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和污水处理》教学设计
【教材介绍】
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第六课,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看到淡水资源不但的被污染情况下,来探索水污染的成因,并寻找处理污水的方法。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观察方法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同,认识到沉淀和过滤只能分离掉一部分杂质。本课通过对身边的“污染源”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分析】
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对水污染都是淡泊的,都说是与自己无关的,通过学习本课之后才认知,“人们在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到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2.过程与方法:做污水净化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并学会处理水污染。
【重难点】
重点:了解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增加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难点:如何处理污水净化、在净化过程中要知道各个环节的作用。
【器材准备】
教师准备:清水1桶、脏袜子、脏拖把、烧杯(每组2只)、过滤装置(每组1套)、有关水污染的图片。
学生准备:一小瓶生活污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污水图片。
2.提问:“图片中的河水为什么这么脏呢?”
3.学生依次把自带的生活污水汇集到污水桶中。舀一杯污水,出示,提问:“现在,这桶污水中有些什么脏东西?”
二、探究活动
(一)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
1.观察自然水和污水
师:“清洁的自来水被我们用来洗脸、刷牙、洗衣、拖地之后就会变成这样的污水,和清洁的自来水相比,它有什么不同特点?让我们来观察一下!”
观察记录单
现象
颜色
气味
沉淀物
透明度
漂浮物
自来水
污水
2.做净化污水的实验
教师通过简单的演示污水处理实验——过滤和沉淀的方法净化污水时,组织学生分组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去净化污水、并做记录。
观察记录单
现象
颜色
气味
沉淀物
透明度
漂浮物
自来水
污水
后的水
(沉淀或过滤)
我们的发现:
3.组织交流
师:“经过过滤和沉淀,原来的污水达到自来水的洁净程度了吗?”“能饮用了吗?”
4.了解自来水厂的净化处理方法。
师:“这两种净化处理方法只能分离一部分污水中的杂质,淡水在自来水厂除了沉淀和过滤以外,还要经过灭菌消毒。”
(二)污染源的讨论
1.小组讨论
师:“除了生活中会产生污水以外,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污水?”
(学生讨论并记录在作业本上,完成网状图)
2.看更多的水污染图片
师:“这些污水里面可能有什么杂质?污染源可能在哪里?”
3.水污染的危害
师:“这些污染物会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水体运动流向远方的河流、湖泊,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学生回答)
4.师:“污水最终会影响整个水环境,因为大多数地区的自然水源就是取自水库、河流、湖泊,如果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三)污水的处理。
1.了解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师:“污水应该经过怎样的处理才可以排放带自然水域中?”
课件出示要思考的问题:
(1)污水处理一般要经过哪几道程序?
(2)每一个环节中,污水得到了怎样的处理?
(3)净化处理后的水,我们能直接饮用吗?
(小组选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
师:“废水经过有效的处理,就能无害地回归环境。但一般不适合做饮用水,可以用在其他方面,如用这种谁浇灌草坪和树木,或作为工厂中的冷却水等。”
三、知识拓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污水和污水处理》,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师:“对于我们,应该为保护水环境做点儿什么呢?”
(学生谈行动计划)
【板书设计】
污水和污水处理
活动记录
现象
颜色
气味
沉淀物
透明度
漂浮物
自来水
无
无
无
高
无
污水
褐色、黑色
臭味
有,较多
低
有
净化处理后的水
灰色
臭味
有,较少
中
无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绝大多数水污染是由 人类活动 引起的。
(2)目前的污水在护腰包括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 等。
(3)我们能用 沉淀、过滤 等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2.水的污染源的来源
农业:化肥、杀虫剂等
工业:废水、油污、染料等
生活:洗涤剂、排泄物等
其他:动物尸体、雨水侵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