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基因突变
你是不是晚上神采奕奕,学习效率奇高,第二天早上闹钟响时只能挣扎着爬起来?洛克菲勒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Alina Patke 2017年4月6日发表在《细胞》(Cell)上的文章表明:夜猫子的倾向可能是天生的,由基因决定。
资料1:
在此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6个家庭的70个人,发现其中存在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DSPD)的个体的 CRY1基因 存在共同的突变。这些患有DSPD人,生物钟较常人要靠后些,也就意味着他们起床更晚,也更晚睡觉。
2010年,一位46岁的美国女性在与总是推迟的睡眠周期斗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选择寻求睡眠门诊医生的帮助。
Patke的团队和其他研究者为了分析这名女性的睡眠模式,将她置于完全没有时间线索的公寓中两周。
在这个孤立的环境中,
这位女性的节律比典型的24小时生物钟长了1小时。对她的基因进行测序后,研究人员辨认出了CRY1的突变。
图1 cry1基因所表达蛋白的mRNA
表明: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有一对碱基发生了变化。
P80: 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进行复制。________________原则能保证复制的准确性。由于复制时DNA分子___________,
结构不稳定,复制过程存在一定的错误率。
碱基互补配对
解旋
1、基因突变的概念
替换
增添
缺失
DNA片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DNA
异亮氨酸
精氨酸
异亮氨酸
mRNA
精氨酸
1、基因突变的概念
① 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
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几种密码子(简并性)
P65
密码子表
··· A T C C G C ···
··· T A G G C G ···
正常
mRNA
DNA
mRNA
DNA
异亮氨酸
精氨酸
苏氨酸
丙氨酸
②
①
①
②
碱基对
缺失
1、基因突变的概念
② 碱基替换对生物性状影响最小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P82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以及人,都会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思考与讨论:
1、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该功能靠什么物质来完成?
2、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型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构有何区别?
3、该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资料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P80-81
资料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P80-81
正常血红蛋白β-肽链第6位上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该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血红蛋白含氧量仅为正常人的一半。
谷氨酸
缬氨酸
DNA片段
mRNA
氨基酸
蛋白质
正常
异常
决 定
资料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分析P81
2、基因突变的结果
①一个基因突变后产生的是它的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U
②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
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P82
例如,控制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Ax)可能突变成黄色基因(Ay),也可能突变成黑色基因(a)。
2、基因突变的结果
如何判断生物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
思考:上述资料中,橘树有没有发生基因突变?这种性状能遗传给子代吗?为什么?
资料3:成语南橘北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意思是淮南的橘子,移植到淮河以北结出果实口感就像枳子一样。比喻生物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变异指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
3、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3、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生物表现型 由基因型决定, 受环境影响。
(不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可遗传的变异)
例题1 :在一株开红花的桃树上,偶然发现了开白花的枝条,推测该白花性状的出现是花色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枝条与白花枝条(? )
B
A.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B.花色基因的碱基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 D.花色基因的碱基种类
资料4:桃花嫁接繁殖
桃花繁殖以嫁接为主:选生长充实的桃花枝条,截成6-7厘米长枝段,约在砧木离地5厘米处切接。使两个伤面的形成层靠近并扎紧在一起,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成为一个整体。
有些植物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传递。若发生在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一般不能遗传。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__________中(减数分裂)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3、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无性繁殖
生殖细胞
基因突变可以随机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发生在不同的细胞中或同一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4、基因突变的原因
自发突变:自然条件下DNA偶尔复制错误
例如:果蝇的白眼,水稻的矮秆等。
基 因 突变率
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基因 2×10-6
玉米的皱缩基因 1×10-6
小鼠的白化基因 1×10-5
人类色盲基因 3×10-5
例题2:
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T)的结构类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的碱基比例略小于原大肠杆菌,这表明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
A、阻止碱基正常配对
B、断裂DNA链中糖与磷酸间化学键
C、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置换
D、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序列变化
碱基类似物Bu代替了部分胸腺嘧啶T
√
人体某些体细胞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有可能发展成癌细胞。
引发细胞产生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哪些呢
4、基因突变的原因
提高突变频率
X射线、激光等
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病毒、某些细菌等
诱发突变:
例题3: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基因突变的概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只是大多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例如课本81页上提到“辐射引起的DNA损伤”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任何时期,甚至不分裂的细胞也可以发生。
C
资料5:动物的保护色
长鼻角蛙藏在雨林的落叶丛中
资料5:动物的保护色
兰花螳螂
资料5:动物的保护色
树皮蚱蜢藏在枯树皮中
任何一种生物都是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它们 与环境取得了高度的协调。
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5.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6.基因突变的特点
①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②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
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③基因突变可以随机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发生在不同的细胞中或同一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
④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⑤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