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圆的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圆的认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0 18: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16页的主题图,第17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圆,并说明理由。
2、运用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并且等于半径的两倍;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能画出加圆的对称轴。
3、能用圆规画圆,知道半径(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了解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并能用圆的特征解释。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圆规、直尺、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预习。
让生根据下面的问题预习《圆的认识》:
画圆用什么工具?
画一个圆。
圆各部分的名称。
关于圆心。
关于半径,关于直径。
能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课堂学习。
首先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师:孩子们,通过此前的预习,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出示问题:
画圆用什么工具?画一个圆。圆各部分的名称。
接下来我们一一探讨。
1.师:画圆用什么工具?
生:圆规。
师追问:为什么用圆规而不用直尺呢?
引导生说出圆是曲线图形,直尺只能画直线图形。
师:曲线能变成直线吗?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
2.画一个圆。
师巡视,抽生展示。特别要选一个没有画成圆的来展示。
师:大家思考一下,他为什么没能画成一个圆?
引导学生说出画圆要注意:定点,定长。
追问:那是不是所有的圆都是用圆规画的呢?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圆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并汇报。引导学生得出不管用什么方法画圆必须知道定点和定长。
师:因此,定点和定长是画圆非常重要的条件。
3.圆各部分的名称。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师:你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吗?(手指着圆)
生说,师在圆下方写:圆心(o),半径(r),直径(d)。
师:哪里是圆心?生答。
师追问:什么叫圆心?生:圆的中心。
师追问:为什么叫圆心?
引导生得出:这点到圆的曲线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一样长。
师追问:圆心重要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
什么是半径?
生答:在园中,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师:什么是直径?
生:通过圆心,两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师:现在你觉得圆心重要吗?生答。
师:为什么?引导生说出半径和直径都和圆心有关系。
师:圆心是构建其他概念的核心概念。
师追问:如果圆心在左边,圆能画到右边吗?生答。并引导生得出:圆心决定位置。因此圆心很重要。
4.半径。
师:你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半径,现在请你们画出半径。
抽生展示。
师: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生答:无数条。
师:这些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生:相等。
追问:为什么同一圆中的所有半径都相等呢?引导学生得出:因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一样长,而这个距离就是半径。因此同一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
师:半径就是刚才说的定长,因此半径就决定圆的大小。
5.直径。
师:通过圆心,两个端点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那在同一圆中直径有多少条?生答。
每条直径都相等吗?生:都相等。
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呢?
生:同一圆中,直径是半径的二倍。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在同一圆中,一个直径中含有两个半径。
师:可以把同一圆去掉吗?生答。
师:为什么?生答。
师: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若是,它有多少条对称轴?能画出其中的一条吗?
三.解释与应用。
(一).基本练习。
1.圆是平面上的一种(  )图形,将一张圆形纸片至少对折(  )次可以得到这个圆的圆心。
2.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都(  );所有的直径长度都(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
3.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  )厘米。
4.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用字母(  )表示。
5.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用字母(  )表示。
6.(  )决定圆的大小;(  )决定圆的位置。
(二)解释现象。
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并且车轴都要安装在圆心的位置?
引导生得出:圆形是为了便于滚动。车轴安装在圆心是为了使车轴到车轮的边缘的任何一个位置距离都是一样的,这样在进行当中不颠簸,能平稳的前进。
四.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画一个圆。
五.结课。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那些是书上的,那些是书上没有的?
教师总结:有的说,中国人特别重视中秋、除夕佳节;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喜欢以大团圆作结局;有人说,中国人在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上的词汇常常有“圆满”“美满”……而所有这些,难道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任何关联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