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特训1 力与运动
摩擦力实验探究、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
重难点集训目录
一、 摩擦力的存在与概念
二、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三、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概念与区别
摩擦力的存在与概念
1.如图所示,表面粗糙情况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力F作用下运动,水平面作用于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在图甲、乙两种情况中(C)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2、如下几个图中,物体A相对于小车静止,地面不光滑,物体A在哪种情况下没有受到摩擦力( D )
A.①一起做加速向前运动 B.②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C.③一起做加速向前运动 D.④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在分析物体是否受到静摩擦力时,通常要运用假设法。先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看物体能否保持现在这种状态。如果能保持现在这种状态,说明不受到静摩擦力;如果不能保持现在这种状态,而向某个方向运动,那么就存在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图①,当物体A与小车一起做加速向前运动时,对A分析,假设A不受力,A的运动状态肯定不变,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与事实矛盾,所以假设有误,则A肯定受到摩擦力。
图②,当物体A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对A分析,假设A不受小车的摩擦力,则A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力不平衡,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假设有误,则A肯定受到摩擦力。
图③,当物体A与小车一起做加速向前运动时,对小车分析,小车向前运动,地面给小车向后的摩擦力,假设A对小车没有一个向前的摩擦力,则小车不会向前加速运动,所以假设有误,即小车受到A向前的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小车对A也有摩擦力。
图④,当物体A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对A分析,A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4.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 D )
A.f丙>f甲=f丁>f乙 B.f乙>f丙>f丁>f甲 C.f乙>f丁>f甲>f丙 D.f乙>f甲=f丁>f丙
6.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D )
A.F1>F2 B.F2=F3 C.F3>F4 D.F3=F4
3.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用F=5.3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2)若用F=5.8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3)如果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大小为____N,撤去外力的瞬间,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答案】(1)5.3 (2)5.1 (3)5.1 5.1 我们先根据题意标出图中三个阶段木块的运动情况:0~t1木块静止,t1~t2由静止开始运动,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当F=5.3N时,木块是静止的,木块受力平衡,水平方向:拉力F与静摩擦力等大反向,所以静摩擦力大小为5.3N,方向向左。
(2)若用5.8N的水平拉力F拉木块,F已超出能让物体保持静止的最大拉力5.5N,木块将由静止开始运动。
(3)在第三个阶段,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滑动摩擦力与拉力F仍二力平衡,据图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为5.1N。撤去外力的瞬间,物体仍受滑动摩擦力,将做减速运动。上述两种情况都为非平衡状态,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二力不平衡。但是,由于物体所受的压力及地面的粗糙程度都没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仍为5.1N。
4.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分析两图象可知:当t=1秒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t=3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牛,当t=5秒时,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
5、小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作了如下猜想:A.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接着她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 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 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木块在较光滑木板上匀速滑动 在粗糙木板上匀速滑动 在较光滑木板上匀速滑动
(1)步骤①和②是为了验证猜想A(填“A”或“B”),所探究的摩擦力是指木块和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
(2)小梦接着按步骤①和③探究猜想B。你认为步骤③能否测出摩擦力?不能。
(3)小梦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呢?她用①的装置进行实验:先水平拉动木块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牛,紧接着增大拉力使木块加速度滑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根据上述实验,小梦得到了“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分析操作过程,你认为小梦的结论可信吗?不可信,原因是没有匀速拉动木块运动。
6、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同一木块进行了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情景如图甲、乙、丙所示。
①在图乙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__3.4__N,方向__水平向左__。
②比较__甲、乙__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
③比较甲、丙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接触面粗糙程度__有关。
(2)在操作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木块处于__平衡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不是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理由是__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也不等__;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它的支持力__不是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1)①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为0.2N,由图乙可知此时的读数为3.4N;因为木块水平向右滑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②甲、乙两图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导致摩擦力大小不同。③甲、丙两图中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导致摩擦力大小不同。(2)图丁中木块在各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也不等;因为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重力与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7、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丁(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均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填“正确”或“错误”)的。
(5)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2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8、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甲 乙
(1)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它的示数是1.6牛。
(3)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压力F/牛
3
4
5
6
7
摩擦力f/牛
0.6
0.8
1.0
1.2
1.4
解:
(4)分析图象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5)实验结束后,小丽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她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概念与区别
1、如图所示,P、Q两物体分别放在同一桌面上,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B )
A.物体P的速度一定大于物体Q的速度
B.若mP=mQ,则物体P一定比物体Q粗糙
C.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等于物体Q受到的摩擦力
D.物体Q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物体P对桌面的压力
2.如图所示,A、B、C三个石块叠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石块B所受A的压力和C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石块B受到石块A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C.石块B受到的重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石块B对石块C的压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向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D )
A B C D
4、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中考特训1 力与运动
摩擦力与二力平衡
重难考点清单
摩擦力的存在与概念
定 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方 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可能与实际运动方向相同,如向上爬树;也有可能相反,如向下爬树)。
条 件: 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接触面粗糙;
②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挤压;
③两物体已发生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止)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①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分别控制压力大小与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实验评估及实验改进方法
方案一、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拉动,但实验过程中很难保持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方案二、使弹簧计固定,拉动物体下面的长木板,根据二力平衡,无论怎么拉动木板,测力计的示
数即摩擦力的大小
方案二优点:①不需要控制木板匀速直线运动,方便实验操作
②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便于读数
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概念与区别
定 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明这两个力是平衡
的,或者说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条 件:作用在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判 断:①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②两个力同时满足二力平衡的
四个条件。
注 意: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区分时,应注意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
不同的物体上。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探究)
使用控制变量法:
①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同一直线
②两个力大小相同
③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五、摩擦力大小与方向定量分析-水平方向(利用二力平衡求解)
测 量: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拉力大小等于木块
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因 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注 意: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②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反,也可能
相同。
六、二力平衡的应用(受力分析,较难)
受力分析:物体在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根据一个力大小和方向,判断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判断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受力平衡,则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