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0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二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分析“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正确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口算:
+=
÷=
÷=
×=
-=
×=
1-=
1-=
1-=
1
+
=
1+=
1+
=
2找单位‘‘1’’说说分率的意思。
(1)梨树棵数是杨树的4/5。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的6/7。
(3)这期数学平均分提高1/5。
(4)小明家今年玉米产量减产2/7。
2.引入新课。
我们班男生15人,女生20人,
?”引导学生提出: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
出示例1及条形图。
1、从题中得到了什么信息?已知什么?求什么?这些信息中,你觉得哪些信息比较重要?你能完整的叙述一下吗?
2、2003年的水位和2009年的水位分别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3、你对“比2006年的水位低”、“比2006年提高”怎样理解的?用分析分率句的方法和同桌间说说它们的意思。 分组探讨。
4、2003年的水位占2006年水位的几分之几?2009年呢?
5、你想怎样解答?学生观察:
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对“比2006年的水位低”的理解。
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分析这句话,教师适时引导:“比2006年的水位低”,是把谁看作单位“1”?
6、解决问题,交流方法。
教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求出2003年的水位是多少米吗?自己在练习本试一试。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抽不同学生的方法上黑板展示。主要可能有这样两种方法:
①156-156×
=156-21
=135(米)
②156×(1-)
=156×45/52
=135(米)
7、全班交流,请板演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适当追问:为什么156×这里用乘法做?让学生明确求降低的水位是多少米就是求156米的是多少,用乘法算。
对第二种方法,重点问:这里的1-中,1指什么,指什么,1-=指什么?
学生独立解决“2009年的水位米数”问题,全班评价。教师追问:这里的单位“
1”是什么,提高的是哪年的,你是怎样做的?
8、即时练习。
甲比乙多
,
已知乙为10,求甲?
甲比乙少
,
已知乙为10,求甲?
有时间思考:
甲比乙多
,
已知甲为10,求甲?
甲比乙少
,
已知甲为10,求甲?
三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
三、同类拓展,应用提高
1.练习二十二第1题。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各自的解法。
全班订正,教师重点评价:4.5×(1-)的解题思路。追问:(1-)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四、全课小结
通过学习,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可以怎么解决?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