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学年度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学期高中联谊阶段性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
命题人:何秋荣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用0.5mm黑水笔书写,答案写到指定区域(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到第Ⅱ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移动 B、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移动
C、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2、属于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和细胞核 B、中心体和核糖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3、主动运输不同于自由扩散的特点是
①高浓度→低浓度 ②低浓度→高浓度 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⑤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⑥不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A、① ④ ⑥ B、② ③ ⑥ C、① ④ ⑤ D、② ③ ⑤
4、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原因是
?A、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 B、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 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过多
5、下列结构中能产生[H]的是
①核糖体 ②叶绿体 ③线粒体 ④细胞质基质 ⑤高尔基体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6、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能产生的中间产物是
?A、乳酸??? B、二氧化碳 ??? C、酒精??? D、丙酮酸
7、下列哪项生命活动,需要消耗ATP
A、根吸收水分 B、蒸腾作用 C、葡萄糖进入消化道上皮细胞 D、细胞获取O2
8、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体内含水量不同 B.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水的含量不同
C.在寒冷的冬天,冬小麦体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相对较高
D.在植物种子保存过程中,都是通过最大限度脱去自由水来贮藏
9、下列是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变化,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糖原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麦芽糖为二糖,葡萄糖为单糖
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是:
A.氢、氧 B.碳、氧 C.氧、氮 D.氧、氢
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A.糖类的多样性 B.蛋白质的多样性 C.RNA的多样性 D.DNA的多样性
糖类不含有,脂类不一定有,蛋白质也不一定有,而核酸一定有的元素是:
A.N B.P C.S D.P、S
生物膜本身的作用不包括:
A.物质运输 B.信息传递 C.能量交换 D.蛋白质加工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但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下,它一般情况下不用作细胞的:
A.结构物质 B.能源物质 C.调节物质 D.免疫物质
分泌蛋白的运输方向是:
A.游离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附着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C.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16、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下列哪项不会上升:
A.DNA含量 B.线粒体数量 C.自由水比例 D.细胞核孔数量
17、检验蛋白质、脂肪、淀粉的试剂分别是:
A.苏丹Ⅲ、碘液、双缩脲试剂 B.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
C.斐林试剂、碘液、苏丹Ⅲ D.双缩脲试剂、苏丹Ⅲ、碘液
18、下图为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是: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19、下列细胞能成功用于做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叶的下表皮细胞 D.用开水煮过的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细胞
20、最能表明某一生物细胞间功能差异的一项是
A.细胞体积的大小 B.细胞膜的结构 C.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D.细胞核的大小
21、透析型人工肾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A.流动性特点 B.自由运输 C.选择透过性功能 D.主动运输
22、有氧呼吸从葡萄糖开始,到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气用于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B.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
C.与[H]结合生成水 D.氧化有机物
23、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
A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 酶是生物催化剂
C 绝大多数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
24、在做植物实验的暗室内,为了尽可能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
A 红光灯 B 绿光灯 C 白炽灯 D 蓝光灯
25、高等植物细胞中与葡萄糖生成和彻底分解有关的细胞构造依次是
A 叶绿体和线粒体 B 叶绿体、内质网和线粒体
C 叶绿体和细胞质 D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6、将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开,取甲、乙、丙、丁四支试管,甲内装细胞质基质,乙内装线粒体,丙和丁内装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的混合物。分别在这四支试管中加入葡萄糖,在甲、乙、丙试管中不断地通入氧气,而将丁试管密封。有CO2放出的试管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丙和丁
27、.图中简单表示一项化学反应。图中的圆表示两个不相同的物质,图中x最可能是
A.果糖 B.蔗糖 C.半乳糖 D.葡萄糖
28、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 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A.部分正确 B.②③ C.①②③④ D.全都不对
29、有工厂利用酶将废弃动植物油脂与甲醇等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的酶是
A.胆碱酯酶 B.固醇酯酶 C.脂肪酶 D.磷脂酶
30、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
原因是CO2 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 I和 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
原因是温度的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 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
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 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31、在呼吸作用过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32、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分别是
A.二氧化碳 丙酮酸 葡萄糖 B.丙酮酸 葡萄糖 二氧化碳
C.丙酮酸 二氧化碳 葡萄糖 D.葡萄糖 丙酮酸 二氧化碳
33、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下的骨胳肌,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此时葡萄糖分解为
A、酒精 B、酒精和二氧化碳 C、乳酸 D、乳酸和二氧化碳
34、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 脂肪酶 C.蛋白酶 D.麦芽糖酶
35、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A. A-P-P~P B. A~P~P~P C. A~P~P-P D. A-P~P~P
36、 ATP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在
A.腺苷内 B.磷酸基内 C. 高能磷酸键内 D. 腺苷和磷酸基的连接键内
37、一分子ATP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
A.1、3、3 B.1、3、2 C.2、3、2 D.1、2、3
38、高等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它们分别形成于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A.②④ B.③② C.①④ D.④①
39、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产生了等量的CO2。那么,它在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A.1:2 B.2:1 C.3:1 D.1:3
40、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则细胞内三碳化合物(C3)与(CH2O)生成量的变化是
A.C3 突然增加,(CH2O)减少 B.C3与(CH2O)都减少
C.C3与(CH2O)都增加 D.C3 突然减少,(CH2O)增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2分) 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____________,这些ATP将用于________________。图中[H]在叶绿体中来源于__________ ,形成的部位是 。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______________。此过程的总反应式为 。
(4)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_______ 。
2、(8分)下面是绿色植物体内ATP与ADP的互换式:
ATPADP+Pi+能量,请回答:
(1)A代表________ ,P代表________ ,T代表________ 。
(2)当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释放的能量供给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从右向左进行时,所需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与这一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 和 。
3、 (6分)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Ⅰ操作步骤:
(1)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2)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 3.00ml,
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3)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4)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Ⅱ结果见下表: (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编号处理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
橙黄色
+
+ +
?
Ⅲ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要选择37℃恒温,原因是 ; 。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 。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酶的最适PH是 。
4、(6分)下图为真核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反应①在__________ 中进行,②在__________ 中进行,③④在__________ 中进行。
(2)表示有氧呼吸的序号是__________,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和 。
5、(8分)回答有关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一组问题
(1)用乙醇——研磨法提取叶绿体色素时,要以乙醇为提取液的原理是叶绿体的各种色素能
有机溶剂。
(2)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 ,为了防止叶绿素破坏,应加入 。
(3)进行层析时,滤液细线不能没入层析液中,这是因为 。
(4)层析后滤纸条上的色素带,自上而下依次为:橙黄色的 ;黄色的 ;蓝绿色的 ;和黄绿色的 。
高一生物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5分,共60分。
1—5 DCDAC 6—10 DCCCB 11—15 DBDBB 16—20 ADDCC
21—25 CCCBD 26—30 CBDCD 31—35 BCCCD 36—40 CBDCA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 (1) 光反应 光能 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合成葡萄糖) 水的光解 基粒(囊状结构薄膜)(类囊体膜) ;
(2) 暗反应 叶绿体基质 ;
(3) 有氧呼吸 葡萄糖氧化分解 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C6H12O6 + 6O2 + 6H2O → 6CO2 +12H2O + 能量
(4)C
2、(1)腺苷 磷酸基团 三
(2)植物体各项生理活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叶绿体 线粒体
3、(1)37度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催化温度 使实验的条件相同
(2)淀粉被分解
(3)加水稀释
(4)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PH=6.8时,酶的催化活性最强。 6.80
4、(1)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2) ①② ①② ①④
5、(1)溶于
(2)为了研磨充分 碳酸钙
(3)防止色素溶于层析液
(4)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