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基础练习(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基础练习(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10 17:2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醋 B.氢氧化钠溶液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
2、近段时间,猪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对国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由表可知: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H2O B.KOH C.Zn D.CaCO3
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a、b、c三点的溶液中Na+数目是相同的
B.a点溶液中仅有1种溶质
C.滴加无色酚酞不变色的只有b点溶液
D.c点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5、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时溶液呈无色
B.P点时,溶液中至少含两种溶质
C.N点时溶液的pH最大
D.从M-N点反应放出的热量逐渐增大,随后逐渐减少
6、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后,在滴入盐酸至过量,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无色-紫色-蓝色 B.红色-无色-无色
C.蓝色-紫色-红色 D.红色-无色-红色
7、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C.该图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该反应后溶液中的微粒只有Na+和Cl-
8、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
B.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D.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9、酸碱中和反应没有明显可见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B.溶液温度和pH的变化均可作为酸碱反应发生的证据
C.该实验室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
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
1、人体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以帮助消化。正常胃液的pH通常在0.9-1.5之间,胃酸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胃部不适。请你回答;
(1)治疗胃酸过多,可以服用含有 氢氧化铝的药物进行治疗(答出一种碱类物质即可)。
(2)碱都能与酸反应的原因从微观角度看是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
2、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 白雾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A (填序号)。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用盐酸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B (填序号)。
A.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颜色变蓝
B.另外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不变色
C.加入蒸馏水后,溶液不变色
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3、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Cl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

(1)当观察到B烧杯出现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现象时,可证明稀HCl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2)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
(3)为了确定B烧杯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三种实验方案,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①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 ;
③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溶液不变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
4、小明家面盆下水管堵上了,小明妈妈买了一盒“管道通”,按照说明放了一些在下水管中,一会,管道中出现“沸腾”,产生大量气体,堵塞的管道疏通了。小明很好奇,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银灰色粉末和一袋白色颗粒。它们究竟是什么物质?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询资料】
(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茶渣、毛发等。
(2)铝粉为银灰色固体,铝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并放出大量热。
(3)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等,可用于疏通管道。
【猜想一】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如图1两套相同装置的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和20mL稀盐酸;银灰色粉末和20mL
②点燃气泡 ①肥皂液产生无色气泡还漂浮起来
②点燃气泡,产生爆鸣声 银灰色粉末是铝粉
请你写出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
【猜想二】白色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再将白色颗粒加入适量水,测pH;再向溶液中加几根头发,加热 固体表面
pH 7;
头发逐渐消失 白色固体为氢氧化钠
【交流与反思】
图2是小明和老师一起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时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的反应溶液温度和pH的变化曲线。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请你仔细观察图2,你从中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反应放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A 5、B 6、B 7、B 8、C 9、A 10、A
二、填空题:
1、答案为:
(1)氢氧化铝;
(2)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2、解:(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塞,瓶口会出现白雾,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故填:白雾;
A、盐酸和熟石灰和石灰石都能反应,故不能用盐酸;
B、盐酸和氯化钠不反应,和碳酸钠反应能够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可用盐酸鉴别;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石灰石;
D、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可用盐酸除锈;
故选:A;
(2)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盐酸的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使盐酸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防止局部酸液过量,酚酞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都显无色,当红色消失时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A、滴加石蕊,溶液变蓝,说明氢氧化钠过量,盐酸不足,故A错误;
B、若恰好完全反应,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应变红,若不变色则说明盐酸过量,故B正确;
C、加蒸馏水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故C错误;
D、铜和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
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
3、解:(1)当下过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加足量的稀HCl时,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证明稀HCl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填: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填:NaOH+HCl═NaCl+H2O;
(3)①取B烧杯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证明溶液显酸性,即盐酸过量;
②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填:Zn+2HCl=ZnCl2+H2↑;
③加入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若氢氧化钠没有将其中的盐酸完全中和时,溶液是无色的,当氢氧化钠滴加过量时,溶液由无色又变成红色;故填:开始溶液不变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4、解:【猜想一】向如图1两套相同装置的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和20mL稀盐酸;银灰色粉末和20mL氢氧化钠溶液,点燃气泡,肥皂液产生无色气泡,还漂浮起来,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点燃气泡,产生爆鸣声,说明气体具有可燃性,银灰色粉末是铝粉,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如图1两套相同装置的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和20mL稀盐酸;银灰色粉末和20mL氢氧化钠溶液
②点燃气泡 ①肥皂液产生无色气泡还漂浮起来
②点燃气泡,产生爆鸣声 银灰色粉末是铝粉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故填:2Al+6HCl═2AlCl3+3H2↑。
【猜想二】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再将白色颗粒加入适量水,测pH,再向溶液中加几根头发,加热,固体表面变潮湿,pH>7,头发逐渐消失,白色固体为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再将白色颗粒加入适量水,测pH;再向溶液中加几根头发,加热 固体表面变潮湿
pH>7;
头发逐渐消失 白色固体为氢氧化钠
【交流与反思】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观察图2可知,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pH减小等。
故填:复分解反应;反应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