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人教版(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人教版(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0 18:5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认识米
认识线段
解决问题
认识厘米
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认识米
米和厘米的关系
认识线段
画线段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物品,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2.认识厘米和米
厘米和米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例如: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伸开双臂,两臂之间的长度大约是1米。
米用字母“m” 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米=100厘米,根据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一些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例如:70厘米+30厘米=( 1 )米   1米-20厘米=( 80 )厘米
注意:在计算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
统一单位,再计算。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
分析:
测量时,将尺子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铅笔的右端对着刻度6,所以铅笔的长度是6厘米。
注意:测量时,铅笔的左端一定要对准刻度0,而不是对准尺子的左端。
5.认识线段
(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例如: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画法:
注意:画线段的过程中,直尺不能移动。
6.长度的判断
例1:把两根长都是8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长的铁条,接头处(如下图)是3厘米,焊接后的铁条长多少厘米?
思路分析:
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题意,然后再解答,注意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方法一:先求出上面一根去掉焊接部分后的长度,再加上下面一根铁条的长度;方法二:先求出两根铁条的总长度,再减去焊接部分的长度。
规范解答:
方法一:8-3=5(厘米),5+8=13(厘米)。
方法二:8+8=16(厘米),16-3=13(厘米)。
例2:妈妈买了1米布,给小兰做裙子用去3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布?

用布的总长度减去给小兰做裙子用去的布,就是剩下的布,解答本题,需要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计算。
思路分析:
规范解答:
1米=100厘米 100-30=70(厘米)
错例1.判断:下面小木条的长度是4厘米。(  )
错误解答:√
错解分析:
正确解答:×
错例2.数一数,下图中共有(  )条线段。
错误解答:4
错解分析:
正确解答:10
错例3.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错误解答:米
我的电脑桌高约100(  )。
错解分析:
正确解答: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