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邗江、宝应、仪征六校联考期中试卷(高一生物)2008.1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51.(10分)
(1) (2分) 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2.(13分)(数字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
(2) [ ]
(3) [ ] [ ]
(4) [ ]
(5)
(6)
(7) [ ]
53. (7分)
(1) (2分)
(2)
(3)
(4)
(5)
(7)
54.(14分)
(1) (2分)
(2)
①
②
(3)
(2分)
55.(6分)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邗江、宝应、仪征六校联考期中试卷(高一生物)2008.11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一头牛突然得病,并发生全身抽搐,兽医除必须对症下药外,还需注射一定量的( )
A.生理盐水 B.葡萄糖液 C.葡萄糖酸钙液 D.淀粉和蔗糖
2.某人得了脂肪肝病(即肝细胞中有过多脂肪),则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脂肪 B.蛋白质 C.水 D.无机盐
3.以下实验中需要用到显微镜的是( )
A.鉴定脂肪 B.鉴定还原性糖 C.鉴定淀粉 D.鉴定蛋白质
4.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每摩尔蛋白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
A.52、52?? B.50、50?? C.52、50?? D.50、49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分别是( )
A.纤维素和糖原 B.麦芽糖和乳糖 C.淀粉和糖原 D.葡萄糖和纤维素
6.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误吃毒蘑菇而死亡,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以 20 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128 来计算,则鹅膏草碱的分子最大约是( )
A.1024 B.898 C .880 D.862
7.植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
A.细胞核中 B.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内 C.细胞质基质内 D.细胞核和细胞质内
8.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
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这些
多肽中共有的肽键数为( )
A.31 B.32 C.34 D.35
9.唾液淀粉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 )
A.麦芽糖 B.葡萄糖
C.水和二氧化碳 D.氨基酸
10.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元素
C
O
N
H
S
Fe
含量(%)
92.393
3.518
2.754
1.214
0.006
0.006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11.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是( )
A. 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 内质网 D.核糖体
12.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
A.6、18? B.5、18??? C.5、17?? D.6、17
13.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约79%而呈坚韧的形态,血液含水约82%却呈川流不息的液态,对这种差异的解释是
A.心肌内含较多结合水 B.血液中全是结合水
C.心肌内含较多自由水 D.血液中全是自由水
14.在如图所示的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多糖和核酸主要是(? )
A.糖原和RNA? B.糖原和DNA?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
15.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给能量 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供给水分
16.下列多肽在人消化道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
17.一分子的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个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
A.8 B.12 C.10 D.6
18.人的肝脏细胞中的DNA存在于( )
A.细胞核、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B.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核
C.线粒体和细胞核 D.细胞核、核糖体和线粒体
19. 下列细胞结构,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的是( )
A.核糖体 B.叶绿体 C.大液泡 D.细胞壁
20.下列物质在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是( )
A.蔗糖 B.麦芽糖 C.葡萄糖 D.乳糖
21. 下列物质不属于脂质的是( )
A.维生素D B.胆固醇 C.脂肪酶 D.雄性激素
22.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 )
A.不变 B.升高 C.下降 D.变化与此无关
23.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有( )
①淀粉酶 ②纤维素 ③脂肪 ④性激素 ⑤胰岛素 ⑥胆固醇 ⑦氨基酸 ⑧抗体
A.③④⑥ B.①④⑧ C. ①⑤⑧ D.①⑦⑧
24.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
A.核孔 B.核膜 C.染色质 D.核仁
25.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氨基酸培养胰腺细胞,最后测出细胞分泌带有放射性的胰岛素。如果用仪器测试放射性在细胞中出现的顺序,这个顺序最可能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内质网 ④染色体 ⑤高尔基体 ⑥细胞膜 ⑦细胞核
A.①③④⑦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⑦④⑤ D.⑥②⑦④⑤
26.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和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27.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多少肽键?
A.63 B.62 C.17 D.16
28.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 )
A.核糖体和线粒体 B.细胞膜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 D.细胞膜和核糖体
29.将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的(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30.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 )
A 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膜
3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都有核膜 B.都有DNA C.都有核仁 D.都有染色体
32.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33.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
A.红细胞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洋葱表皮细胞
34.人体免疫球蛋白中, IgG 由 4 条肽链构成,共有 764 个氨基酸,则该蛋白分子中含-NH2和-COOH的最少数目分别是( )
A. 746 和 764 B. 4 和 4 C. 760 和 760 D. 无法确定
35.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用于合成( )
A.淀粉、蛋白质 B.蔗糖、氨基酸 C.蛋白质、核酸 D.纤维素、麦芽糖
36.把一小块生物组织捣碎后,经化学分析,含有水、蛋白质、DNA和糖原,由此可判断该组织是( )
A.家兔的 B.小麦的 C.病毒的 D.细菌的
37.在洋葱根尖的细胞中,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 )种。
A. 5、2、8 B.4、2、2 C.4、2、8 D.8、2、8
38.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糖蛋白 B. 磷脂 C. 脂肪 D. 核酸
39.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 )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40.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 )
A.1、3、5 B.2、4、6 C.2、3、5 D.2、4、5
41.将“b”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 )
A.b B.d C.q D.P
42.在人体细胞中,由A、G、U三种碱基可构成多少种核苷酸(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43.玉米叶肉细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中心体和核糖体
C.叶绿体和液泡 D.内质网和液泡,
44.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为40×时,则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的个数是( )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45.对细胞学说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C.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而来的
D.细胞对另一个个体的其他细胞的生命活动起作用
46.细胞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
A.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 B.细胞能进行主动运输
C.细胞含有各种有机物 D.细胞结构保持完整性
47.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并生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酸的( )
A.氨基? B.羧基?? C.氨基和羧基?? D.连在C原子上的H
48.下列物质的组成中含有糖类物质的是(? )
A.RNA?? B.乙醇??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49.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乙物质的分子式为C57H1106,则关于甲、乙两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内,甲很可能是淀粉 B.动物体内,甲很可能是乳糖
C.乙与甲相比,其组成元素的特点是H含量高
D.甲、乙都可能作为能源物质,而乙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50.分析多肽E和多肽F(均由一条肽链组成)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元素或基团
C
H
O
N
-NH2
-COOH
多肽E
201
348
62
53
3
2
多肽F
182
294
55
54
6
1
那么请你推算这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
选 项
A
B
C
D
多肽E
199
340
58
51
多肽F
181
281
53
49
第Ⅱ卷(50分)
二、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51.(10分)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 ,写出构成它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 (2分)
图中表示R基团的编号是______________。
(2)此化合物是由 种氨基酸构成,它们之间以 连接,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 。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此反应在 (填一种细胞器)中发生,在该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
52.(13分)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 [ ]中填数字,在 上填文字,数字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只有借助 (仪器)才能观察到图中所示的各种细胞结构。
(2)图A为 细胞;判断的依据是细胞 具有[ ] 结构。
(3)右图植物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 ,与结构7的形成有关的
细胞器[ ] 。
(4)切开西瓜,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于图中
[ ] 。
(5)所示结构1的主要化学组成为_________
和 。
(6)主要由于有 的存在,可以判定该细胞是真核细胞。该结构是细胞
和 的控制中心。
(7)图中[ 11 ]具有合成___________的功能,这个
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______。
53.(7分)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一般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将其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流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对“血影”的分析得知其化学组成如下:蛋白质49%,脂质43%,糖类8%。
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类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二倍。
(1)为什么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 (2分) 。
(2)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蛋白质主要应该是 。
(3)“血影”的化学成分中主要是哪一种脂质? 。
(4)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二倍,这说明了 。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细胞外
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7) 如果用植物细胞代替哺乳动物红细胞,按照上述方法步骤做此实验,要想获得细胞膜,首选必须去掉_____ 。
54.(14分)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A可分为A1…A4…,其原因是:从a分析是由于氨基酸的 (2分),从A分析是由于多肽的 。
(2)植物体内大分子B是 、 ;B在动物体内是 ,
其作用是 ;
生物体内糖类的功能是① ② .
(3)大分子C的元素组成是 ,在结构上C1 为 结构
C2为 结构,大分子C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是 (2分)。
55.(6分) 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在变性过程中肽键是否因此而断裂呢?
请设计一个验证 “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的实验。
材料、用具: 0.0lg·mL-1 的 CuS04溶液、 0.05g·mL-1 的 CuS04溶液、0.1g·mL-1的NaOH溶液、蛋清、清水、酒精灯、试管、滴管等必备用品。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呈紫色。如果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呈紫色,即可证明肽键没有断裂。
(2)方法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A、B,向两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冷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④观察两试管的颜色变化。
(3)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
?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邗江、宝应、仪征六校联考期中试卷(高一生物答案)2008.11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A
C
C
C
D
A
D
C
D
C
A
A
B
B
B
C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C
C
C
B
C
D
D
D
D
B
C
D
B
C
A
A
A
A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C
C
A
C
D
C
A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不作特殊说明,均为每空1分)
51.(10分) (1) 三肽(或多肽) ; H2 N━C━COOH(2分);②③⑤;
(2)3; 肽键; R基不同 (3) 脱水缩合; 核糖体;36
52.(13分)(1)电子显微镜; (2)动物; [13 ]中心体
(3) [11 ]核糖体; [5 ]高尔基体 (4)[2 ]液泡 (5)磷脂分子;蛋白质
(6)细胞核;遗传特性;细胞代谢活动 (7)蛋白质;[9 ]线粒体
53.(7分)(1)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2分,答出无细胞核给1分)
(2)血红蛋白 (3)磷脂 (4)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5))C (6)细胞壁
54. (14分)(1)种类、数目、排列顺序(2分); 数目和空间结构
(2)淀粉; 纤维素; 糖原; 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
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也是其(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3)C、H 、O、N、P; 双螺旋(双链); 单链;
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2分)
55.(6分) (2)①等量的蛋清液;
② 对A试管加热,使蛋清液变性,B试管不加热(2分)
③分别向两支试管滴加1 mL 0.1g?mL -1的NaOH溶液,摇匀,再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入4滴0.01g?mL-1 的CuS04溶液,摇匀。(2分)
(3)预期结果:A、B试管均变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