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3.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3.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2 11: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北师版
七年级
下册 1、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很多东西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2、你能从生活中举出一些发生变化的例子吗?情景导入1、婴儿在6个月、1周岁、2周岁时体重分别大约是出生时的2倍、3倍、4倍,6周岁、10周岁时体重分别约是1周岁时的2倍、3倍. 2、测量小车从不同的高度下滑的时间,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下表: 3.004.231.892.132.451.711.591.501.411.35(1)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
(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3)h每增加10厘米,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4)估计当h=110厘米时,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5)随着支撑物高度h的变化,还有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量始终不发生变化?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获得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
3.学会用表格整理试验得出的数据,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根据表格中的资料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学习目标 在“小车下滑的时间”中,支撑物的高度h和小车下滑的时间t都在变化,它们都是变量.其中小车下滑的时间t随支撑物的高度h的变化而变化.支撑物的高度h是自变量,小车下滑的时间t是因变量。.
讲授新课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小车下滑的距离(木板的长度)一直没有变化.像这种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1、在“儿童从出生到10岁的体重变化”中,儿童的体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年龄是自变量,体重是因变量.
2、借助表格,我们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3、在表格里,通常把自变量放在上(或左)面,把因变量放在下(或右)面.1.我国从1949年到200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
(1)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1.我国从1949年到200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
(2)x和y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1.我国从1949年到200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
(3)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人口是怎样的变化? 1.研究表明,当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千克/公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 课堂练习 1.研究表明,当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2.某电影院地面的一部分是扇形,座位按下列方式设置:
(1)上述哪些量在变化?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2)第5排、第6排各有多少个座位?
(3)第n排有多少个座位?请说明你的理由 通过今天的学习,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收和体会?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常量.
2.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课后小结教材习题3.1 第3、4题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