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生活中的线条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生活中的线条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1-10 20: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线条》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型,是小学美术知识线条系列中的一个内容。在《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学生已经了解直线、折线、弧线、螺旋线等,在此基础进一步使学生认识线条的变化并会运用线条进行装饰性美术创作,是学生们今后学习绘画创作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他们对各种不同线条具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不同或对线条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或许会出现不敢画或不知如何去画的情况,让学生通过练习,对比,探讨明白线条的不同表现种类,有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体验不同种类的线条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秩序与变化的美感。能用不同种类的线条组织一幅画面。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欣赏乐曲的节奏变化,体验音乐与美术的共通点,在经历创作,对比,探索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体会线条不同种类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初步感受体验不同种类的线条给人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类的线条表现各个物体不同形态的美。
教学过程:
1.玩具导入 激发兴趣
老师手上戴上一个学生都认识的彩虹圈,让学生发现并问大家爱玩玩具吗?孩子一听到玩具会变得很兴奋,这时我让小小的彩虹圈在手中划出各种学生熟知的线条。让学生感受小小的玩具变化出各种不同的线条,引出课题:会变的线条。
【设计意图】:不仅把新旧知识紧密联系到一起,更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学习兴趣。
2.学习探究,感悟新知
学生循序渐欣赏大师作品《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了解线条装饰物体的美。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出现的线条在哪里,随后播放轻松有趣的线条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线条都变成了哪些可爱的物体。学生观看视频中线条简单的变化却变成了各种可爱的形象。
【设计意图】:增加了线条在学生心中神秘的形象,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去了解它,激发学生学习线条的热情。
3.乐中体验 启发点拨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将启发式学习设置成三个层次,基础尝试,探讨新知,发展练习。
(1)基础尝试:让学生用自己了解的线条进行装饰尝试,但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我应用了小孔雀哭泣情景。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的基础掌握水平有所了解。
(2)探讨新知:教师示范出示装饰好的小孔雀。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利用线条使孔雀变得更漂亮。学生可以总结出线条装饰粗细,长短,疏密变化,课件展示细节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曲直和方向变化。此时,我将板书写出学生总结线条变化的总类:粗细、长短、疏密、曲直、变化。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目的的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线条的不同变化,解决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画面美感这一难点,培养学生线的表现能力。
(3)发展练习:学生在观察并练习线条还有哪些巧妙的组合(点与线的组合 线与线的组合 有规律的组合)。有些孩子会出现不敢画,不知道如何画的情况,教师及时鼓励与引导。
【设计意图】:获得新知后,及时的练习会让学生们的掌握更加牢固。充分感受线条组织变化的多样性。
4.教师示范,运用组合
运用本节课的线条种类进行示范并强调要点和技法。利用一年级学过的对称剪瓶子剪一个漂亮的花瓶。
【设计意图】:贯穿重难点知识的示范与利用一年级的知识使学生感受线条带来的美感。
5.学生创作 深化认知
创设情境,线条大树正在为自己选漂亮的线条花叶。学生听着音乐进行创作,我及时对学生在创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如构图中存在的过空现象、主角与背景的绘画顺序、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有了以上的创作情景,学生对会变的线条有所理解并在他们作品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特的个性表现出来。
6.展示评价 深化拓展
出示课件欣赏风格独特、代表突出的作品。学生用语言描述作品,说出其中线条特色。我及时小结:“线”是美术家创造形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造型语言,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大胆使用各种各样的线,表现内心丰富的世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线条的大胆表现,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