cā zhǎ xiāo
醋、饺、 拌、 擦、眨、宵、
dàn rán qī fàn tān jiào luò tuó hǔ
旦、 燃、 戚、贩、摊、 轿、 骆、驼、浒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3.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4.带着问题读课文: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划分几部分,概括个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6段):描述在腊八到过小年的情况。
第二部分(7段):描述除夕过节的盛况。
第三部分(8-10段):描写正月初一情况。
第四部分(11-12段):描写元宵节盛况。
第五部分(13段)描写春节结束的情景。
(2) 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课文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详写了哪些日子?这样写好处是什么?
本文的重要日子有:腊月初、腊八、二十三小年、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初六、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详写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这四天的情景。
深切地感受到北京春节的热闹、忙碌、喜庆、祥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
(4)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醋、饺、摊、拌、擦、眨、宵、旦、燃、戚、贩、轿、骆、驼、浒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左右结构:醋、饺、摊、拌、擦、眨、燃、贩、轿、骆、驼、浒
上下结构:宵、旦
半包围:戚
(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扌+难=摊 目+乏=眨
车+乔=轿 马+它肖=驼
(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
饺-交+反=饭 燃-然+少=炒
浒- 许+工=江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醋、饺、拌、擦、眨、宵、旦、燃、戚、摊、贩、轿、骆、驼、浒”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醋:注意左小右大。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饺:注意左小右大,“交”要写的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拌:“扌”要写得小一些,“半”的竖是悬针竖。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擦:注意左小右大,“察”要自然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眨:左小右大,“乏” 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宵:“宀”要大一点。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旦 :“日”字要小,横要长些。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燃:“火”作为偏旁,最后一笔变为点。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戚: 戈钩要写的有力。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摊: “扌”与“难”得笔画穿插。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贩 :“贝”作为偏旁,最后一笔写作点。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轿:“车”要小,最后一笔变为提。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骆:“马” 要小,最后一横变为提。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驼:“马”与“它”要相互呼应。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浒:左小右大,注意笔画的穿插。
组词、造句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感悟、思考、表达。
作探究,披文入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探究。理解、探究。
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探究
让学生了解作者、掌握字词。
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
通过分析整体感知课文,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忙碌、喜庆、祥和。
课堂练习
一、 根据拼音写词语。
1.jiǎo( )子蘸着cù( )很好吃。
2.我家有一个亲qi( )是fàn( )羊毛的。
二、相似字组词。
摊( )拌( )宵( )
滩( )絆( )消( )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课文,让我们知道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醋、饺、拌、擦、眨、宵、旦、燃、戚、摊、贩、轿、骆、驼、浒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