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搭配中的学问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搭配中的学问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11 10:5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第十七小学 乌蕾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搭配中的学问”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主要目的是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训练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用多种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教材安排了三个情境,由易到难,让学生了解搭配的方法与策略。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可以借助摆学具、小组交流等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过渡到抽象。还安排了“做一做”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搭配,搭配是一门学问,要学会正确的搭配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事物的搭配过程,使学生学会有序、全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简洁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探究搭配的方法与结果,感受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初步渗透符号化思想,感受符号思想的价值。
3、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品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搭配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搭配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符号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有序思考找出简单事件搭配的方法,能用适当的符号、方式表达出搭配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套衣服教具、衣服学具若干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一儿童节到了,小红想给自己选择一套衣服,请大家帮忙。出示小红的2件上衣和3件下衣,让学生进行自由搭配。追问:为什么不搭配两件上衣或两件下衣?看来搭配衣服也是一门学问。引出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本环节意在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合理搭配,并初步感知在看似简单的穿衣服中也是有数学知识存在的,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用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衣,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课件出示问题,让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1)摆一摆,自己用学具实践。
(2)想一想: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说一说:小组交流,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方法,要说的简洁有条理,其他人注意倾听,听清楚,听明白。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利用旧知----有序思考,初步进行搭配。并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再通过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方法一:选定上衣,分别搭配下衣。
方法二:选定下衣,分别搭配上衣。
【此环节第一个学生汇报,通常不会是有序思考的,所以搭配的方法让其他同学听起来不是很清楚,此处教师要注意引导大家思考,怎么样搭配,才能让大家听起来简洁有条理,还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黑板上有同学汇报的两种搭配方法,可是看起来是一样的,你有没用好的办法能让同学们看清楚、看明白,你是选定衣服搭配的裤子,还是先选定的裤子搭配的衣服呢?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发现虽然汇报的两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可是板书却体现不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出箭头表示法。】
看来有序思考在搭配衣服中同样很重要!只有有序思考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这是本课重、难点内容,所以引领着学生的思路,结合着板书进行总结。】
3、用多种符号、方式表示搭配的过程。
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表示搭配过程。
小组内互相展示、交流自己的方法。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小结:符号代替的好处是什么?不管哪种方式,必须做到有序思考才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遇到搭配问题,是没有人给你准备学具的,所以要想办法代替学具,解决所遇到的搭配问题,从而恰当的进行了数学符号化思想的渗透。】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早餐搭配。学生独立思考,动笔表示,展示学生的搭配方法,强调要按一定的顺序搭配,要用简洁的符号表示。
【通过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教师要从做题过程中到汇报中,发现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或帮助。】
2、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的路线。思考口述
3、小红要送妈妈一束鲜花和一个蛋糕,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2、3道练习题是备用练习题,根据课堂时间进行调控,意在提高学生搭配能力,不给过长时间思考,直接口述出搭配方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五、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有序思考 符号表示
上衣 上衣 上衣 上衣

裙子 裤子 裙子 裙子 裤子 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