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第2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第2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13 15:23:59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人物描写一组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复习导入复习导入回顾一下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描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在摔跤的过程中,嘎子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精读感悟 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他像一颗挺脱的树》,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A.介绍作者:老舍。B.《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片段描写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C.主要写了什么?
走进作者精读感悟精读感悟 同桌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A. 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B.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
精读感悟 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A.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身材健壮 祥子年龄虽小,但骨骼和肌肉都长得很快,和年龄不太相称。精读感悟 B.他的铁扇面似的胸
直硬的背
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结实健壮 C.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强劲,结实比喻精读感悟精读感悟 他的铁扇面似的胸
直硬的背
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外貌描写 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精读感悟概括主题精读感悟(二)学习《两茎灯草》 全班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两茎灯草》,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 A.介绍作者:吴敬梓
B. 《两茎灯草》片段描写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C.主要写了什么? 走进作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
文学成就: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精读感悟精读感悟 相互交流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 A.说说《两茎灯草》中的严监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B.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精读感悟 说说《两茎灯草》中的严监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吝啬的守财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动作描写 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精读感悟概括主题“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拓展延伸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拓展延伸(1)虽然肢体还没有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 )
(2)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
( )
(3)小胖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漏一点儿破绽。( )一、说出加点字的近义词。······格式确定漏洞课堂检测二、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这个句子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_________ 描写;第二句话是_________描写;从第二句话中体会到严监生_________的心理。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语言动作着急课堂检测主题小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和具体事例等,在我们今天的写作中要灵活运用,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
板书设计《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动作描
《两茎灯草》 具体事例、动作、神态描写 作业布置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人物描写一组》》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穿梭(jùn suō)   扳动(bǎn bān)
嫡亲(dí zhāi) 携手(xié jié)
2.看拼音,写词语。
pò zhàn lián xī fēnɡ sāo
( ) ( ) ( )
zhí zi shōu liǎn ɡū dōnɡ
( ) ( ) ( )
3.比一比,组一组
监( ) 梭( )喉( ) 郎( )
蓝( ) 棱( )猴( ) 朗( )
4.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推——( ) 沉——( )
硬——( ) 仰——( )
二、课内阅读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相,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当胖墩我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给加点字注音。
两个人走马灯似( )的转了三圈
2.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枪”和“鞭”加引号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描绘小嘎子的摔跤过程。
起初___________,后来 _________________ 。
5.在这里,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 描写和____________ 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6.读画“______________”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的人物什么特点。
三、课外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爬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把字母填在括号里。
这两段话写的是(  )的场面。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3.这里是写________和______有意拿__________取乐,目的是讨好________,让大家开开心。
4.第二段着重写这些人笑的具体情形,在文中把相关句子抄下来下来。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穿梭(suō)   扳动(bān)
嫡亲(dí ) 携手(xié)
2.破绽 怜惜 风骚
侄子 收敛咕咚
3. 监(监控) 梭(梭子 )喉(喉咙 ) 郎( 新郎)
蓝( 蓝天 ) 棱(棱角 )猴(猴子 ) 朗(朗读 )
4. 推——( 拉 ) 沉——(浮 )
硬——(软 ) 仰——(俯 )
二、课内阅读
1. shì
2.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而是不断变换摔跤动作与方式。
3.不是真正的武器枪与鞭,在这里表示特殊的含义
4.精神抖擞 沉不住气
5.动作 心理
6.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三、课外阅读
1.B
2. 来得突然,感到惊讶;那动作,那神态,那乡野粗俗又略带押韵的话,实在让人忍俊不禁,于是“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3. .凤姐 鸳鸯 刘姥姥 贾母
4. 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设计
第2课时
课题
人物描写一组
单元
5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5年级
学习
目标
1.目标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祥子子、严监生鲜活的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肖像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重点
通过动作、外貌、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难点
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摔跤》,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小嘎子 绊住 揪耳朵 扳倒
破绽 精神抖擞 公鸡鹐架 推拉拽顶
2、回顾一下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描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在摔跤的过程中,嘎子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聪明、机敏、争强好胜、有心机的小嘎子,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两个人物,那就是祥子和严监生,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出示课题。
思考、讨论问题。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造句
指名回答
通过复习直接导入,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他像一颗挺脱的树》
1、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他像一颗挺脱的树》,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A.介绍作者:老舍
B.《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片段描写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C.主要写了什么?D.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E.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
2.交流、讨论、回答。
(1)走进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文学成就: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片段描写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祥子
(3)主要写了什么?
祥子:身材和外貌
3.同桌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 A.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B.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
4.交流、讨论、回答。
(1)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A.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身材健壮
祥子年龄虽小,但骨骼和肌肉都长得很快,和年龄不太相称。
B.他的铁扇面似的胸
直硬的背
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结实健壮
C.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相貌普通 富有生气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比喻的手法,说明祥子强劲、结实。
祥子:结实,健壮,富有生气。
(2)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
他的铁扇面似的胸
直硬的背
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外貌描写
人物:鲜活
(3)概括主题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描写了祥子的身材和外貌,将一个健壮结实、相貌普通的祥子展现在人们面前,也表现了他的朴实与生气勃勃。
5. 分组朗读课文。
(二)学习《两茎灯草》
1、全班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两茎灯草》,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 A.介绍作者:吴敬梓
B.《两茎灯草》片段描写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C.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讨论、回答。
(1)走进作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
文学成就: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2)《两茎灯草》片段描写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严监生
(3)主要写了什么?
严监生:严监生临死前终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
3.相互交流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 A.说说《两茎灯草》中的严监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B.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
4.交流、讨论、回答。
(1)说说《两茎灯草》中的严监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吝啬的守财奴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2)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
诸亲六眷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严监生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动作描写
诸亲六眷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严监生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诸亲六眷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严监生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具体事例:严监生临死仍惦记节省灯油
(3)概括主题。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死前终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他守财奴的形象。
(4)拓展阅读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同桌互读课文
读后交流
指名分自然段读
指名回答
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
自由读
读后交流
指名分自然段读
指名回答
交流
指名总结
指名回答
交流
指名回答
交流
指名回答
交流
指名读
交流
生体会
指名读
讨论交流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
指名读
总结交流
指名读
理解对比
指名读
集体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读
理解
交流
指名分自然段读
本部分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关键词语体会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第二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让学生深切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第三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堂练习
一、说出加点字的近义词。
(1)虽然肢体还没有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 )
(2)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
( )
(3)小胖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漏一点儿破绽。( )
二、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这个句子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_________ 描写;第二句话是_________描写;从第二句话中体会到严监生_________的心理。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和具体事例等,在我们今天的写作中要灵活运用,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从下列命题中任选一个, 写-段文字。要求:写-一个人;安排适当的场合让人物登场亮相,通过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等初步显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①我的老师
②我的同学
③我的朋友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动作描写
两茎灯草 具体事例、动作、神态描写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