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六年级下第15课《表里的生物》 第1课时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六年级下第15课《表里的生物》 第1课时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6 17:2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里的生物》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解释词语,并抄写。 和谐:
清脆 钵:
2.给下面的生字组词。 秒(?????)(?????)    怜(?????)(?????)?    拨(???? ) (??? ? )?    拒(???? ) (?? ?? )??    怖(???? ) (??? ?)???????????? 3.多音字组词。 看kān(???)kàn(??????)??
恶è(???) wù(?????)?
秘mì(????)bì(? )????
4.选字组词。
脆( ) 拦( ) 蟀( )
桅( ) 烂( ) 摔( )
5. 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洪亮— 增加—
神秘— 轻易—
6. 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单调— 洪亮—
愉快— 坚硬—
7.填空。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人。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_家、教授。
主要作品: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等;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历史小说《_____________》;传记《杜甫传》等。
二、课内阅读。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
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徒弟们累得精疲力尽,也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他不小心被一种野草,划破了手。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原来这叶子两边长着许多锋利的小细齿。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锥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干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应该需要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继续实践。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解释下列词语。
精疲力尽:
鲁班受什么启示发明了锯?
读了这个小故事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2.秒(秒针)(分秒必争) 怜 (可怜)(怜爱) 拨(拨动)(拨号)
拒(拒绝)(婉拒) 怖(恐怖)(可怖)
3.看守 看见
恶人 可恶
秘密 秘鲁
4. 脆(干脆 ) 拦(拦截 ) 蟀(蟋蟀 )
桅( 桅杆 ) 烂( 灿烂 ) 摔( 摔坏 )
5. 洪亮—嘹亮 增加—增添
神秘—秘密 轻易—容易
6.单调—丰富 洪亮—细小
愉快—痛苦 坚硬—柔软
7. 现代诗 翻译 《昨日之歌》《十四行集》 《山水》《东欧杂记》 《伍子胥》
二、课外阅读
1.形容非常疲乏,体力消耗已尽。
2.鲁班受了野草将手划破和长着锋利大板牙的蝗虫啃吃叶子这两件事的启示发明了锯。
3.要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于思考,这样会增长许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