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考试(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海淀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考试(浙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11-28 12: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生物模块一
《分子与细胞》考试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与生活在海水中的鲨鱼,组成它们体内的化学元素种类 ( )
A.大体相同   B.区别较大   C.很难确定   D.完全不同
2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
A.酵母菌 B.蓝藻 C.艾滋病病毒 D.大肠杆菌
3.人的肝细胞中,下列那种物质含量最多 ( )
A.蛋白质 B.水   C.肝糖元 D.脂肪
4.下面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
B.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水量高?
C.水是极性分子很容易与非极性分子融合?
D.老年人细胞中的含水量比婴儿少?
5.经化学分析断定某种物质中不含有任何矿质元素,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
A.葡萄糖    B.脱氧核糖核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酸
6.下列各种化合物中,都属于脂质的一组是 ( )
A.酶、胰岛素、血红蛋白 B.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
C.葡萄糖、乳酸、油脂 D.胆固醇、植物蜡、磷脂
7.下列哪项属于氨基酸 ( )
8.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COOH NH2 COOH
③NH2-CH-CH2-COOH ④NH2-CH-CH2-COOH ⑤NH2-CH-(CH)2-NH2
A.3、3、2 B.2、2、2     C.3、2、3 D.3、4、2
9.由一分子丙氨酸、一分子甘氨酸、一分子精氨酸,可以组成多少种三肽 ( )
A.6种 B.9种 C.12种 D.27种
10.所有的蛋白质分子都是 ( )
A.呈链状排列的20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
B.呈链状排列的多个同种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
C.约20种氨基酸组成的有空间结构的大分子
D.约20个氨基酸组成的有空间结构的大分子
11.形成蛋白质结构的层次从简到繁依次是 (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 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①→⑥→⑤→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12.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形成时失去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分别是 ( )
A.48 49 B.49 49 C.50 49 D.51 49
13.如果要研究牛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脂肪和还原糖,需要分别准备的试剂是 ( )
A.本尼迪特试剂、本尼迪特试剂、苏丹Ⅲ
B.苏丹Ⅲ、 双缩脲试剂、本尼迪特试剂
C.双缩脲试剂、本尼迪特试剂、苏丹Ⅲ
D.双缩脲试剂、苏丹Ⅲ、本尼迪特试剂
14.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淀粉、蛋白质、脂肪所用的试剂依次是 ( )
①双缩脲试剂 ②本尼迪特(斐林)试剂 ③稀碘液 ④苏丹Ⅲ染液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15.用来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分别是 ( )
A.碘液,蓝色    B.本尼迪特试剂,砖红色  
C.苏丹Ⅲ溶液,橘黄色 D.双缩脲试剂,紫色
16.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核酸由C、H、0、N、P等元素组成 B.核酸中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C.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DNA或RNA D.核酸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17.将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物质注人金丝雀体内后,经检测,新生细胞的细胞核具有放射性。注入的物质很可能是 ( )
A.脱氧核糖核苷酸 B.脱氧核糖核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酸
18.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 )
A.转换细准焦螺旋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19.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临时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调节器时,有一部分细胞较清晰,另一部分较模糊,这主要是由于 ( )
A.反光镜没调节好 B.标本切的厚薄不均
C.细准焦调节器未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20.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
21.下列对线粒体的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
 A.线粒体是由内、外两层膜构成的 B.线粒体是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
C.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 D.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
22.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骨架由微丝和微管组成 B.微管与细胞在生物体内的运动有关
C.细胞骨架可维持细胞的形状 D.胞质环流是细胞骨架运动的表现
23.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
①胰岛素 ②纤维素 ③ 唾液淀粉酶 ④淀粉 ⑤抗体 ⑥性激素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⑤⑥
24.下列关于质体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 )
A.叶绿体就是一种质体 B.质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C.质体可含有DNA和RNA等成分 D.质体与动物细胞无关
2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能够独立完成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的全过程
B.高尔基体接受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对蛋白质作进一步加工
C.叶绿体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储存在糖类的化学能
D.核被膜上的核孔复合体是某些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26.绿色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直接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C.中心体和内质网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27.科学家用两种伞藻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嫁接实验,该实验说明 ( )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过程 B.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的场所
28.所有的原核细胞都含有 ( )
A.核糖体、中心体 B.核糖体、细胞膜
C.中心体、内质网   D.细胞核、核糖体
29.病毒和细菌的根本区别是 ( )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遗传物质
C.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有无细胞结构
30.枯草杆菌与人体细胞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 ( )
A.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不同 B.没有遗传物质DNA
C.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D.没有复杂的细胞器
3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 )
A.大肠杆菌 B.噬菌体 C.衣藻 D.菠菜
32.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 )
A.磷脂、蛋白质、糖类 B.磷脂、糖蛋白
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磷脂、蛋白质、核酸
33.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
A.将细胞产生的物质分泌到细胞外 B.作为系统边界维持细胞环境的稳定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提高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速度
34.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 )
A.H20 B.K+ C.甘油 D.氧气
35.下列物质进入人体细胞时,需要载体并消耗新陈代谢产生的能量的是
( )
A.H2O B.K+ C.苯 D.甘油
36.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 )
A.吸水 B.胀破
C.质壁分离 D.质壁分离复原
37.右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的示意图。图中三个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 (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且乙<丙 D.甲<乙,且乙>丙
38.能促使过氧化氢酶水解的酶是 ( )
A.过氧化氢    B.解旋酶    C.蛋白酶    D.Fe3+
39.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其中最合理的实验顺序 是 ( )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并继续维持原先温度 ③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②→④→③→⑤     D.①→④→②→③→⑤
40.人的血液中一个碳酸酐酶分子,每分钟可催化分解1900万个碳酸分子,这说明酶具有( )
A.专一性  B.多样性  C.高效性 D.稳定性
41.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 ( )
试管号
试管内容物
条件
检测
1
2mL浆糊十2mL纯唾液
37℃
10min
3滴碘液
2
2mL浆糊十2mL清水
37℃
10min
3滴碘液
3
2mL浆糊十2mL稀释10倍的唾液
37℃
10min
3滴碘液
4
2mL浆糊十2mL纯唾液
95℃
10min
3滴碘液
5
2mL浆糊十2mL纯唾液+2滴浓HCl
37℃
10min
3滴碘液
A.1、2、3 B.2、3、4 C.3、4、5 D.2、4、5
4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在其它无关变量相同的条件下,加入以下哪项试剂反应速率最快 ( )
A.2滴3.5%三氯化铁溶液 B.2滴新鲜猪肝研磨液
C.2滴煮沸的猪肝研磨液 D.2滴丙酮溶液
43.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 )
A.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酶是蛋白质;
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44. 图中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 )
45. 将新鲜的绿色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此时,部位①和部位②的颜色分别是 ( )
A.无色、绿色 B.红色、绿色
C.红色、无色 D.红色、红色
46.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中,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溶 液




质量变化率
+8%
-6%
-4%
0
A.Ⅰ的浓度最低            B.Ⅱ的浓度较Ⅲ低
C.Ⅳ的浓度最高            D.Ⅳ可能是蒸馏水
47.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
A.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48.在需氧呼吸的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 )
A.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B.在电子传递链的末端与氢结合生成水
C.参与酶的催化反应 D.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
49.动物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ATP D.脂肪
50.甲乙两组酵母菌,甲组进行需氧呼吸,乙组进行无氧呼吸,分别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甲乙两组各自所消耗葡萄糖的量之比是 ( )
A.2∶1 B.1∶2 C.3∶1 D.1∶3
51.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 )
A.葡萄糖 → 丙酮酸 →氧 B.葡萄糖 → 丙酮酸 → 水
C.葡萄糖 → 氧 → 水 D.葡萄糖 → 丙酮酸 → 二氧化碳
5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 ( )
A.内膜上 B.基质中 C.囊状结构薄膜上 D.外膜上
53.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这时好氧性细菌将明显聚集在 ( )
A.红光的投影区域内 B.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
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 D.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
54.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55.要验证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 ( )
A.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B.用一株叶片多的植物
C.把植物置于适宜温度和光照下   D.将植物置于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的环境中
56.用14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哪一过程? ( )
A.光反应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 B.碳反应不需要光
C.二氧化碳被还原成糖的过程 D.光合作用中能量的传递过程
57.下图表示3株经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相似植株放在不同的钟罩内,(NaHCO3能分解产生CO2,),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本实验可以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B.温度和光照强度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所以称为无关变量
C.Ⅲ是对照实验
D.若Ⅰ中的NaHCO3溶液换成NaOH,实验可用于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58.人体内代谢终产物CO2的形成场所是 ( )
A.中心体 B.核糖体 C.内质网 D.线粒体
59.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是 ( )
A.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60.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纵切,视野内最多的细胞应当是 ( )
A.间期细胞 B.前期细胞 C.中期细胞 D.后期或末期
61.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的数量比为1∶1、染色单体数为0时,该细胞处于 ( )
A.中期或后期 B.后期或末期 C.前期或后期 D.前期或中期
6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  )
A.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 B.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和细胞质分开方式
C.染色体的螺旋化和复制 D.染色体的解螺旋化和染色体的分开
63.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
B.B~D段的细胞中发生着丝点分裂
C.B~C段与C~D段染色体数与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2
D.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64.右图为某一学生绘制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 )
A.a和b B. c和d C. b和d D. e和f
65.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需要进行复制的结构是 ( )
A.着丝点和细胞板 B.染色体和中心体
C.纺锤体和核仁 D.染色体和纺锤体
66.连续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很长时间都看不到细胞内的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变化,原因是 ( )
A.观察时间有限 B.细胞分裂速度慢
C.细胞已被杀死 D.观察的根尖部位不对
67.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 (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小鼠的膀胱细胞
C.山羊的肝脏细胞 D.苹果枝条的形成层细胞
68.下列哪一项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 )
A.细胞具有无限繁殖能力 B.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增多
C.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D.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69.细胞分化是一种 ( )
A.暂时性变化 B.灵活性变化
C.持久性变化 D.间断性变化
70.白血病可通过移植骨髓来治疗,因为骨髓可为患者提供 ( )
A.白细胞 B.神经干细胞 C.胚胎干细胞 D.造血干细胞
二、识图填充题(每空1分)
1.(7分)右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问题:
(1)图中1 表示 。
(2)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 [ ]
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3)线粒体双层膜的结构及化学成分与细胞膜类似,但在线粒体内膜上,图中3的含量
远远高于细胞膜,因为线粒体是细胞 的主要场所,完成这一过程需要膜上的多种
的参与。
(4)若该图表示为人的红细胞膜,则与血浆接触的一侧为 (A/B)侧。K+通过
红细胞膜的方式是 ,这种方式需要图中[ ] 作为载体。
2.(3分)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具有 的膜。
(2)细胞膜被动转运物质时,只需要转运蛋白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扩散叫 ,
上图中,属于这种扩散的是 (用符号表示)。
3.(7分)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序号与名称全对才给分)
(1)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 和[ ] 。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
(3)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______________。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______________。
(4)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 ______。
(5)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 ]______________。
4.(9分)右图是某分泌细胞结构模式图。若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请分析回答∶
(1)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________ __ (填图中数字)。
(2)图中[7]可能是_________ 。
A.性激素 B.维生素 C.脂肪酶 D.DNA聚合酶
(3)[3]、[5]分别来自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所需大量能量是由[ ] ____________供给。
(4)由此可看出,细胞内的生物膜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上有一定的连续性。
(5)此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该细胞 。
5.(共6分)右图为一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1)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在这一时期的主要特是

(2)该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____。
(3)下一分裂期是____ __,该时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是__ __。
(4)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视野中观察到的数目最多的细胞处于_______期。
6.(共6分)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
(1)A瓶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
________ ______。
(2)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 _ 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装置有无错误之处,如果有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图中加以改正。
(4)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
(5)D瓶中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三、简答题:
1.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含下列几种有机物(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③NH2-CH(COOH)-CH2-COOH
④NH2-CH(NH2)-CH2-COOH ⑤NH2-CH(COOH)-CH2SH?
(1)实验中,核糖体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______ (填序号),通过___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__________,氢来自于___________。?
(2)上述有机物合成的多肽至少含有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3)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少有________个肽键。肽键的化学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分析,培养液中生成了多种产物,这说明了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__________________。
2.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分析有关问题。
 ⑴ 应选取人体哪种细胞做实验 (  )
A.口腔上皮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成熟的红细胞
你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将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⑶ 经过实验步骤⑵以后,可用下列哪一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  )
A.静置      B.加热    C.离心   D.过滤
 ⑷ 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表中数据均为质量分数%)
    物质种类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大鼠肝细胞膜
59
35
2.9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线粒体内膜
76
24
微量
线粒体外膜
52
48
微量
依据上表数据,请分析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物质组成的主要区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红细胞在血浆中与其他物质或细胞之间依靠_____________来彼此分隔;血浆中的营养物质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入红细胞;红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可通过细胞膜进行 _____________功能。
3.右图示有关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子ATP中含有_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2)图中的a、b分别代表_________ 、_________。
(3)C指 _________。
(4)在动物肌细胞中,进行②反应时,能量来自___ __。
(5)①②反应进行时所需要的酶一样吗? 。为什么_____ ____。
(6)进行①反应时能量用于_________,进行②反应时能量用于_________,由此可见能量是_________,物质是_____ ____。
4.实验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 ℃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3 9 11 45 >60
(1)酶活性最强时的pH是_________。
(2)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__ ______。
(3)请以2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4)在人体消化道中,能分泌本实验中酶的部位是_________。
(5)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什么设计?
5.空心菜原为夏季蔬菜,为使空心菜能尽早上市,福州地区春季常用大棚生产方法,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乙为棚内植物各时吸收CO2的速率,假若一昼夜中6时日出,18时日落。请据两图回答下列各问:
(1)图甲中的BC段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 __ _____,所以气温不太低的中午,农民常常对大棚进行通风,这样做是通过
___________ ____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2)若与夜间气温不会太低,农民也常常对大棚进行时短时间通风,其目的是____ _
__ __,从而达到增产的目。
(3)图乙中的a点,植物细胞内与大棚内CO2浓度变化有关的生理活动的特点是此时 ___ 。
(4)大棚栽培中,若一次施肥过多,植株可能出现萎蔫现象,原因是_____ _ __ 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C
A
D
B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D
D
D
C
A
B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C
B
A
A
C
B
D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D
B
B
C
B
C
C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D
B
D
B
B
A
C
B
C
D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D
C
C
C
A
C
B
D
C
A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B
B
B
C
B
C
D
B
C
D
二.识图填充题(每空1分)
1. 共7分
 (1)脂双层 (2)[2]糖蛋白 (3)需氧呼吸 酶
(4)A 主动转运[3]蛋白质
2. 共4分
(1)选择透性    (2)易化扩散 C
3. 共7分
 (1)[ 2 ]液泡;[ 4 ]叶绿体 (2)[ 5 ]高尔基体 (3)[ 8 ]内质网
[ 9 ]线粒体 (4)[ 4 ]叶绿体 (5)[ 13 ]中心体。
4. 共9分
(1)l、2、3、4、5、6、7  (2)C (3)内质网 高尔基体 分泌蛋白  [8]线粒体
(4)结构 功能  (5)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
5. 共6分
(1)中期 每条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染色体形态、数目比较清晰
 (2)6 (3)后期 0  (4)间期
三、简答题(每空1分)
1.(1) 1、3、5 脱水缩合 —COOH —NH2和—COOH (2) 1  2
(3) 19 —CO—NH— (4)多样性 功能的多样性(蛋白质分子具有多种功能)
2. ⑴ D;因为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比其他三种细胞更易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⑵ 蒸馏水;渗透  ⑶ C  ⑷ 都含有蛋白质和脂质;细胞膜中含较多的糖类,而细胞器中只含微量的糖类 ⑸ 细胞膜;细胞膜;信息交流
3.(1)2(2)呼吸作用、光合作用(3)生命活动(4)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5)不一样,因为①和②是两个不同的反应,而酶具有专一性(6)合成ATP,各项生命活动,可逆的,不可逆。
4.(1)2 (2)酶活性越大,蛋白质分解越快,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 (3)方法Ⅰ:将温度由25℃提高至大约37℃。方法Ⅱ:将原题中正方体蛋白块处理得更小(如切成0.5×0.5×0.5=0.125 cm3),这相当于消化道内进行的物理性消化 (4)胃(小肠不可,因pH与题意不符) (5)另增加一个试管,放入等量的蛋白块并将pH调得适当,但不加酶溶液
5.(1)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提高CO2浓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
 (2) 降低温度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3)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根尖细胞渗透吸水减少,甚至可能发生渗透失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