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五校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试题(理科)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台州五校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试题(理科)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12-02 21:36:00

文档简介

台州五校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试题
生 物(理科)2008年11月
全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1-50小题每小题1分,51-60每小题2分,共70分。
1、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A.C元素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B.生物大分子以碳为核心元素
C.C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C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B.是多种极性分子或离子的良好溶剂
C.能提供能量 D.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3、血红蛋白和叶绿素所含的无机盐离子分别是( )
A.Ca2+和Mg2+ B.Fe2+和 Mg2+ C.Fe3+和Na+ D.Ca2+和Na+
4、下列关于糖类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 B.葡萄糖是细胞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C.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D.糖元是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5、下列关于脂质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储能的主要物质 B.生物体主要能源物质
C.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D.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6、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 )
①氨基酸 ② C、H、O、N 等化学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之间脱水缩合
④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⑤肽链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 ②①③⑤④
7、两个氨基酸缩合成肽并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酸的( )
A.氨基 B.羧基 C.R基 D.氨基和羧基
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
C.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D.蛋白质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9、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10、下列物质中有的是氨基酸,有的不是,其中能组成生物体蛋白质分子的全部氨基酸经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叫做( )

11、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 )
 A.浅蓝色→棕色→红黄色 B.无色→浅蓝色→棕色
C. 红黄色→浅蓝色→棕色 D.棕色→绿色→无色
12、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红黄色沉淀
13、细胞学说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C.细胞之间的差异性????????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14、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μm之间。下列有关生物体的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B.细胞越大,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的运输效率越高
C.细胞较小,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物质的运输效率越高
D.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大小的制约
15、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的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
是( )
A.变小、变多、变亮  B.变大、变多、变亮
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大、变少、变暗
16、下列那一项不是质膜的功能(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B.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控制细胞的代谢
17、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的受精作用 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C.细胞膜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D.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18、下列关于细胞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细胞通讯有关 B.对细胞有支撑和保护作用
C.与细胞的物质交换有关 D.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19、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重要的细胞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线粒体是一切活细胞进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C.在线粒体的基质、内膜、嵴上分布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
D.在植物体内两者都与能量转换直接有关
20、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内合成的是:( )
①性激素 ②K+的载体 ③抗体 ④淀粉酶 ⑤纤维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2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唾液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核糖体数量较多
B.唾液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线粒体数量较多
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的细胞相比,内质网不发达
D.叶肉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数量一般比唾液腺细胞多
22、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D.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的结构
23、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A.DNA和糖类 B.DNA和蛋白质 C.RNA和糖类 D.RNA和蛋白质
24、某生物的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它最可能是( )
A.小麦    B.酵母菌    C.蓝藻    D.洋葱根毛细胞
25、下列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病毒和乳酸菌 B.霉菌和放线菌 C.蓝藻和黑藻 D.支原体和大肠杆菌26、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化学性质很稳定 B.ATP的结构简式为 A-P-P~P
C.ATP在生物体细胞中的含量是很多的 D.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27、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都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 )
  A.线粒体、内质网、叶绿体基质;       
B.线粒体、高尔基体、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C.线粒体、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细胞溶胶;   
D.线粒体、细胞溶胶、叶绿体基质。
28、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他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
A B C D
29、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30、物质出入细胞最主要的方式是( )
A.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胞吞和胞吐
31、葡萄糖被人的红细胞吸收时,是顺浓度梯度且要依靠细胞膜上的一种成分携带,但不消耗能量,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A.渗透作用 B.扩散 C.主动转运 D.易化扩散
32、下列不属于主动转运特点的是( )
A.逆浓度梯度 B.顺浓度梯度 C.一定需要载体 D.一定要消耗能量
33、下列过程不通过胞吐实现的是( )
A.唾液淀粉酶进入口腔 B.胰岛素进入血液C.红细胞排出钾离子 D.抗体进入血浆
34、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生物体内的酶在不断钝化、失活、更新 ② A+B→B+C+D可表示酶促分解过程
③酶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催化效能 ④酶可提高反应速度而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⑤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⑥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⑥
35、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B.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C. 胡萝卜素;叶绿素a     D. 胡萝卜素;叶绿素b
36、某生物在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它的过程
是( )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C. 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 一定是无氧呼吸
37、下图曲线OABC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某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OA′B′C′一定是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物浓度对该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B.在B点反应物的浓度足够大,可能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度的提高
C.在A点限制该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该酶,可能会使该酶促反应的速度加快
38、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存在于( )
A.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B.细胞核、内质网和线粒体
C.细胞核、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D.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
39、酶是生物催化剂。淀粉水解时加入淀粉酶,其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酶是蛋白质
B、T0时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最大
C、T1时淀粉酶已变性
D、温度越高,该酶促反应速率越大
40、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但放置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要保留更长的一段时间。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置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的原因是玉米进行细胞呼吸消耗了部分单糖
B.沸水浸泡后甜味可保留较长时间,因为高温使分解甜味物质的酶失活
C.新采摘的玉米果穗放入冰箱低温储藏不能延长甜味保留的时间
D.该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41、有人做了这样一系列实验:第一组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立即冷却,然后取几只试管分别加入pH为3~9的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30 ℃保温,均加入少量冷藏提取液。第二组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把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第三组重复第一组实验,只是把提取液进行80 ℃热处理。然后绘成曲线如图54,分别表示一、二、三组结果的是( )
A.a、b、c? ?B.c、b、a?
?C.a、c、b?? D.b、a、c
42、下图是小麦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小麦淀粉酶在35 ℃时,小麦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B.B图从100 ~35 ℃的过程中酶的活性将直线上升
C.A图曲线表示从0~35 ℃过程中酶的催化效率可望恢复
D.100 ℃时,酶的催化效率为0
43、利用高浓度食盐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
A.由于食盐中氯有杀菌作用
B.由于高浓度食盐溶液的营养不足,以致细胞不能生存
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失水而死亡
D.由于食盐是中性,不适于细菌生长
44、下图所示4支试管中盛有等量的指示剂(中性呈红色,酸性呈蓝色),若在绿色灯光照射下,哪一支试管中指示剂由红转蓝最快( )       
45、2000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授予了瑞典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人类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其中格林加德发现慢突触传递涉及一种化学反应,即蛋白质磷酸化,从而使得蛋白质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下面不属于蛋白质的功能的是( )
A.催化作用 B.调节新陈代谢 C.储存遗传信息 D.免疫作用
46、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
C.核糖体、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 D. 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47、下列属于光反应和碳反应共同需要的一组条件是( )
A.酶、能量 B.色素、光 C.光、酶 D.二氧化碳、能量
48、右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 )
A.1:2
B.8:9
C.9:8
D.2:1
49、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

A.①②和①③ B.②③和①② C.②④和①③ D.②③和③④
50、.右图所示的两盆相似植物被完全密封,甲不透光,乙可透光,其余条件均相同。在较强光照两小时后,其结果最可能是( )
A.甲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B.乙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C.甲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基本不变
D.乙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基本不变
51、下表为学生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请据表分析,如要探究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表中的哪些试管 ( )
试管
内容物
条件
1
1mL10%鸡蛋清溶液+1mL清水
35℃—38℃水浴
2
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
35℃—38℃水浴;pH=5
3
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
35℃—38℃水浴;pH=9
4
1mL10%鸡蛋清溶液+1mL胰蛋白酶
4℃水浴;pH=9
5
5mm×5mm毛边纸+1mL胰蛋白酶
35℃—38℃水浴;pH=9
6
5mm×5mm毛边纸+1mL纤维素酶液
35℃—38℃水浴;pH=5
A. 4 和 5 B. 2 和 3 C. 5 和 6 D. 1 和 2
52、如右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到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②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③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④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
呼吸作用也增强
A.④ B.① C.② D.③
53、如用模拟细胞溶胶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
A.甲和丁 B.丁和甲 C.丙和乙 D.乙和丙
54、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不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以将蒜腌成糖醋蒜,这是因为( )
A.醋酸和蔗糖分子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
B.醋酸和蔗糖分子分解后被细胞吸收
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地渗入细胞内部
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55、如下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 加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56、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cm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60、80g/LKNO3溶液中,测量结果如下左图。预计在40g/LKNO3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 )
57、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氢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 )
A.前者来自于水用于还原氧气生成水;后者来自于葡萄糖和水用于还原三碳酸
B.前者来自于水用于还原三碳酸;后者来自于葡萄糖和水用于还原氧气生成水
C.前者来自于葡萄糖和水用于还原三碳酸;后者来自于水用于还原氧气生成水
D.前者来自于葡萄糖和水用于还原氧气生成水;后者来自于水用于还原三碳酸;
58、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 )
A.消耗的有机物相等
B.释放的能量相等
C.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
D.消耗的氧相等
59、酿酒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得到酒精。在酿酒过程中若长期封闭不严,则造成( )
A.酵母菌大量繁殖,酒精量增加 B.酵母菌大量繁殖,酒精量未增加
C.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量未增加 D.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量增加
60、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
B.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D.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
二、简答题:本题每空1分,共30分。
61、(7分) 右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部分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_______上填名称)
(1)只有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有的细胞器[ ] ______________。
(2)与能量转换有密切系关系的细胞器是[ ] _________和[ ] __ _____。
(3)图中的B半球是植物细胞,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和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的[ ] ______________等结构。
(4)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  是[ ]       
62、(7分)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的过程,图中a-d表示某种物质,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
(2)①—⑤过程,能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是______;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其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_。
(3)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4)简要说明人类体温的维持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
63、(10分)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请回答:
(1) 写出下列各标号的物质:
A ______ , D ______ , E ______ 。
(2) 物质B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 。
(3) 光反应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
碳反应为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有 和 。
(4)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均可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但前者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__________ 阶段,后者主要影响 __________ 阶段。
(5)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合成物质C所需的能量,除来自光合作用外,还来
自___ ___。
64、(6分)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l、2。
如右图: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
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蔗糖
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l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0C,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 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2)此实验的自变量是 ;为了直观地表示跨膜运输的相对
速率,用 作为观察指标。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是:
①                               ; 
② ;
③ 。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理科参考答案
1-5BCBAB 6-10DDDBB 11-15ACBBD 16-20DCBAB 21-25AABCD 26-30DCDBB
31-35DBCAD 36-40CAADC 41-45DBCCC 46-50AABBC 51-55BDDDA
56-60DBCBA
61、(7分)(1)[13]中心体 (2)[9]线粒体; [4]叶绿体 (3)液泡 ;[4]叶绿体;[2]细胞壁(4)[6]核仁
62、(7分)(1)丙酮酸 (2)①②③⑤;①④⑤;③;线粒体内膜
(3)水 (4)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热能维持体温恒定
63、(10分)(1)O2 ;CO2 ;三碳糖 (2)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 (3)光能 电能 活跃化学能;ADP、Pi;NADP+
(4)光反应 ;碳反应; (4)细胞呼吸
64.(6分)(1)渗透
(2)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温度环境 漏斗液面高度的变化
(3)①若1组漏斗液面高度比2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减慢。
②若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比1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加快。
③若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则说明温度高低并不影响物质跨膜运输

台州五校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试题答题卷
生 物(理科)2008年11月
题号
61
61
63
64
总 分
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