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16:0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
?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 教学重点 ?
亚洲的位置特点;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首先要先跟学生解释{区域}:
区域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
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区域是地球表层一个片段。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区域构成指的是区域所反映出的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按划分标准的不同,区域可分为各种类型:
  1.按区域性质,可分为:
  自然区域:
  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依照一定的目的去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特定性质而划分出来的自然地理综合体。自然区域是地理学家对自然环境进行的科学性的区划,不同的科学家与不同的地理观点,形成互有差异的自然区划方案。
  经济区域:
  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等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特定性质的生产地域综合体。
  社会、文化区域:
  是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的特定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
  文化区域是相对较不确定的概念,一般由文化因素的综合来确定,具有感知的性质,主要是人文地理学者研究的对象。
  2.按划分方式,可分为:
  区划区域
  也称区划单位:其中每一个具体单位都具有空间的连续完整性,不能存在独立于该区之外又从属于该区域的单位,即区划区域遵循区域共轭性原则。
  类型区域
  也称景观形态类型单位:每一单位在地域上表现为分离的分布区,可以重复出现,穿插组合。它主要反映出某些地段的共性特征,而不是完整的或带有群体联系的个性特征。类型区域在区划区域的每个层次上都可以出现,并且常表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成为区划区域的基础。
  3.按照区域内部分布状况可分:
  同一区域:
  也称均一区域或同质区域。根据同质性特定指标划分,地理现象呈离散型分布,区内组合具有均一性。如地貌类型分区,植被类型分区,人口密度分区,文化区等。
  结节区域:
  又称功能区域或枢纽区域。按照地理事物过程及空间的相关关系划分。具有和谐的内部结构组织,以一个焦点(结节)或焦点体系为中心,而其周围的地域通过一定的联结方式系结于焦点的地理区域。如以一个海港或商业中心的腹地构成的区域(经济区)。
  4.按照区域内在的聚合和结构可分:
  单相区:如坡度、农田。
  多相区:具有密切关联相的或多或少的组合。如气候、土壤、农业、资源、自然和经济组合成的区域,农业区即是。
  总和区:具有地理学研究中的内部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相的组合。
另外,还有按规模大小不同将区域分为大型区域、中型区域、小区域,不一而论。
我国的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趣谈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有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这一点,从主食结构上也可看出,我国南方气候湿热,盛产水稻,因此,以大米为主食;北方气候相对干冷,适宜小麦等作物生长,因此,以面粉为主食。

  山西人能吃醋,可谓“西酸”之首。他们吃饭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三调羹醋用以“解馋”。改革开放前,每逢春节,别处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他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另外,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越酸越能显出制作者的水平。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可是一套传统名菜。

  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爱吃酸?打开中国地图,可知这些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因而他们的食物中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这样,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及东北的朝鲜族等地居民多喜辣,我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贵州人平生所吃辣椒极多,朝天椒、野山椒均不在话下。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好后,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因此叫“涮涮辣”,四川的“麻辣烫”要是全国闻名,可以说,没有不辣的四川名吃,四川名吃不辣,也就谈不上“名吃”。如今,人们除了管四川女子叫“川妹子”外,还称其为“辣妹子”,原因大概也基于此。

  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的朝鲜族当地气候湿润多雨,春天多阴湿寒冷,而四川虽不处于东部,但其地处盆地,更是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因而有“蜀犬吠日”之说。这种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吃辣椒浑身出汗,汗液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排出,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对当地人而言)。另外,东北地区吃辣还与寒冷的气候有关,吃辣可以驱寒,鲁迅留学时为御寒也有了爱吃辣的习惯。

  我国北部是内蒙古高原,过去新鲜蔬菜对北方人是罕见的,鲁迅先生说“胶东的白菜运往北京,便用红头绳系了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美其各曰‘胶菜’”,就是指此。我国北方地处暖湿带,多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人说苏州菜甜,其实与无锡的相比,苏州菜不过是淡。无锡炒鳝糊放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对北方人讲,根本没法吃。广东、浙江、云南等地居民也大多爱吃甜食。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间的延续,这种咸甜相对的趋势会减弱的。

  当然,“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只是个笼统而又相对的说法,我国地大物博,饮食习惯差异很大,甚至在局部地区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民族习俗和个人习性也有重要关系。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我们知道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七个大洲说出来?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课标要求教材的编写者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来学习,就你对七个大洲的了解,你会选择哪个大洲作为代表来学习呢?
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讲述]同学们,当我们到一个地方去旅游时,我们会先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同时我们在学习一个地区时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和范围。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图6.1)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还有一小部分位于西半球,在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南半球。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说一说]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大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归纳]太平洋位于亚洲的东面,印度洋位于亚洲的南面,北冰洋位于亚洲的北面,西面濒临地中海和黑海;
以上位置都可以说是一个区域的相对位置,了解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还要了解它的经纬度位置。
?[读图]6.2亚洲的范围图
[归纳]亚洲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
以上是亚洲的位置,了解一个区域还要了解它的范围,也就是它和其它区域之间的界限。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 ?? 学生读图6.2讨论回答: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
大 洲???????????? 位于亚洲的方位???????????? ????????????? ?与亚洲的分界线
北美洲??? 在亚洲的___东____方?????? ?? ____白令__海峡
大洋州??? 在亚洲的__东南___方?
非 洲????? 在亚洲的___西南__方???? ????? ___苏伊士__运河
欧 洲????? 在亚洲的___西__方???? ????_乌拉尔山脉_乌拉尔_河_大高加索_山脉
亚洲西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
???[读图]“亚洲地理分区”(图6.4)
[提问]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4、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
[说明]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
不同分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学生读图分析书6.6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掌握分析一个区域位置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1、 雄踞东方的大洲
半球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2、 世界第一大洲
面积最大
跨纬度最广
东西距离最长
活动答案:
比较项目 亚洲 北美洲
东、西半球中的位置 东半球 西半球
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北半球 北半球
濒临的大洋 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面积 4400 2400
所跨纬度范围 北纬81°—南纬11° 北纬81°—北纬107°
所跨经度范围 东经26°—西经170° 西经56°—西经168°

[反思]:在学生认识某一区域的位置的时候,我们以找一个学生的座位为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描述这个学生所在的位置。进尔让学生对应地理单元位置如何描述:从半球,海陆,经纬度来认识。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